皮嵩云;张建中;何丽萍
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提出医院图书馆应增强信息服务意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医学文献信息服务.
作者:卜卫红;袁洪;朱晒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982年2月,黑山、北镇两县发生一起因食用霉甘蔗引起毒素中毒25人,死亡2人.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回顾如下.
作者:孟庆云;马立夫;牛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质量监督员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监督员效能的发挥及日常监督的内容,旨在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强化日常监督,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
作者:肖琦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提出空气中微量苯乙烯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空气中苯乙烯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OV351柱分离.结果方法灵敏度高,检出下限3×10-3μg/ml,在0.0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精密度高,变异系数CV%<5%,平均回收率达79.7%.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空气中苯乙烯的测定.
作者:朱晓超;陈桂贻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就目前槟榔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质量管理现状,阐述了为保证槟榔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质量而建立HACCP体系的重要性,同时具体描述了对此的要求和步骤及应用前景的展望.
作者:王友水;蒋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主要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着重探讨了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利用仿真模型对教改的实践意义,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作者:万亚军;刘妮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客观的临床能力考试模式.我校今年首次在医学本科毕业生中进行.对标准化病人(SP)培训、考官、考场的准备工作、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
作者:李颖;范自力;管志档;王建刚;周海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调查中毒特征,了解中毒的病原,探讨控制中毒因素.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按WS/T9-1996和GB/T4789-2003进行.结果就餐人数约120人,确定中毒病人为20人,罹患率为16.67%.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这次学校集体食物中毒是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
作者:邱静;李罗少;刘宏江;陆广智;林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妇产科是医学院临床教学的主干课程之一,但由于妇产科专业的特殊性,妇产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教学的难点.本文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妇产科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加强诊疗技术教学等方面来探讨妇产科实习带教问题.
作者:李瑞兰;吕玲;宁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儿童烧伤的文献,对儿童烧伤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进行了综述,为预防儿童烧伤和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雷俊;何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特点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1~2004年分离出的2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选用19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2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占76.8%,其次为腹水和血液;其临床分布以ICU(64株,29%)和呼吸科(61株,27%)为主.22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4%、19.5%和25.7%,但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曲南和头孢菌素高度耐药,但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病区的感染菌株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感染的经验治疗,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或氯霉素.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李文青;吴伟元;吴劲松;程锦娥;卢月梅;何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牛初乳对大鼠长期毒性.方法每天按0.83、1.67和3.33 g/kg BW的牛初乳粉喂饲大鼠30d.实验结束时采血作血生化及血常规检测,统计脏体比并作肝、肾、脾、胃、睾丸、卵巢病理学检查.结果牛初乳粉对大鼠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值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变.结论牛初乳粉对大鼠未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毒性.
作者:林健;黄宗锈;陈润;郑丽红;黄佳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22例,其中轻型20例,中型78例,重型2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PRA、AngⅡ、ALD含量.结果高压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重型三组血浆PRA、AngⅡ、ALD含量呈逐步升高态势,组间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0.01);治疗后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有较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PRA、AngⅡ、ALD含量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血浆PRA、AngⅡ、ALD是监测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可靠而且灵敏的指标.
作者:石光清;向谷良;戴中伟;邱娟;郭肖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监测了解主要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构建广西食品致病菌污染数据库,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宁、桂林等6个市采集6大类食品,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H7、志贺氏菌以及海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2002~2004年在6市5类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54株,检出率4.49%;其次为检出单增细胞李斯特菌51株,检出率为4.24%,志贺氏菌为1.64%、大肠杆菌O157:H7为0 25%;而另1类食品海产品中副溶血检出率高达20.00%(41/205).结论广西主要食品均遭受食源性致病菌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生肉污染为严重,受到了沙门氏菌、L.m、O157:H7、志贺氏菌的污染,熟肉、水产品、生食蔬菜也遭受L.m污染;而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严重.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
作者:唐振柱;李秀桂;黄林;蒋震羚;吕素玲;黄兆勇;方志峰;杨娟;王红;车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示范点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流行现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有效地在社区开展慢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示范点社区内6 966名居民被抽取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了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内19种疾病的患病率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31.93%)、慢性胃肠疾病(17.60%)、慢性支气管炎(11.00%)、冠心病(7.97%)、骨质疏松或骨折(5.76%).超重与肥胖、吸烟、缺乏体育锻炼等是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示范点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超重与肥胖、吸烟、饮酒及缺乏体育锻炼的现状已经对其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慧琳;李光春;金东晖;陈桂株;段云飞;肖成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为摸清青铜峡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状况.方法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对本市897名中、小学生取静脉空腹血2ml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检测897人HBsAg阳性人数为67人,阳性率为7.46%,低于全国HBsAg携带者阳性率平均水平.其中阳性率低的是1~7岁年龄组,阳性2.75%,高为13~18岁年龄组,阳性率8.8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HBsA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62,P<0.05),且随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且呈增高趋势.男性HBsAg阳性率为7.96%高于女性HBsAg阳性率6.94%.城市学生检测HBsAg阳性率为6.66%,农村学生检测HBsAg阳性率为8.04%,农村高于城市.结论HBsAg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加强HBsAg在中小学生中的检测工作,早期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是预防乙肝流行和传播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敏娟;宁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石门县艾滋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石门县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96~2004年石门县共发现HIV/AIDS 27人,男女之比8:1,农民占77.77%,年龄分布在21~62岁之间,传播途径以卖血为主,已有13人死亡.结论艾滋病在石门县流行仍处于低流行阶段,但近两年有快速增长趋势,且性传播途径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作者:李先平;王中华;杜东初;范晓军;于霞;钟发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瓶(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为今后开展卫生监督和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检验方法检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为评价依据.结果瓶(桶)装纯净水的菌落总数阳性率为28.72%,大肠菌群阳性率为4.99%,酵母霉菌阳性率10.81%,致病菌阳性率为0.结论加大力度开展对瓶(桶)装纯净水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督促各企业建立HACCP系统,找出关键控制点抓好瓶(桶)装饮用纯净水的卫生质量.
作者:周丽君;颜丹红;陈彦华;李开宇;庞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在我国抗K很少见,现将临床发现的1例抗K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23岁.临床诊断为L 2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程1年,曾多次输血,未见有输血反应发生.患者血型为B型,Rh(D)阳性.2004年11月入院,2005年1月23日临床申请输注4 u红细胞悬液,输血前检查发现其不完全抗体筛选阳性,怀疑有ABO以外血型抗体.
作者:张普山;林俊华;叶汉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我校临床专业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脱产教师不能保证提前10 min进教室、部分授课教师坐在多媒体教学电脑后方进行讲课、多媒体课件字体过小或色彩对比不明显这几个不太受到重视的课堂现象,讨论了由这些规象得出的目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诸如责任心不够强、缺乏与学生交流的热情、没有处处为学生着想这样的问题,及其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黑明燕;李颖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