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张全珍;赵兰;雍永雪
目的:分析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收取我院9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收取时间在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并将行胃肠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肤清洁消毒,观察组患者实施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将两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消毒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治疗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患者手术前实施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印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职业健康体检在煤工尘肺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 1月至2016年1月于我中心行入职前职业健康体检的煤工2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职1年后再次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评价入职前后的体检结果.结果:入职前,2200例煤工检出尘肺病检出率为7.3%,入职1年后的检出率为4.7%,入职前后尘肺病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健康体检在煤工尘肺病防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降低尘肺病发生几率,利于尘肺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吴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提高结核患者疾病知晓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7月88例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用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疾病知晓率差异.结果:研究组知晓率评分(86.15±12.33)分,对照组知晓率评分(56.71±13.05)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患者通过个性化护理,患者对肺结核的了解加深,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并分析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促进本院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建议.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研究患者的医疗资料,以了解本院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200例患者均使用了预防性抗生素,手术时间为(49.23±13.21)min,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为3天的有110例(55.0%),术后使用时间为4的有78例(39.0%),术后使用时间为5天的有12例(6.0%).结论:给予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时非常必要的,但在使用中存在使用时间过长、联合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等情况.院方应加大预防性抗生素在剖宫产术中的使用,在保证患者剖宫产的质量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袁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在上消化道黏膜切除术(EM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拟行EMR术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异丙酚组(观察组)和瑞芬太尼-异丙酚组(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麻醉诱导前(M0)15 min,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为1.0μg/kg的右美托咪定.两组麻醉诱导给予静脉靶控注射瑞芬太尼-异丙酚目标初始浓度分别为3 ng/ml和1.0μg/ml.麻醉维持:两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注射,维持血浆质量浓度为3.0 ng/ml、2.5-5.0μg/ml.观察组给予0.4μg/(kg·h)速率的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于M0、诱导完立即(M1)、诱导15 min后(M2)、手术结束(M3)时,记录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时间、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唤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相比,M1-M3时段OAA/S评分、HR、MAP下降,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减小,唤醒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呕吐、恶心、低血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靶控注射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用于EM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均优于单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邱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护理疗效、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疗效显著,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提高,降低新生儿肺炎复发几率,临床推广及进一步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1例前置胎盘患者,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干预组11例与基础组10例.基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较基础组少、新生儿体重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基础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产后感染发生率为2.94%,同样低于基础组患者的产后感染发生率12.12%,各项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产后出血量与产后感染发生率,保证新生儿安全,护理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冯达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无偿献血属于社会公益行动之一,主要是指为拯救他人生命,自愿且无偿献出自身血液的一种行为,目前,该行为已经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推广,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部分无偿献血者可能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上升)、心率减慢(加快)、胃肠蠕动增加、头晕等,该现象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广大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因此,为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将对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分型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综述,以便为减少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相关指导.
作者:刘晓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讨论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认知及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100例,根据选取病人的自愿原则分为实行随机健康教育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健康教育路径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患儿以及其家属对于手足口病的病情的了解的情况以及实行健康卫生行为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在实行健康教育之前两组患儿家长在手足口病的病情的了解情况以及实行健康卫生行为的情况上没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行健康教育之后,两组患儿的家属对于手足口病的病情的了解的情况以及实行健康卫生行为的情况之间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了解,增加健康的卫生行为,减少患儿的患病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柯金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9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不同模式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分别为95.84%和72.92%,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用时均少于对照组,且焦虑以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比较后均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余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产后出血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产后出血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以及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并根据出院时间,治疗情况,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数据采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结果P<0.05为统计学成立条件.结果: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更有益于患者痊愈以及提升医疗效果.
作者:王若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本文就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根管治疗失败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就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原因对其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80根管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其中根管欠充填43例(53.75%)、超充填9例(11.25%)、遗漏根管7例(8.75%)、根管内并发症11例(13.75%).结论:在进行根管治疗过程中,充填不当以及预备不当等原因都会导致患者的根管系统受到感染现象,并且会直接导致根管治疗失败.
作者:白书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100例,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病人,观察组50名病人.对照组采取普通急诊抢救方式,观察组采取优化性急诊抢救方式,对两组病人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的抢救效果方面,对照组的 HR、MBP、SpO2含量等数据较观察组有较大差距,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加强急诊抢救措施的干预是提高抢救效果的有效方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该广泛应用.
作者:李壑;高应南;张太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并记录,分析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结石直径>3cm患者10例,占比13.16%,≤3cm患者66例,占比86.84%;伴息肉患者2例,占比2.63%,胆囊壁增厚患者11例,占比14.47%,其他患者63例,占比82.89%;死亡率为0例,治愈76例,治愈率为100%,住院时间为7-14d,平均住院时间(10.2±1.2).结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了改善,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谨慎细心,降低患者的胆管损伤,提高预后.
作者:吴育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间接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66.0%(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有效控制肺部病变情况,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献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胃溃疡经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方法),并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体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显著更优(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3.3%和96.7%),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前者疗效明显更佳,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采用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采用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惠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关于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214例产妇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人工流产后是否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措施分为人工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干预措施的观察组与人工流产后不实施计划生育干预措施的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避孕态度变化差异,评估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在人工流产后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与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避孕节育知识知晓率与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2%、87.%9明显高于对照组59.8%、62.9%(P<0.05).干预前两组再次妊娠态度评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有所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对育龄女性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向育龄女性普及避孕节育与生殖健康知识,转变育龄女性妊娠态度.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观察健康行为干预护理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8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再给予健康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体质指数变化、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且实验组患者体质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行为干预护理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体质指数,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表现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7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采用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病48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晚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后,首次排气时间(24.25±3.91)h及术后住院时间(6.15±2.2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胰腺炎复发率为3.33%,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结论: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治疗中,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少,胰腺炎复发率低,在符合手术指征前提下,可作为临床手术治疗首选方案之一.
作者:李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