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脾养儿颗粒和酪酸梭菌活菌散应用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李艳;马萱

关键词:儿科,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法, 醒脾养儿颗粒疗法
摘要:目的:了解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救治中联合展开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法+醒脾养儿颗粒疗法的疗效.方法:此次筛选96例因出现腹泻现象、于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间进入我院儿科的患儿,其病情均属消化不良性腹泻,依据不同疗法分组:Ⅰ组49例联合展开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法+醒脾养儿颗粒疗法,Ⅱ组47例统一施以醒脾养儿颗粒疗法,统计两组患儿用药情况.结果:Ⅰ组49例有效率95.92%(47/49),Ⅱ组47例80.85%(38/47),(X2=5.3681;P<0.05).结论:当小儿患上消化不良性腹泻后,通过联合用药酪酸梭菌活菌散以及醒脾养儿颗粒,可充分提升机体用药效率,推荐选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的药学分析

    目的:对静脉滴注莫西沙星及甲硝唑致剥脱性皮炎病人进行药学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0例接受抗感染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莫西沙星静滴治疗,观察组采取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对两组病人不良反应进行药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出现皮肤剥落和糜烂的不良反应,但对照组出现剥脱性皮炎的病人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时会增加病人剥脱性皮炎的发生率,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尽量避免病人出现不良反应,以免病情恶化.

    作者:刘春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WBC不升高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肺组织弹性降低,肺活量减少,而人们咳嗽反射差,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功能萎缩和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逐渐下降,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CAP是人们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们一般合并较多的慢性基础疾病,且免疫功能降低,所以老年人CAP患者与青年人有不同的特点.

    作者:苏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比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40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全身麻醉措施,而治疗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鼻腔渗血量、手术时间情况,以及终的麻醉效果评估.结果:治疗组采用局部麻醉,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鼻腔渗血量及手术时间等,均少于或低于采用全身麻醉的对照组(P<0.05);而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治疗中,采用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均能够得到良好的麻醉效果,而全麻由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尤其在复杂手术中,能够保证手术视野清楚明确,因而更具优势.

    作者:简登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水泥在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理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治疗患者26例临床资料,按术前多平面重建CT或MRI评估椎体骨折线位置及术后骨水泥于椎体骨折线内弥散情况,分为A组(充分弥散)、B组(弥散不佳),比较术前、术后3d、随访时VAS、ODI及局部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且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3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A组术后3dCobb角明显优于B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对于胸腰段骨OVCF疼痛缓解效果理想,且骨水泥于骨折线内弥散不影响其近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网络环境下的医学生理学教学模式分析

    根据生理学的课程改革,参照网课模式下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本文解析了网络教学在生理学上的创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网络学习,学生可以拥有获取知识的更多渠道并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将更加合理,逐步进入专业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作者:金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急诊抢救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镇雄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加入急诊抢救,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1.90%)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24%),且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采用急诊抢救治疗的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及使用.

    作者:郭昌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那边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2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骨伤手法联合中医药物内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本院分组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观察组在偏头痛、记忆力减退、颈部疼痛和颈部活动受限等不良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治疗的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治疗的满意度为85.71%,则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医药物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玉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几点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时机的把握与选择.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普外科近3来99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31例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选择与手术效果.结果: 31例病员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后,均能及时、主动中转开腹,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当LC手术过程中遇到操作困难、意外情况等因素时,不能为了片面追求LC的成功强行继续手术,而应主动掌握时机,及时果断地转为开腹手术,实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作者:张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的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7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记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75例患者中60例稳定出院,13例转院治疗,仅2例因治疗较晚,错过佳治疗时机,导致截肢.结论:充分认识糖尿足的高危因素,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可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夏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细致化口腔护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细致化口腔护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行经口机械通气治疗的患儿359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179例,研究组180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护理,研究组行细致化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口部润泽度及口腔黏膜评分、口腔pH值均低于研究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行细致化口腔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作者:石巧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针刺四关穴及配穴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

    呃逆是指由于胃气上逆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自行缓解, 重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临床上称持续时间 48 小时以上呃逆为顽固性呃逆.笔者采用针刺四关穴及配穴治疗顽固性呃逆,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鲜小吉;陈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HFMD)治疗时应用中医辨证联合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0例HFMD患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再次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1周后两组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间、手足部皮疹或疱疹情况、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儿的总病程持续时长;结果: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的发热持续时长、皮疹或疱疹持续时长以及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长和病程持续总时长均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够有效的加快患儿皮疹或或疱疹愈合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潘碧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儿童成长发育中儿童保健护理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成长发育中儿童保健护理的影响.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于我院体检健康儿童100名,将儿童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护理,而对观察组儿童以综合保健方式护理;比较两组儿童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儿童各方面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患病情况少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综合保健方式对成长中的儿童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对成长发育中的儿童有着积极良好的影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訾月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高热治疗中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且出现高热症状的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悬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体温较用药前明显下降,且用药后1h、2h、4h观察组患儿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洛芬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可作为治疗小儿高热的首选药物.

    作者:马月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结合文拉法辛用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结合文拉法辛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思连康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采用文拉法辛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第1周和第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和90%高于对照组的44%和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SDS评定>40分者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张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纳入研究患者用中药灌肠(黄芪30g、黄柏30g、石菖蒲20g、苦参10g、地榆20g、白及9g、三七粉3g、诃子10g、锡类散1.5g)治疗2个疗程 (二个月).结果:显效3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川;陈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措施以及临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好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术后无切口感染及切口延迟愈合,无内固定断裂,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踝关节不稳定.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好周密的手术计划,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并嘱咐患者术后积极进行功能性锻炼,这样才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春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提升质量的管理工具,但在基层医院,由于护士综合素质较差,开展品管圈活动存在许多问题.为充分发挥和利用品管圈的优势,调动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医院护理部认真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希望对广大基层医院开展护理品管圈活动有借鉴作用.

    作者:魏秀花;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99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针刺组和电针组,分别应用针刺和电针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电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电针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针刺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电针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缓解不良症状,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采用传统的根治性手术方法(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组予以鼻内镜手术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鼻症状恢复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鼻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显著,鼻息肉清除彻底、鼻症状恢复良好,复发率降低,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