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四关穴及配穴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

鲜小吉;陈喆

关键词:针刺, 四关穴, 顽固性呃逆
摘要:呃逆是指由于胃气上逆致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轻者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自行缓解, 重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临床上称持续时间 48 小时以上呃逆为顽固性呃逆.笔者采用针刺四关穴及配穴治疗顽固性呃逆,收到良好效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方法对提高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较好,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比对照组(68%)高,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明显比对照组(28%)低,经SPSS19.0分析发现P<0.05,即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杜妍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将2014-2015年入住我院待产的108例产妇依据是否有分娩镇痛要求而分为无痛分娩的观察组与无分娩镇痛的对照组,将两组镇痛效果、缩宫素使用率与新生胎儿情况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分娩中1级疼痛46例(85.2%),2级疼痛8例(14.8%);对照组1级疼痛21例(38.9%),2级疼痛29例(53.7%),3级疼痛4例(7.4%),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产妇分娩中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无安全风险,不会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

    作者:肖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ICU患者肠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调查与耐药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ICU患者肠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调查,为实时监控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益阳医专附属医院ICU住院患者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共116份,对送检标本进行多重耐药菌的筛选,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此次共调查116位患者,其中54株多重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全部为产ESBLs的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4株(62.96%),大肠埃希菌20株(37.04%).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除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妥布霉素外,其余抗菌药物都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分别为100.0%和100.0%;对头孢唑啉为天然耐药,均为100.0%.结论:ICU患者肠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比较严重,以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加强多重耐药菌预防和控制工作,避免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暴发流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ESBLs细菌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徐群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效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3月-2016年收治的15例PHPT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后,15例患者均住院期间均为出现新骨折,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均能顺利出院.结论:在PHPT患者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其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梅;王玫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方法:采集1138例需输血治疗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1138份标本筛查出不规则抗体22例(1.9%),其中单一抗体19例(86.4%),复合抗体3例(13.6%);Rh 系统12例(54.5%),MNSs系统5例(22.7%),抗-A1系统 2例(9.1%),P 血型系统1例(4.5%),Kell 血型系统1例(4.5%),Lewis 血型系统1例(4.5%).结论:不规则抗体筛选有助于找到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根据红细胞抗体的鉴定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匹配的血液输注,对临床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冉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在救治危重症感染患者方面的重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肾移植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均采用连续性肾替代方法治疗.结果:90例患者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经治疗后,有2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4.0%,剩余76例患者均存活,存活率为76.0%.其中,有19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6例患者因肾功能损伤引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为(22.5±3.2)分,治疗前评分为(48.1±4.5),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症感染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体内环境,增强了肾脏与各器官功能,值得采用.

    作者:郑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数字化X线摄影术运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讨论数字化X线摄影术运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20例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0例的诊断方式为传统X线片法,设为对照组;60例的诊断方式为数字化X线摄影术,设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契合率、漏诊率和误诊率进行比较,同时也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拍出的胶片质量. 结果:对照组的诊断契合率相比于实验组较高,实验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数字化X线摄影术拍出的胶片质量高于传统X线片法拍出的质量.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术运用于肋骨骨折诊断,具有高诊断符合率、低误诊漏诊率的优点,胶片质量高,提高诊断效率,值得业内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比对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应激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咪替丁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7%,组间差异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激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明显缩短患者止血时间,降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邱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两年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60)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经干预护理前后的精神病量表测定的结果以及患者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RPS、IPR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病情,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冯晶;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优质组(n=40),对常规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对优质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皮下血肿、溃疡面、小腿麻木消失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优质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沙开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产后出血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产后出血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以及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并根据出院时间,治疗情况,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数据采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结果P<0.05为统计学成立条件.结果: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更有益于患者痊愈以及提升医疗效果.

    作者:王若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探讨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结果并记录,分析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7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结石直径>3cm患者10例,占比13.16%,≤3cm患者66例,占比86.84%;伴息肉患者2例,占比2.63%,胆囊壁增厚患者11例,占比14.47%,其他患者63例,占比82.89%;死亡率为0例,治愈76例,治愈率为100%,住院时间为7-14d,平均住院时间(10.2±1.2).结论: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实施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得到了改善,手术操作过程中应谨慎细心,降低患者的胆管损伤,提高预后.

    作者:吴育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承德市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研究

    目的:调查承德市空巢老人健康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承德市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状况的改进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承德市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和非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各75名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进行评价发现,糖尿病组空巢老人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方面及其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空巢老人社会支持评定各项目以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空巢老人社会支持评价结果表现出糖尿病组空巢老人在社会支持评价结果的各个维度上得分均低于非糖尿病组空巢老人(P<0.05).结论:糖尿病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空巢老人.

    作者:刘亚莉;王艳新;邢焕民;王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出生的106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4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6.04%(35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的时间接近,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疸持续和消失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过程中,运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黄疸持续的时间可以获得有效的缩短,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韦叶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研究重症医学科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的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方法与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02月份-2017年02月份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的134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筛选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分析患者病因与危险性因素.结果:急性肾损伤患者的危险性因素主要包含感染、低血容量、妊娠、横纹肌的溶解、肾后性、心源性、造影剂、肝肾的综合征等;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肌酐、住重症加护病房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与非脓毒症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相比,数值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肾损伤患者发病高危因素比较多,低血容量与脓毒症为主要危险性因素.

    作者:尹昆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观察综合护理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及控制效果

    目的:探讨在管理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时使用综合护理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经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后护理的血糖水平效果可以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妊娠糖尿病患者时,使用综合护理管理可以明显的改善妊娠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妊娠结局质量,提高综合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悦娴;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对比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 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40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全身麻醉措施,而治疗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鼻腔渗血量、手术时间情况,以及终的麻醉效果评估.结果:治疗组采用局部麻醉,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鼻腔渗血量及手术时间等,均少于或低于采用全身麻醉的对照组(P<0.05);而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内镜手术治疗中,采用局部麻醉与全身麻醉均能够得到良好的麻醉效果,而全麻由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尤其在复杂手术中,能够保证手术视野清楚明确,因而更具优势.

    作者:简登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探讨WBC不升高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肺组织弹性降低,肺活量减少,而人们咳嗽反射差,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功能萎缩和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逐渐下降,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CAP是人们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人们一般合并较多的慢性基础疾病,且免疫功能降低,所以老年人CAP患者与青年人有不同的特点.

    作者:苏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喹诺酮类药物用于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为了观察喹诺酮类药物用于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安全性.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01月-2014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1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文研究主体,按照患者治疗时间的先后进行分组,即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每组患者各50例.第一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第二组患者接受莫西沙星治疗,第三组接受加替沙星治疗,对比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第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第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第三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比三组患者总有效率,三组数据间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曹庭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预防中的作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预防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在某个社区中选择150例糖尿病高危居民,随机分为75例治疗组和75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干预模式,治疗组在传统干预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健康教育,比较在干预阶段两组糖尿病发病人数、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的知晓率、生活方式的改善情况(如不合理膳食及吸烟喝酒)及相关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 在整个干预过程中,治疗组糖尿病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53.3%;治疗组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为93.3%,高于对照组62.7%;治疗组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为86.7%,高于对照组64.0%;治疗组糖尿病预防措施实施结果较好者为93.3%,高于对照组85.3%,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可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提高居民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达到了较为可观的预防效果.

    作者:吴萍;郭花;汤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