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张珍祥;韩泽民;徐永健
目的测定尿液中的镉.方法以硫脲-钴离子为催化剂,硼氢化钾为还原剂,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结果原子荧光法测定尿液中的镉,方法的精密度(RSD、3.65%)符合检测要求,回收率在96.0%~99.2%之间,低检出限为0.014 μg/L.结论原子荧光法操作简单、快速,适合大批样品的分析检测.
作者:朱攀;周方求;王晓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4年1月1日晚上10时接到有几人误食野果中毒,正在资兴市立医院门诊急救的报告,资兴市疾控中心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前往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雄豹;黄信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动力髋(DHS)内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操作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2例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动力髋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DHS内固定组27例,解剖钢板内固定组35例,手术入路相同,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解剖复位率、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P<0.01),术中出血量少(P<0.05),骨折解剖复位率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优于动力髋,手术操作简便,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选择之一.
作者:李端云;张国伏;胡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水处理各环节对血液透析用水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3年对湖南地区99家透析中心水处理方式、各部件更换消毒情况以及反渗水生物学及理化特征进行卫生学调查和测定.结果前处理填料及反渗膜更换时间、消毒间隔时间以及反渗水输送模式对反渗水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均有影响.结论定期做好水处理消毒及填料更换以及采用闭路循环输送反渗水是保证透析用水水质合格的关键所在.
作者:伍锟;张金彦;吴传业;易斌;李远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去甲长春花碱(长春瑞滨,盖诺)为新一代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但做为发疱性质的抗癌药,该药外渗可引起严重的疼痛、局部组织损伤甚至坏死.
作者:曹培国;杨华;李小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选择并在本室建立一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4项指标检测的合适方法.方法用放免法和酶标法分别对晚血组(30例)、切脾组(22例)、慢血组(30例)、正常组(30例)进行肝纤维化血清4项指标检测,并对其进行检测成本测量.结果晚血、晚血切脾、慢血与正常对照组及各组之间,用两种方法检测LN、IV.C、PCIII、HA含量的结果,除个别情况外,均有显著性意义.酶标法的成本明显高于放免法.结论因此,目前看来,放免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指标是敏感性、重复性好,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国情的好方法.
作者:朱剑君;赵晓贡;赵兰;杨庆桂;刘学清;王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11月24日,湖南省宁远县中和镇保和村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20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确定本次食物中毒由毒鼠强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龚阳成;李万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为探讨花炮粉尘对大白鼠内脏病理改变.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注入法,给大白鼠气管内注入某花炮厂白炮药粉尘、黑炮药粉尘,并注入石英尘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花炮粉尘致大白鼠肺组织纤维化,发病缓慢,具有铝尘、炭尘双重病变特征.提示花炮粉尘能造成一定的职业危害.
作者:熊新保;廖雍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人的诊治体会.方法对1992年3月~2004年3月我们诊治过的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人的回顾总结.结果 112例中,治愈108例,治愈率96.43%.死亡4例,总死亡率3.57%,合并肝破裂死亡1例(死亡率0.89%),合并脾破裂死亡2例(死亡率1.79%),合并全小肠扭转、坏死死亡1例(死亡率0.89%).结论针灸诊断性治疗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部分病人诊断难以肯定而又具备剖腹探查指征,应积极尽早剖腹探查;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止并发症,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忠祥;李清喜;熊绍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掌握鼠种构成以及携带HV的宿主.方法捕捉老鼠,登记分类后解剖,取鼠肺以及血液,进行EHF肺抗原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1995年和2001年捕获的鼠种都以褐家鼠为主,1995年调查鼠类带毒率为2.99%,抗体阳性率5.2%,2001年调查鼠带毒率为1.36%;鼠类EHF抗体阳性率为13.95%.结论珠海市主要鼠种是褐家鼠,10年来鼠种构成以及鼠抗原抗体阳性率无变化.
作者:陈斌;谭爱军;阮峰;黄利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28户居民冬季、夏季居室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的检验,对北京市居室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有了初步了解.其中冬季、夏季微生物污染有显著差异,夏季污染明显高于冬季.
作者:许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建立菊酯农药中毒的简易检测方法.方法采用经典的薄层色谱法检测.结果中毒样品中均能检出菊酯农药.结论菊酯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检测.
作者:肖学成;彭蔚;袁晓;朱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995年和2002年抽样调查了某区2所小学1 616名和1 429名在校学生的营养状况,采用WHO推荐的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法评定小学生营养状况.结果发现,2002年广州市某区小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58%、8.42%和11.55%,与1995年比较,营养不良检出率有所下降,其中以女生下降明显;而肥胖检出率却有明显上升,且以女生增速较快.
作者:张惠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48名护生进行测量,分别与全国青年常模修订(常模组)比较,并对各年级护生进行比较.结果 SCL-90各因子项得分,护生组较常模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心理问题为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焦虑.结论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和应对技能训练,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作者:郭华;郭晓红;赵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2003年3月25~29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先后接诊岐山县安乐镇安乐村新城3组两位中毒患者,此两例患者为亲属关系.
作者:陈萍;高卫平;王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取化疗为主的对策控制山丘型血吸虫病新疫区传播的效果.方法现场收集螺情与病情资料,采取化疗消除传染源为主结合重点灭螺的对策.结果连续两年扩大化疗后,居民感染率由化疗前的11.85%下降到2000年的0,2003年复查仍未发现阳性,耕牛感染率由化疗前的18.75%下降到2000年的0,2003复查,也未发现阳性.现场野粪以牛、羊为主.1999年发现牛、羊野粪阳性各一份,2000年及2003年野粪检查均为血吸虫卵阴性.2000年活螺密度由灭螺前的8.53只/0.11 m2下降为0.81只/0.11 m2,感染螺密度由0.021只/0.11 m2下降到0,2001~2003年每年复查,未发现感染螺,活螺密度有小幅度波动.结论采取以化疗为主的对策,在山丘型新疫区控制乃至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是可行的.
作者:胡必科;董亚平;刘新胜;吴秋泉;姚孝明;吴昭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结合一个实例就几种常用统计软件包中年龄的计算进行探讨.
作者:王一任;罗建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姜堰城区服务行业人群感染沙门氏菌的血清型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及时发现带菌者并给予治疗与管理,减少其在服务过程中造成人群的传播.方法采集肛拭子进行增菌培养并鉴定.结果检测标本4840份,阳性数为59份,阳性检出率为1.22%;检出7个群共20个血清型,其中德尔卑沙门菌和纽波特沙门菌检出率较高.结论沙门氏菌病已越来越多地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因此,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工作不可忽视.
作者:蒋志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深圳市内水氟、食物氟、空气氟的水平以及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尿氟的水平,以便为防治儿童及青少年的龋齿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一年四个季度深圳市内的自来水末梢水以及布吉及福田两个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十类食品(包括饮料),同时连续3 d采集空气样品进行氟含量测定.随机抽取394名幼儿园儿童及中小学生的晨尿作尿氟含量测定.上述样品的测定方法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深圳市内的空气氟、水氟较低,食物氟亦不高,调查人群的尿氟也处于低水平.这些均有可能导致市内儿童及青少年龋齿患病率的增加.结论深圳市环境氟含量较低,儿童青少年的尿氟也偏低.
作者:方少波;陈艺娟;杨正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湘潭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种类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从痰标本中分离出2 027株细菌,细菌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系统,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按NCCLS标准判定结果.结果本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G+)占24.9%,革兰氏阴性菌(G )占64%,真菌感染率占11.1%.革兰氏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占第一位,肺炎链球菌占第二位.革兰氏阴性菌前四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19.0%)、铜绿假单胞菌(12.9%)、大肠杆菌(12.0%)、不动杆菌(8.0%).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大多数菌株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占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肝菌的17%,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42%.
作者:段建平;郭光辉;易红根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