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飞飞
目的: 分析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脑梗塞患者纳入本研究,共计88例,结合其接诊挂号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病症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结合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脑梗塞治疗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不孕症是现代女性高发的生殖系统疾病,该疾病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较多不孕症患者出现了抑郁、焦虑等严重的心理问题,成为威胁家庭和谐的危险因素,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因而有必要探索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特点,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此,文章针对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展开综述研究.
作者:李媚;俞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在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6例耐多药结合患者的全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心理护理,对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全部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其治疗依从性为100%,且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心理状况等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精神病性、焦虑、恐怖等因子,与国内常模水准相近.结论:心理护理在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既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同时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静娜;张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本文就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根管治疗失败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且就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原因对其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80根管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其中根管欠充填43例(53.75%)、超充填9例(11.25%)、遗漏根管7例(8.75%)、根管内并发症11例(13.75%).结论:在进行根管治疗过程中,充填不当以及预备不当等原因都会导致患者的根管系统受到感染现象,并且会直接导致根管治疗失败.
作者:白书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讨论数字化X线摄影术运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20例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0例的诊断方式为传统X线片法,设为对照组;60例的诊断方式为数字化X线摄影术,设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契合率、漏诊率和误诊率进行比较,同时也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拍出的胶片质量. 结果:对照组的诊断契合率相比于实验组较高,实验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数字化X线摄影术拍出的胶片质量高于传统X线片法拍出的质量.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术运用于肋骨骨折诊断,具有高诊断符合率、低误诊漏诊率的优点,胶片质量高,提高诊断效率,值得业内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诊治干预措施.结果:采用保守方式进行治疗的1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痊愈,还有1例患者因为无法对其进行处置,所以转入上级医院进行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有1例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现象,对其进行合理处理之后,症状消失.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独特,临床上要及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诊断与治疗,好及早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周维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产后出血患者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产后出血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法;以及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式.并根据出院时间,治疗情况,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数据采集,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结果P<0.05为统计学成立条件.结果: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更有益于患者痊愈以及提升医疗效果.
作者:王若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冬梅;梅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儿科留置针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儿科从2016年8-9月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品管改善手法,选取1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2016年6-7月没有应用品管圈活动时的1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对照,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留置针意外拔管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实施后,留置针意外拔管率显著降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在降低儿科留置针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钱小芳;周永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不同程度有氧运动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运动功能、心率、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5~2016)、EMBASE(1990~2016)、CNKI(1994~2016)、万方数据库(1982~2016)、CBM (1978~2016)、维普(1989~2016)中关于实施何种程度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共纳入6项RCT.6项RCT的结果均表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有显著效果.3项研究结果显示高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对降低血压有显著效果.2项研究结果显示低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明显降低血压并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项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在降压方面具有相似效果,应根据患者的运动习惯选择个体化的运动方式.结论: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压.
作者:周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对照组尿潴留率为19(70.4%),乳房胀痛率为31(70.4%),阴道产后出血率为16(36.3%),宫缩素引发并发症率为25(59.0%);实验组尿潴留率为7(15.9%),乳房胀痛率为22(50.0%),阴道产后出血率为8(18.1%),宫缩素引发并发症率为11(25.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产科护理,能够有效增加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并发率,增加产妇的满意率,增加合作率,减少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蔡露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招收的2名新护士和2016年招收的2名新护士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其中2015年的新护士采取的是传统的培训方法,称为对照组,2016年招收的新护士采用的为案例教学培训的方法,称为实验组.并对两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和临床表现,以及满意度等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无论是理论考核、临床表现,还是满意度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新护士的培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是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赵庆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信息技术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两年内的2010份病案作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1月1日起将信息技术用于医院病案管理,即医院所有电脑均应用电子病案系统,所有患者病历均通过电脑输入的方式的记录.比较电子病案管理实施前后医院病案书写错误、病案书写不规范等情况的发生率以及病历归档率,并总结传统纸质病案管理和电子病案管理两种方法的利弊.结果:实施前的病案书写错误率5.5%和书写不规范发生率20.3%明显高于实施后的0.8%和1.0%,实施前病例归档率为80.4%,亦显著低于实施后99.2%,X2分别为3.092、6.315、3.638,P<0.05.另外,比较两种病案管理方法的利弊,可见电子病案在病案质量、存储空间、检索效率、存储安全性、以及信息传输和病案管理效率等方面较传统纸质病案有诸多优势.结论:将电子病案技术应用在医院病案管理工作,可有效提高病案参考质量和管理效率,简化管理过程,是病案管理工作更规范、科学、高效,值得应用.
作者:卫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避孕依从性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后女性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后保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计划生育服务,观察比较两组女性的避孕知识分得分、避孕的依从性、非意愿妊娠率及人工流产率.结果:干预组产后女性干预后的避孕知识得分、避孕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随访12个月非意愿妊娠率及人工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产妇产后实行计划生育服务可提高避孕依从性及成功率,避免意外妊娠,保证生殖健康.
作者:蒋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为修订《中国药典》2015版二部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对该本书中存在问题的药品质量标准进行分析,提出修订的建议.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药品质量标准.结论:药品质量标准需要不断完善.
作者:谈大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心血管药物治疗,药物包括盐酸尼卡地、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作为基础,联合他汀类药物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脂指标检测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陆摇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与高病死率等特点,为了避免慢性疾病发生与发展,社区慢病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目前,社区慢病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社区慢病管理的现状,阐述了其发展方向,旨在提升社区慢病管理水平,改进社区居民生存质量.
作者:陈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例行POEM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分析,并对于围手术其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护士应全而熟悉POEM的围手术其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处理.加强术后监护,重视基础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储冬梅;王晓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士临床观察能力偏低的原因与对策培养.方法:选取我院96例心血管内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护士常规培训,观察组护士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观察能力培训,分析对比两组护士考核的合格率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士考核的合格率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护理人员对主动护理意识的缺乏,导致了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能力较低,本院针对当今的这个社会现状,对护士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护士的观察能力.
作者:张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有效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3月-2016年收治的15例PHPT患者作为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优质围手术期护理后,15例患者均住院期间均为出现新骨折,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均能顺利出院.结论:在PHPT患者治疗过程中,同时给予其综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陈海梅;王玫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