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陆摇兰

关键词:他汀类, 心血管药物, 冠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心血管药物治疗,药物包括盐酸尼卡地、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作为基础,联合他汀类药物实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脂指标检测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HDL-C、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3D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时代和社会对医疗技术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医生的专业技能还是医疗器械设备,都需要不断发展满足人们对其更加个性化、精细化的要求.当前在医学领域,3D技术能够有效帮助医生帮助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因此它的应用和推广必将会更加深入.针对3D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本文将结合3D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作者:钱一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治疗的46例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57%、60.8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例数多于对照组,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肾功能损害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均可有效治疗晚期三阴乳腺癌,但前者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更高,后者的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高,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罗细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目的:分析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方法:收取我院9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收取时间在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并将行胃肠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肤清洁消毒,观察组患者实施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将两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消毒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行胃肠手术患者治疗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患者手术前实施皮肤清洁消毒联合氯已定醇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印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

    目的:讨论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修道和维持效应产生的影响,阐明其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目标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35例,17例为对照组,18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用药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组患者用药利多卡因和丙泊酚;针对手术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不良反应发生及时间的长短等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浓度方面,除却开胸时观察组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间更长而手术时间更短;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麻醉时间的增长、手术时间的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及体内麻醉药物浓度的减少均得益于小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的联合应用,该种麻醉方式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值得推行.

    作者:李艳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针对在我院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治疗及护理,大大降低了产后出血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母婴安全康复出院.结论:做好观察,提前预防,可减少产后出血.及时查找原因,便于急时对症治疗、护理,以及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积极实施有效的抢救工作,是降低产后出血率和产后死亡率的关键,以保证母婴安全康复出院.

    作者:田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约有一半人受到新老传染疾病的威胁,其中大部分患者为儿童和老年人,目前,不能仅将传染病作为社会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其还应受到各医疗机构的重视.综合医院由于人群流动性大、疾病类型多,感染发病的几率较高,为了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的出现,应不断完善医院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仅供参考.

    作者:陈昌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数字化X线摄影术运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讨论数字化X线摄影术运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20例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0例的诊断方式为传统X线片法,设为对照组;60例的诊断方式为数字化X线摄影术,设为实验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契合率、漏诊率和误诊率进行比较,同时也比较两种诊断方式拍出的胶片质量. 结果:对照组的诊断契合率相比于实验组较高,实验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数字化X线摄影术拍出的胶片质量高于传统X线片法拍出的质量.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术运用于肋骨骨折诊断,具有高诊断符合率、低误诊漏诊率的优点,胶片质量高,提高诊断效率,值得业内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澜沧县农村小学生屈光不正及配镜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对澜沧县农村在校3-5年级小学生中视力不良者屈光状态进行调查,并对戴镜者检查其矫正视力,为本县农村小学生眼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澜沧县16个乡镇完小在校3-5年级小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查,自戴近视镜矫正视力的学生进行戴镜视力检查,对视力不良者进行散瞳验光检查.结果:视力不良占筛查总人数的2.94%,视力不良以屈光不正为主,占89.83%,其中近视性屈光不正多,占79.66%,其次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占10.17%.弱视及眼病引发的视力不良占10.17%.戴镜人数占视力不良者8.47%.矫正视力不足人数占戴镜人数比例的60%, 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者占视力不良者81.36%,需矫正的屈光不正者中只有9.43%的儿童拥有和配戴了眼镜.结论:在澜沧县农村小学生中视力不良原因以屈光不正为主,农村小学生配镜率低,配戴眼镜现况不容乐观.普查视力和屈光状态,以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和弱视,进行及时防治,对控制农村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芬;梁朝光;徐建莲;石香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思维导图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思维导图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120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化分组,对照组有6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有60例患者,采用思维导图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失禁量(26.47±2.47)ml、失禁频率(2.98±0.47)次/周、尿失禁发生率(3.33%)、依从性(100.00%)、满意率(98.33%)、舒适度(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刘俐;周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认知度及疾病控制的优质护理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并患者治疗认知度及疾病控制的优质护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认知度,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认知度与疾病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明显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认知度和疾病控制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琴;刘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社区医院采用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采用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社区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P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采用阿卡波糖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血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惠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职业健康体检在煤工尘肺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职业健康体检在煤工尘肺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 1月至2016年1月于我中心行入职前职业健康体检的煤工2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职1年后再次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评价入职前后的体检结果.结果:入职前,2200例煤工检出尘肺病检出率为7.3%,入职1年后的检出率为4.7%,入职前后尘肺病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健康体检在煤工尘肺病防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降低尘肺病发生几率,利于尘肺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吴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进行研究,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贝那普利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较治疗前与对照组低,此外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贝那普利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潘春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门诊药房口服抗糖尿病药应用分析

    目的:门诊药房口服抗糖尿病药应用分析.方法:将糖尿病分为6类,如:胰岛素类、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促胰岛素分泌类、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运用处方统计数据来源于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糖尿病药物的规格、药品种类、金额、用量等,对其进行有效的排序和统计.结果:经对比2015年与2016年药物金额均有所增加,增长额度高的为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胰岛素类、磺酰脲类,其他构成变化不大且排序均无变化.结论:高效、依从性好、安全的药物临床使用的几率较高,随着科学的发展此类药物能够更受到较多的使用..

    作者:樊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5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新生儿感染、围产因素、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结论: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的关键.

    作者:林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治疗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对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且研究具体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5月~2017年01月收治的220例产褥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褥期妇女选择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强化心理治疗;针对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系列影响的相关因素展开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分析,对终获得效果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通过实施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患者怀孕原因、患者夫妻之间情感以及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等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通过实施多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较高、夫妻之间情感出现问题以及新生儿表现出生长发育不良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在心理状况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产褥期妇女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后,合理给予强化心理治疗干预,可以确保不良心理情况获得显著改善,从而对于妇女的心理健康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毛继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单药组与联合组各60例,单药组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单药组(81.7%),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LVEF、LVPWD,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可推荐应用.

    作者:范俊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浅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以临床对比研究的形式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摸球法将60例患者分为全程组(30)与对照组(30),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 FPG 水平、总有效率、糖尿病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 FPG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 FPG 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糖尿病知识掌握率为 83.33%,对照组为 6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 86.67%,对照组为63.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 53.3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苗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治疗)与实验组(62例采用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收缩压、耗氧指数、平均心率、CO、SV、LVE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在冠心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多种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两年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60)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患者经干预护理前后的精神病量表测定的结果以及患者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BRPS、IPR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病情,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冯晶;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