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露凤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持续质量改进中组长负责制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医院CSSD实施组长负责制,期间抽选40名工作人员,评估其对组长负责制实施前后的质量检查合格率变化.结果:相较于组长负责制实施前,组长负责制实施后的器械完好性、器械清洁度、包布完好性、包布清洁度、存储质量的质量检查合格率均明显提升(均P<0.01).结论:CSSD持续质量改进中组长负责制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有效保证器械、包布的清洁度与完好性,改善存储质量,可借鉴.
作者:王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优质护理管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探究分析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新生儿98例,按照随机分配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新生儿优质护理管理干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产妇满意程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观察新生儿和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产妇对护理满意率、知识优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优劣.结果: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满意率、知识优秀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88%vs79.59%,85.71%vs71.43%,6.12%vs20.4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管理干预效果显著,提高产妇知识掌握程度和对护理满意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了产妇和新生儿优质的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抢救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100例,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9月,随机分为对照组50名病人,观察组50名病人.对照组采取普通急诊抢救方式,观察组采取优化性急诊抢救方式,对两组病人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的抢救效果方面,对照组的 HR、MBP、SpO2含量等数据较观察组有较大差距,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加强急诊抢救措施的干预是提高抢救效果的有效方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该广泛应用.
作者:李壑;高应南;张太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部整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有关资料,选取研究时间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门诊部就诊治疗的眼部整形老年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由于手术方式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患者37例采用下睑皮肤入路法治疗,实验组38例则应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小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眼部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实验组的临床效果和眼部功能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较对照组低,数据结果显示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眼部整形患者采用四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不仅减轻了患者疼痛,改善了外形美观,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信赖.
作者:卢林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腹部手术后伤口裂开原因及修补方法.方法: 新生儿腹部手术228例,伤口裂开采用减张缝合外加腹带包扎及蝶型胶布拉合外加腹带包扎.结果: 228例新生儿腹部手术后8例出现伤口裂开(3.5%).腹壁修补成功率100%. 结论: 腹部伤口裂开应以预防为主.术前术后营养支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合理缝合伤口,补充血容量,术后抗感染和积极采取减轻腹胀措施,是减少腹部伤口裂开的关键.减张缝合外加腹带包扎是治疗伤口裂开的主要方法.
作者:赵育军;赵继波;张天富;杨龙华;赵明;赵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应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得到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2015年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的在我院接受治疗且已被确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8例被选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分别使用普外科手术以及三联疗法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并且在治疗结束之后,对患者的医治效果情况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外科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时的治愈率高达93.18%,而三联疗法的治愈率仅为72.73,没有治愈的患者已超过10例.讨论:普外科手术用于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医治效果更为显著,拥有医治时间较短、患者治愈率较高等特点,虽然有部分缺陷待改进,但是也可以被我国在治疗甲状腺肿瘤中使用,值得推广.
作者:薛友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给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这一基础上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等指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得到改善,且乙组的相对更低,组间差异结果显著(P<0.05);乙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较甲组更好,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指标差异不大,结果无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能够同时改善血糖与血压指标,对血脂的影响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邹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对血流量影响较小、不需进行血管穿刺、减少血源性感染、可保护残余肾脏功能等优点[1].而腹膜炎则是腹膜透析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并发腹膜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甚至终导致拔管.因此,在腹膜透析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发生腹膜炎,并发腹膜炎的患者,则应及时治疗及护理,提高透析质量.现将2016年1月收治1例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透析效果良好,生存质量较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娜;张全珍;赵兰;雍永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4月收治的360例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8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等优势,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十分有利,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招收的2名新护士和2016年招收的2名新护士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其中2015年的新护士采取的是传统的培训方法,称为对照组,2016年招收的新护士采用的为案例教学培训的方法,称为实验组.并对两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和临床表现,以及满意度等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无论是理论考核、临床表现,还是满意度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新护士的培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是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的.
作者:赵庆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讨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疗效.方法:笔者将2015.02.29-2016.02.29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实施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为常规组,一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67%,常规组的治疗效果稍逊,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了24.44%.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更具效果,该手术方式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程相标;徐艳艳;张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及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后临床护理疗效、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措施疗效显著,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提高,降低新生儿肺炎复发几率,临床推广及进一步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恩替卡韦结合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恩替卡韦结合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6例、改善的12例,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9例,改善的10例,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3.3%、63.3%,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结合中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王玉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整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6%和88.6%,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4%和5.7%,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整体不良反应比较少,患者满意率比较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布洛芬混悬液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且出现高热症状的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布洛芬悬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体温较用药前明显下降,且用药后1h、2h、4h观察组患儿体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洛芬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可作为治疗小儿高热的首选药物.
作者:马月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培训模式在90后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手术室共带教53名新护士,按照新护士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带教模式评分.结果:观察组技能考核及理论考核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带教模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培训带教模式能有效提高90后手术室新护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规范医疗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在手术室新护士培养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宣飞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在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99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针刺组和电针组,分别应用针刺和电针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4%,电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电针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针刺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电针法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缓解不良症状,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屈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重金属元素对动植物及人类本体都具有极大的毒害作用,可能会对人体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带来不可逆向的终身损害.本文就主要以食品重金属污染之一——汞为例,探讨了它在食品中的污染现状、风险来源及危害因素,并重点研究了食品重金属汞的相关检测技术.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56例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予以抗炎、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观察记录患儿给药后0.5h、1 h、2 h、4 h、8h体温(腋温)变化情况,统计患儿退热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6例高热患儿给药后0.5h开始起效,给药后2h达到药效峰值,此时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直至给药后8h,依旧维持着较好的退热效果;患儿不同原发病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幼儿急疹退热有效率达到了100%,其次分别为96.7%、93.8%,以急性肠胃炎患儿退热效果差,仅为40.0%;56例患儿用药后,恶心、呕吐、轻度皮疹各1例,出汗较多3例,停药后均很快消失.结论: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见效快且药效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少,口服方便,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治疗)与实验组(62例采用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P<0.05);实验组治疗后心收缩压、耗氧指数、平均心率、CO、SV、LVEF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在冠心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多种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