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娟
目的: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结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观察组患者在QOL-LC评分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地增强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存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何灼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总结我科50例乳腺癌术后留置输液港化疗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心理护理及维护,化疗期间重点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50例乳腺癌术后留置输液港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化疗,化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能减轻和缓解.
作者:骆燕萍;曹锐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前言:宫外孕作为现今妇科疾病中的高发病症,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以及可能存在死亡的危险.宫外孕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对于妇女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心理上承载的巨大压力.早诊断、早期治疗和积极的精心护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方法.而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的护理是患者有效治疗和快速康复的关键.在这里如何开展宫外孕的临床 护理的理论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这里就针对一则具体的宫外孕患者护理案例来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经验,一方面针对宫外孕这一病例如何表现、治疗过程中如何护理以及术后如何加强相关的健康工作,预防再次发生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丰富理论上的研究.另一方面以实际案例来分析也为实践中开展护理工作树立典范,为以后的护理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帮助更多的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母体生育能力.
作者:徐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简要概述胰岛素制剂的临床应用、分类及作用特点、主要不良反应、使用的注意事项等.
作者:杨静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讨论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其肿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肺癌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n=120)和B组(n=120).A组患者在放化疗期间进行舒适护理,而B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干预后,A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A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依从性均优于B组(P<0.05).结论: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能降低其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杨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小儿癫痫使用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120例癫痫患儿分为甲组、乙组、丙组进行对照研究.甲组给予苯巴比妥,乙组用托吡酯片,丙组用丙戊酸钠治疗.分析三组癫痫患儿癫痫改善情况.结果:丙组癫痫患儿的总改善率低,和甲组、乙组比较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甲组77.5%,乙组77.5%,丙组55.0%,P<0.05).甲组和乙组不良反应率较高,和丙组比较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甲组15.0%,乙组15.0%,丙组2.5%,P<0.05).结论:小儿癫痫治疗中,托吡酯片和苯巴比妥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多;丙戊酸钠疗效较差,但不良反应少,治疗时可结合患儿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李艳;马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且均在2015年4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治疗和康复新液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四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比观察组(96%)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3%)与对照组发生率(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平均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儿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康复新液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儿口腔止痛时间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高楠竣;杨丽萍;陈树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近7年中医药在治疗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检索近7年文献对中医药在治疗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肺肾两虚型是COPD中的常见证型.临证时根据其主要病机调补肺、肾,应用补肺益肾法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疗效较好.结论: 中医药在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诊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张丽;尹玉松;孙义田;赵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科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AAD患儿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同科室的非AAD患儿8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62%的住院新生儿发生AAD,AAD的发生与日龄、胎龄、医疗干预措施、联合用药数量、住院时间、出生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对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管理,抗生素使用合理化、规范化,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AAD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1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修补术治疗法,研究组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此外,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治疗率为96.43%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76.78%,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法较传统修补术治疗法而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腹股沟疝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作者:谢志印;黄守全;吴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动态心电图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动态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普艳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前后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形态及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随访的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的40名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前后进行糖精试验检查和鼻黏膜光镜检查,比较鼻黏膜形态变化.另选4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统计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糖精试验时间、炎症细胞浸润、病理性腺体增生、纤毛细胞减少、黏膜细胞水肿以及黏膜息肉患者例数,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糖精试验时间显著少于术前,炎症细胞浸润例数、病理性腺体增生、纤毛细胞减少、黏膜细胞水肿以及黏膜息肉患者例数亦显著少于术前,P<0.05;术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后三个月内,患者鼻黏膜形态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飞;田建军;陈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4 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m=10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采用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芸;陈华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沟通技巧等能力培养,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亲情化的语言和得体的称谓,鼓励、夸奖等方法.结果: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患儿配合静脉穿刺,成功率高.结论:加强了护患沟通,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韦桂莲;欧永月;王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儿童保健护理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与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首先按照一定方法选则140名健康儿童,然后随机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组,每组各70名儿童.对观察组的儿童实施综合保健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儿童的成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儿童在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与个人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儿童患佝偻病与缺铁性贫血的概率比对照组要低,该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儿童实施保健护理,能够促进儿童的成长发育,能够有效降低儿童营养性疾病的出现.
作者:马疆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出1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94%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治疗疗程,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究全喉切除术后人工气道的全程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全喉切除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分析人工气道的全程护理管理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20例全喉切除患者术后经过人工气道的全程护理,出现咽喉发炎的患者有1例子,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有1例,经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护理后,恢复良好.结论:人工气道的全程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全喉切除患者术后恢复的总有效率,减少患者痰阻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建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修复治疗中采用外固定支架技术对患者进行控制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本院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对患者进行控制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治疗后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骨折、凝血、以及体温的回复时间均要与对照组患者,乳酸持续时间也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0%(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对创伤骨科修复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切开手术,术中患者痛苦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杨辉军;杨昌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52例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和实验组(行康复治疗)各26例,对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后而言,与参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三项ASIA评分、barthel生活指数均明显较高,因为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大肠癌家属对早期肠内营养(EN)的认知状况及程度,并根据情况对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早期EN的依从性,保证EN的有效实施.方法:采用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再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80%家属对早期EN的认识存在误区或怀疑,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提高了家属对早期EN的正确认识及依从性.结论:关注家属对早期EN的认知,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对保障早期EN的有效实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何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