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娟
目的:研究和探讨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患者对我院临床管理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 我院服务质量总体情况良好,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论: 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总体情况良好,加强临床护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力度,科学完善护理管理、评价、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体系,能够快速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水平,减少医患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将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药剂师并未参与临床处方管理;2016年初,我院全面开展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工作,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推广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后,该年度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0.50%)较2015年(9.0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保障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对患者超前镇痛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作用.方法:择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治疗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1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0.10μg/kg的舒芬太尼,参照组术前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生理指标水平大致相当,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h、术后12h以及术后24h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静脉注射适当剂量的舒芬太尼药物制剂,能够在不显著改变患者的生理指标项目水平条件下,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和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术期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张红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科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与参考.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AAD患儿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同科室的非AAD患儿8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11.62%的住院新生儿发生AAD,AAD的发生与日龄、胎龄、医疗干预措施、联合用药数量、住院时间、出生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对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管理,抗生素使用合理化、规范化,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AAD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6例,在化痰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研究组66例,加用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咳嗽消退时间为(2.97±1.62)d、喘憋消退时间为(3.12±0.75)d、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为(2.95±1.86)及住院时间为(6.12±1.4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应用于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可帮助患者快速缓解不适症状,改善肺功能,提升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其美卓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措施预防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和县医院治疗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金艳飞;刘小娟;袁丽杰;崔冠群;吴雪静;陈阳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暂时性尿失禁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90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给予4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尿失禁持续时间、术后引流管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综合护理能减少暂时性尿失禁的持续时间,对于促进患者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萧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早产儿出院后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和随访调查对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健康门诊随访的150例早产儿做为观察组,其中适于胎龄儿(AGA)有88例,小于胎龄儿(SGA)有62例;将同期出生的150例足月婴儿分为对照组.在所有新生儿出生后第12天开始进行院外生长发育监测,随访18个月.在所有婴儿出生后第6月、第18月进行生长发育指标(运动发育、体格发育)检测,观察两组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时内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8个月时观察组中AGA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中SGA婴儿的运动发育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低于足月婴儿,SGA婴儿发育速度更为迟缓.早产儿应在早期加强营养,进行智力训练,加速早产儿生长发育速度.
作者:王颖;姚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早产儿神经和体格发育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神经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4、8及12个月的神经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院时体重、头围及其身长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早产儿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及体格的发育,提高其神经系统功能水平,改善身体健康发育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前言:宫外孕作为现今妇科疾病中的高发病症,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以及可能存在死亡的危险.宫外孕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对于妇女来说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心理上承载的巨大压力.早诊断、早期治疗和积极的精心护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方法.而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的护理是患者有效治疗和快速康复的关键.在这里如何开展宫外孕的临床 护理的理论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这里就针对一则具体的宫外孕患者护理案例来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相关的经验,一方面针对宫外孕这一病例如何表现、治疗过程中如何护理以及术后如何加强相关的健康工作,预防再次发生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丰富理论上的研究.另一方面以实际案例来分析也为实践中开展护理工作树立典范,为以后的护理工作展开提供有效的借鉴,帮助更多的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母体生育能力.
作者:徐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1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修补术治疗法,研究组给予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此外,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治疗率为96.43%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76.78%,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法较传统修补术治疗法而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腹股沟疝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作者:谢志印;黄守全;吴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3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66)、观察组(n=66).对照组施行常规风险管理,观察组施行护理标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5%,同对照组的18.2%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显著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独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喜炎平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高程旻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46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施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及肺部体征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手段,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朝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腰一硬联合麻醉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共72例,全部行择期手术,对患者进行编号,1-72号,奇数号为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偶数号为观察组,实施腰一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在局麻用药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方面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HR、MAP以及SPO2变化比较平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80岁以上高危老年病人实施骨科手术时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可以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范怀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简单概述了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同时阐述了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促进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推广,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提高.
作者:谷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60例的晚期肿瘤患者,时间段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之间,将其中进行分类,分别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这之中观察组80例患者进行常规化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则是在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优质化的护理方式,之后将两者进行有效对比,分析进行护理前后的自身疼痛感染分析,病患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改善病患生活质量的情况等等.结果:分析并及时的比较两组病患,其中观察组的病患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服务满意度要比观察组高出很多,观察组病患对于VAS的评分要对照组高出很多,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比要比对照组高出很多,由此可见,两组病患之间的差异十分的明显,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肿瘤病患进行常规化护理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优质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加大病患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满意程度.
作者:郦筱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这11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n=59)和实验组(n=59),其中将常规护理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较高,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差异对比均明显,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较为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秋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儿科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出1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个性化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时间、止吐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8.94%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缩短治疗疗程,且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服务中推广应用.
作者:贺登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炭疽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现场处置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对一炭疽病病例的诊断措施、现场处置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究.结果:对于炭疽病患者,可以采用实验室诊断以及临床表现分析进行疾病诊断,并对患者进行及时现场处置和隔离,对患者的污染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结论:对于炭疽病患者,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诊断,并采用有效的现场处置对策,避免疫情扩散,引发公众恐慌.
作者:雷朝忠;谢榜元;耿忠雄;杨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