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勤
目的:对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室护理要点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验,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阳性症状均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腹式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其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有利于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梅德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34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34例患儿给予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并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儿治疗后的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低于治疗前,且白细胞和血小板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在治疗后的血糖、钾、钠及钙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是一种稳定、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颜福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综述近7年中医药在治疗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检索近7年文献对中医药在治疗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肺肾两虚型是COPD中的常见证型.临证时根据其主要病机调补肺、肾,应用补肺益肾法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疗效较好.结论: 中医药在肺肾两虚型缓解期COPD诊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张丽;尹玉松;孙义田;赵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曲美布汀、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35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A组、B组、C组各45例,分别给予曲美布汀、奥美拉唑以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方式,对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曲美布汀、奥美拉唑联合应用治疗有效率95.56%(43/45)高于A组66.67%(30/45)、B组68.89%(31/45),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曲美布汀联合治疗,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熊德山;王用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导乐分娩技术是应用在产前、待产过程以及产后分娩的持续性心理、生理支持过程中,是通过对孕产妇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改良分析的,目标是完成有效的分娩效果.按照导乐陪伴分娩技术应用过程,明确实际生产过程的新模式和新标准,确定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消除产妇心理状态,孤独程度,稳定患者的情绪变化水平.按照产妇实际的心理状态,采用合理的导乐陪伴分娩方式,尽可能的提升免疫力水平,达到有效推广导乐陪伴服务的发展效果.本文将针对导乐陪伴分娩效果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分析,选取入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进行模拟分析,明确实际有效改善导乐陪伴分娩的效果和方法.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结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观察组患者在QOL-LC评分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地增强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存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何灼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小儿癫痫使用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120例癫痫患儿分为甲组、乙组、丙组进行对照研究.甲组给予苯巴比妥,乙组用托吡酯片,丙组用丙戊酸钠治疗.分析三组癫痫患儿癫痫改善情况.结果:丙组癫痫患儿的总改善率低,和甲组、乙组比较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甲组77.5%,乙组77.5%,丙组55.0%,P<0.05).甲组和乙组不良反应率较高,和丙组比较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甲组15.0%,乙组15.0%,丙组2.5%,P<0.05).结论:小儿癫痫治疗中,托吡酯片和苯巴比妥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多;丙戊酸钠疗效较差,但不良反应少,治疗时可结合患儿情况选择用药.
作者:李艳;马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内容.比较两组产妇血压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产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为(121.3±11.5)mmHg、舒张压为(79.7±6.3)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1±14.7)mmHg、(96.1±7.1)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经护理干预后,仅发生1例管路滑脱,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发生3例给药错误、1例坠床及4例管路滑脱,其发生率为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波动,维持血压稳定,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使用正位接生法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使用效果,利用本研究的方法,提高正位接生的临床护理应用并减少产妇的相关费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使用顺产进行分娩的孕产妇200例,根据患者的自我意愿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产妇使用使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而观察组的产妇则是在传统的侧位接生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助产士的体位的改变,采用正位接生法.结果:通过项目实施,观察组的患者会阴侧切率降低到了50%(50/100),而对照组的患者80%(80/100),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正位接生法的应用,观察组的产妇的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较少,新生儿窒息率有所降低,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正位接生法减少了产妇的第二产程,使产妇会阴体得到充分扩张,减少胎头对会阴体的压迫,缓解了会阴水肿,从而降低了会阴侧切率.这样既减轻了产妇恐惧和担心的心理,又减轻了助产士的工作量.是一种十分实用的很有临床推广价值的较为科学的接生方法.
作者:张兴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头位自然分娩中限制会阴切开和非限制会阴切开的效果.方法:选取头位自然分娩的产妇96例,将其分为限制组和非限制组,每组各48例,分别行限制和非限制会阴切开自然分娩,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的各产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制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非限制组,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非限制组,会阴Ⅰ/Ⅱ度裂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会阴Ⅲ/Ⅳ度裂伤率明显低于非限制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于非限制会阴切开,限制会阴切开在头位自然分娩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妇的卧床时间,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成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套筒冠义齿修复轻中度牙周病伴牙列残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轻中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对其进行根管完善治疗及牙周基础治疗,之后为患者设计制作25副锥形套筒冠义齿,其中使用氧化锆内冠及金沉积外冠固位的有5副,使用金沉积内外冠固位的有8副,使用钴铬合金内外冠固位的有12副.一共有110颗基牙,90颗Ⅰ度和40颗Ⅱ度松动牙.在修复之后进行两年的随访,对比修复前后的基牙牙周探诊深度,患者的满意程度及基牙的松动程度.结果:本文所研究的20例轻中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中的25副圆锥型套筒冠义齿使用效果良好,牙周探诊深度及牙齿的松动程度有明显的减小,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的满意度高.在义齿使用两年之后,金沉积套筒冠义齿及钴铬合金套筒冠义齿的固位力有所下降,但是氧化锆内冠及金沉积外冠套筒冠义齿的固位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结论:不同材质套筒冠义齿修复轻中度牙周病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使用氧化锆内冠和金沉积外冠固位套筒冠义齿比金沉积套筒冠义齿的固位力要优异,并且也比钴铬合金套筒冠义齿的固位力优异.
作者:宋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妊高症患者血压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形成情况、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正常足月儿出生率为75.0%,对照组的正常足月儿出生率为53.3%,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5.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高症产妇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母婴结局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毕何;赵继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收治的口腔念珠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30例患者用常规方式治疗,而为观察组30例患者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西吡氯铵含漱液可有效治疗口腔念球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口腔念球菌患者.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门诊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G、L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状况,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患者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162例早期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1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9 %,对照组为77.78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工作在早期妊娠患者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例患者系中年女性,于清晨突发背部疼痛,程度剧烈,行心电图示多导联ST段抬高,急行冠脉造影示未见异常,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给予合贝爽治疗,预后良好.本例冠脉痉挛原因考虑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失衡引起冠脉血管平滑肌反应性增高,从而导致变异型心绞痛发作.
作者:崔冰蕾;张泉;李敬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应用于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预防性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所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5例,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心肌梗死复发率及平均除颤次数,同时记录患者典型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应用胺碘酮进行院前急救后,抢救成功率为93.33%、心肌梗死复发率为2.22%、平均除颤次数为(1.3±0.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20%及(4.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应用胺碘酮进行院前急救后,仅发生1例胸痛不适,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发生率为2.2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可有效提升抢救成功几率,避免复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世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经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根据其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子宫肌瘤恢复效果好于研究组(P<0.05),但术后复发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较好,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崔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简要分析给予产后抑郁患者社区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们社区一共发现了20名产后抑郁人员,采用随机的方法将20名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10人.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观察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观察两组人员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产后抑郁人员社区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产妇的抑郁症状,有利于产妇早日恢复健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值得在社区服务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作者:谭成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重症烧伤属于ICU常见危急重症,这类患者因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容易造成自身蛋白质的大量分解与消耗,使得机体出现负氮平衡.为此,重症烧伤患者伤后营养目标不再是单纯补充营养或饱腹,还要作为临床治疗辅助手段.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烧伤病人中属于常用方案,其临床作用被广泛认可,属于安全与方便的方式,且符合生理需求.不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容易出现反流、误吸、胃储留、便秘、腹泻、脱管堵管等并发症,需积极做好护理干预.本文对重症烧伤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方式进行了综述,希望有助于相关工作开展.
作者:苏蓉;何瑛;周红;洪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