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疆平
目的:观察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综合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显著.结论:应将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结合,采取综合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疾病的复发几率.
作者:申艳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接收的68例中晚期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结合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且观察组患者在QOL-LC评分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地增强乙肝病毒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存活质量并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何灼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妇幼保健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患者对我院临床管理能力和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 我院服务质量总体情况良好,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结论: 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总体情况良好,加强临床护理制度的学习和培训力度,科学完善护理管理、评价、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体系,能够快速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水平,减少医患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4 月期间我科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m=10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采用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芸;陈华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98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发生呼吸暂停的次数,减少对患儿造成的脑损伤,有利于预后.
作者:孔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常规急诊护理,给予观察组的患者优化急诊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后,急救效率、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救效率提高显著,对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效果好,值得临床在推广使用.
作者:胥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56例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8例,给予手术室常护;研究组78例,加用细节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给予细节护理后,发生1例体位安置不当、1例器械准备不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共出现5例接错病人、6例体位安置不当及4例器械准备不足,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9%;(P<0.01).研究组给予细节护理后,非常满意62例、一般满意13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1例、21例及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又可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映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沟通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沟通、术中沟通、术后沟通、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满意为41(80.39)%,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49(96.07)%,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并发率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简单概述了PBL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同时阐述了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旨在促进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推广,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提高.
作者:谷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将分析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的积极作用.方法:2015年我院药剂师并未参与临床处方管理;2016年初,我院全面开展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工作,记录两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2016年我院推广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后,该年度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0.50%)较2015年(9.03%)显著降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药剂师参与处方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对保障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有效性、安全性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6例,在化痰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研究组66例,加用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咳嗽消退时间为(2.97±1.62)d、喘憋消退时间为(3.12±0.75)d、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为(2.95±1.86)及住院时间为(6.12±1.4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应用于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中,可帮助患者快速缓解不适症状,改善肺功能,提升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其美卓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特比萘芬与咪康唑在皮肤真菌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更佳的皮肤真菌治疗药物.方法:外涂特比萘芬和咪康唑霜,对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以及停药2周后对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真菌清除情况进行不统计和对比.结果:特比萘芬在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提升临床疗效以及真菌清除等方面要显著优于咪康唑.结论:与咪康唑相比,特比萘芬具有更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晓旋;宗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给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蓝光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案.方法:对我院2013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80例采用蓝光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24-48h蓝光治疗和科学的护理措施,80例患儿黄疸情况全部消退,其中有5例患儿出现发热情况,2例患儿轻度脱水,2例患者腹泻,6例患儿出现呕吐情况.结论:给予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治疗,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何桂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通过对大活络丸功效及药理作用、临床疗效的研究,得知大活络丸运用主要还停留在口服方法的使用,针对口服使用产生部分不良反应引起的思考,笔者从临床和科研的角度对大活络丸临床新用-穴位敷贴疗法进行研究及展望,以期推动大活络丸穴位敷贴疗法的发展.穴位敷贴疗法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从穴位敷贴的文献研究中总结出目前敷贴药物剂型主要是中药调和的糊剂、膏剂、黑膏药、固定配方贴膏剂,很少有报道用中成药丸剂作为敷贴药物.故大活络丸穴位敷贴疗法的研究将给患者带来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病方法.
作者:郭村晓;郭文娟;杨方文;姜云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近几年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之一,发病群大多集中在中老年妇女身上,这对女性的健康、心理压力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影响,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与病因研究有了极大的重视,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新的治疗理念与治疗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也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发现和进展.
作者:杨红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早产儿神经和体格发育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神经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出生后4、8及12个月的神经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产儿出院时体重、头围及其身长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早产儿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及体格的发育,提高其神经系统功能水平,改善身体健康发育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门诊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G、L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结果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门诊治疗中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状况,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评价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减张整形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万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20例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20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对20例小儿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明确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以及治疗情况.结果: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20例小儿川崎病患者中,15(75%)例小儿患者为典型性小儿川崎病,5(25%)例小儿患者为不典型性小儿川崎病;10(50%)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在十天以内确诊,4(20%)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在十天后确诊;5(25%)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同时并发冠状动脉扩张并发症,1(5%)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同时并发冠状动脉瘤并发症.结论: 典型性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唇红皲裂、杨梅舌、肛周脱屑、手足硬性水肿等,并且临床容易确诊,不典型性小儿川崎病极易出现误诊现象,其次少部分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并发症,并且小儿川崎病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并发症的状况.
作者:张亚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指导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实践证明,乙组满意率88%,甲组满意率68%,乙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缓解临床不良病症,患者对该护理方式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邱波;彭锦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