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用UP-PCR技术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的扩增与酶切鉴定

胡玉山;江丽芳;洪帮兴;方丹云;郭辉玉

关键词: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60KD热休克蛋白, 食源性感染致病菌
摘要:目的扩增、鉴定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方法选取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采用UP-PCR法扩增其Hsp60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分析.结果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均可以扩增出约1.1 KB的基因片段,蜡样芽孢杆菌PCR产物经Hind Ⅲ酶切后形成约684 bp和470 bp片段,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CR产物经Bgl Ⅱ酶切后形成861 bp和296bp片段.结论UP-PCR技术能同时扩增出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为进一步进行致病菌的种属鉴定和分型研究奠定基础.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2~2003年珠海市健康体检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珠海市2002~2003年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并加以分析,为该市疾病预防控制和满足从业人员对健康基本预防保健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方法用TRITURUS变色龙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进行酶联免疫法.结果HBsAg平均阳性率达到8.54%.从时间分布上看,7月份为高9.71%,11月份低7.42%;HBsAg感染女性高于男性,以21~40岁年龄段高.HBsAg阳性合并抗-HBe、抗-HBc阳性为近两年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模式,其次为HBsAg阳性合并HBeAg、抗-HBc阳性,分别占57.39%和27.15%.结论珠海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较高,提示应监测和这部分群体免疫状况进行分析,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让从业人员了解乙型肝炎的知识.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的覆盖面,这对于防治乙型肝炎,提高从业人员的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黄丽雯;曾超;邬托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保健食品中人参原料鉴定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分析人参类保健食品中的人参二醇及人参三醇皂甙,并根据分析所得的皂甙谱判别产品中的人参原料种类.方法以乙腈-水体系在反相C18柱上进行梯度淋洗,于203 nm监测,对六种主要的人参二醇及人参三醇皂甙进行分离分析,根据所得皂甙分析谱图判断产品中人参原料种类.结果红参与白参的六种皂甙谱较为相似,但两者大的差异在于Re与Rgl之间的比例变化,白参Re含量明显高于Rg1,但红参则相反;西洋参及茎叶皂甙则皂甙谱与人参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在人参二醇型皂甙部分(Rb1,Rb2,Rc,Rd),在白参及红参中均存在Rf,而西洋参则无此成分.结论应用本法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防止生产厂家在原料上以次充好.

    作者:赖天兵;陈波;潘振球;冯家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瑶族山区369例孕产妇围生期健康知识需求问卷分析

    为了解贫困瑶族山区农村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为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建立,提高住院分娩率提供科学依据.遂于2002年10月~2003年5月,对本县4个瑶族乡36个村的369例孕产妇进行了围生期生命知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一平;胡宗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省女性输卵管性不孕危险因素及相关病原学病例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输卵管不孕的危险因素,以便为预防控制女性不孕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468例不孕病例组和320例对照组进行不孕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并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人工流产史、盆腔炎史、宫外孕史、阑尾炎手术史及结核病史在不孕病例组中的比例分别是69.0%、18.8%、4.7%、4.0%及2.8%,在对照组中的比例分别是44.9%、4.9%、0.8%、1.3%;不孕组的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淋球菌(N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是21.6%、68.2%及7.3%,高于对照组的3.2%、3.8%、1.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流产史、盆腔炎史、宫外孕史、阑尾炎手术史及结核病史等是导致女性输卵管不孕的高危因素,CT、UU及NG是导致输卵管不孕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作者:唐慧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08份昆明市售鲜牛乳抗生素残留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随机抽取昆明108份市售鲜牛乳,进行抗生素残留的监测.方法国标法(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结果发现小包装消毒鲜牛乳的抗生素残留阳性率为38.5%,结论应规范鲜牛乳供应市场,加强对鲜牛乳的抗生素残留监控.

    作者:杨庆文;周惠芹;李晓莉;国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甲醛对小鼠胸腺、脾、睾丸组织MGMT的影响

    目的研究甲醛对小鼠淋巴及睾丸组织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甲醛低剂量组(2.5 mg/m3)、中剂量组(5 mg/m3)、高剂量组(10 mg/m3)、对照组(无甲醛暴露),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3组每日吸入甲醛1次,每次4 h,连续9周.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C)免疫组化法对小鼠胸腺、脾及睾丸组织中MGMT进行检测.结果高剂量染毒组小鼠胸腺、脾和睾丸组织中MGMT表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甲醛对小鼠淋巴和睾丸组织MGMT表达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杨迪;张全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常德市餐饮行业餐饮具消毒效果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常德市的餐饮行业发展迅猛,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为了解常德市目前餐饮具消毒效果,对餐饮行业卫生监督工作有所提示,遂对市城区近年来餐具消毒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维国;王慧军;汤土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桑植县1994~2003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贫困县的孕产妇死亡原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全县1994~2003年全部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连续动态监测,逐例进行分析和评审,查找死亡原因.结果1994~2003年10年间,桑植县活产数为42 553例,孕产妇死亡58例,孕产妇死亡率为136.3/10万;死亡原因主要是以产科出血为主,其次是妊高征和产褥感染.结论孕产妇死亡与孕产妇个人及家庭保健意识不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对孕产妇系统管理不到位,医疗条件差,技术水平低,以及经济、文化、交通落后等因素有关.

    作者:向玉华;田奇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导乐分娩266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266例导乐分娩孕妇的临床观察,寻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顺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正常足月孕妇,无头盆不称,均排除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随机分为导乐分娩及正常足月分娩组各266例.结果266例导乐分娩孕妇的剖宫产率,吸引器助产率,产后2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后病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导乐组孕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导乐分娩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科出血和产后病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朱秋蓉;刘艳红;李亚琼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运用UP-PCR技术进行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的扩增与酶切鉴定

    目的扩增、鉴定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方法选取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采用UP-PCR法扩增其Hsp60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鉴定分析.结果13种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均可以扩增出约1.1 KB的基因片段,蜡样芽孢杆菌PCR产物经Hind Ⅲ酶切后形成约684 bp和470 bp片段,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CR产物经Bgl Ⅱ酶切后形成861 bp和296bp片段.结论UP-PCR技术能同时扩增出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Hsp60基因,为进一步进行致病菌的种属鉴定和分型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胡玉山;江丽芳;洪帮兴;方丹云;郭辉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醴陵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七年效果分析

    醴陵市自1995~2001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以来,严格按<项目工作手册>要求,全面推行现代化结核病控制策略--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DOTS(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short course,DOTS),积极发现和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已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实施情况与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希;荣树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993~2002年广州市番禺区淋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1993~2002年间番禺区淋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1993~2002年番禺区性病监测系统的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93~2002年番禺区淋病病例逐年增加,年均递增12.77%,报告发病率从60.95/10万增至156.56/10万;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0~40岁;职业以工人、供销人员及饮服人员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监测和重点行业人群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避孕套;规范淋病的诊治,从而控制淋病的发病率.

    作者:边叶兵;陶小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全民普食碘盐后山东省居民户食用盐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山东省碘缺乏病(IDD)地区在实施全民普食碘盐以来,居民户食用盐状况,为今后的防治IDD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确定30个监测点(2002年为40个),每个监测点随机采取盐样40份(2002年为80份)进行全定量检测碘含量.结果至2002年,共检测样品6 595份,居民户碘盐合格率上升至88.4%,变易系数降至25.1%,产盐区及粗盐中非碘盐问题突出.结论居民户食用盐状况得到了改善,成效是显著的,但全省居民户碘盐合格率尚未达标,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解决非碘盐问题.

    作者:石福增;刘旭光;王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湖南省学校食品卫生现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湖南省学校食品卫生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查119所学校食堂和70所校周饮食店食品卫生.结果学校食堂有效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持证率分别为96.6%和82.4%;自身卫生管理、布局和功能分区、卫生设施、食品原料的采购索证、食品储存运输和餐具消毒保洁的合格率分别为54.6%、10.1%、23.5%、45.4%、42 .0%和40.3%.结论应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强化监督,完善自身管理,落实责任制,从严打击违法经营的校周餐饮店,采取综合有效措施,确保学校饮食卫生安全.

    作者:张一青;侯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长沙市芙蓉区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长沙市芙蓉区麻疹流行规律,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55~2002年芙蓉区麻疹报告病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麻疹预防控制措施逐步实施,芙蓉区麻疹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年平均发病率从1955~1966年的1 879.63/10万下降至1985~2002年的2.67/10万,下降了99.86%.1985~200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17例,麻疹病例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5.21%(88/117).麻疹发病呈高度分散状态.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3~6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占70.94%(83/117).结论长沙市芙蓉区麻疹已得到有效控制.今后的工作需在进一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质量的同时,继续做好麻疹强化免疫和疫情监测工作.

    作者:胡辉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宁波市洗足房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宁波市足浴场所的卫生状况,随机抽查30家足浴场所,对现场及用品用具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从业人员手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检出率5.26%,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96.67%,茶具合格率88.75%,足巾合格率93.33%,修脚工具合格率76.67%.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霉菌、酵母菌污染所致.

    作者:徐亚萍;冯丹青;韩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依据,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对于开发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等有着重要意义.(1)实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是时代发展需要.(2)实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预防控制疾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二是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三是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宣传普及对档案信息的需求.(3)实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关键.(4)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实用的原则;(5)重视档案数据库(档案信息的内容实体)建设,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的目的.(6)档案信息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没有信息化.(7)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8)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

    作者:季震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0~2004年湖南省市售桶装饮用水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湖南省市售桶装饮用水卫生状况.方法分析2000~2004年湖南省省级卫生部门随机抽检的市场流通领域的220份桶装矿泉水、纯净水、山泉水微生物及部分理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总合格率为57.7%,合格率偏低.结论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桶装水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指导.

    作者:张兆强;彭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非典型婴幼儿哮喘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为探讨非典型婴幼儿哮喘的诊断及治疗问题,回顾分析了48例呈肺炎表现的非典型婴幼儿哮喘发病经过及诊疗情况.结果表明,临床如有支气管肺炎表现,但无感染中毒症状,1 d之中症状体征有明显变化,同进具有特异体质或家族过敏史,对抗生素治疗无效,但对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临床可诊断婴幼儿哮喘.

    作者:薛亦男;严新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EAggEC生化特征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探讨EAggEC的生化特征及抗药性.方法从门诊腹泻标本中分离EAggEC菌株,并作DNA探针、和粘附试验、生化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生化反应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检菌生化特征基本相似、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IMVC反应为典型的++--,但有5%(2/40)菌株不分解山犁醇.而药敏试验情况表明,对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林可霉素、多粘菌素、四环素等耐药,对环丙沙星、复达新、丁胺卡那敏感,可作为当前治疗的首选药.结论本研究提示了5个监测点分离的EAggEC生化特征和耐药性基本情况.

    作者:刘巧突;陈小勇;谭慧敏;钟忠;何凤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