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小鼠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何军山;卢新华;曹慧芳;李军;周勇;曹翊雄;李坚;李石旺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脑损伤,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对正常小鼠脑部损伤的程度.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染毒后,测定小鼠脑胆碱脂酶活性(ChE)、脑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廿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测定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脑胆碱脂酶活性明显降低,而脑MDA、SOD、GSH-Px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经有机磷农药急性染毒后的小鼠脑ChE活性降低,脑MDA、SOD、GSH-Px活性无明显改变.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P妊高征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MP妊高征监测系统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03年1~6月在我院门诊检查的孕妇640例为基线组,同时抽取2003年7~12月在我院门诊检查的孕妇628例为观察组.基线组接产科门诊常规进行检查,对照组从孕20周开始进行妊高征监测,对预测阳性者给予早期干预治疗.结果两组孕妇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比率分别为:基线组9.69%,观察组6.05%,通过χ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程度进行了比较,经χ2检验,观察组患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线组(P<0.01).结论对妊娠20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妊高征监测,对预测阳性者给予早期干预治疗,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和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生率.

    作者:唐菊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洛阳市群体驱治肠道线虫效果报告

    目的评价全民化疗驱治肠道线虫的效果.方法根据全国寄生虫分布调查的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用改良加藤法(kato-katz法)对中签人群驱治前后进行粪检.结果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下降了86.44%,蛔虫、钩虫等感染率下降均在80%以上.混合感染的比重下降了82.80%.户感染率下降了79.78%,家庭聚集现象消失.结论采用全民驱治防治肠道线虫效果显著.使用塞特斯顿服疗法,可降低成本,提高驱治率,减少服药意外的发生率.

    作者:游传新;朱鑫;汤伯明;李玉民;樊巍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2~2003年郴州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分析

    目的为提高桶装纯净水卫生质量,找出不合格原因,研究控制对策.方法对全市2002~2003年桶装纯净水进行抽样检验,对生产企业卫生状况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共抽检样品117份,总合格率为58.12%,微生物超标占66.99%,理化超标占33.01%.结论对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实行GMP管理,是提高纯净水卫生质量有效的方法.

    作者:阳本华;刘信发;雷小勇;李佑明;侯文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995~2002年福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残留麻痹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福州急性迟缓性麻痹(AFP)残留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原因及疾病谱.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福州市1995~2002年AFP主动监测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5~2002年共有残留麻痹病例40例,多发生在<3岁低年龄儿童组,其中福清、平潭残留病例多,共24例.麻痹以单下肢为主,其次为双下肢和四肢,引起残留麻痹的疾病以格林巴利多.结论应采取有效的防治AFP病例致残措施,减少残留麻痹病例.

    作者:林风华;邓惠敏;陈杨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多元化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探索新的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在临床医学院本科生的<神经外科>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法尝试.结果多元化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并在临床测验中得到证实.结论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进一步实践和推广.

    作者:刘浩;廖达光;张天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解脲脲原体临床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目的检测自衡阳地区分离的解脲脲原体(Uu)临床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86株Uu对临床应用的六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六种药物中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抗Uu活性强,MIC50分别为0.25 μg/mL和0.5μg/mL,MIC90均为4 μg/mL.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MIC50分别为1 μg/mL和2 μgmL,MIC90分别为4 μg/mL和8 μg/mL.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抗Uu活性较差.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抗Uu活性较老一代药物更强,而Uu对老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

    作者:詹利生;唐双阳;张文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类药物的残留污染

    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污染已成为涉及人类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本文就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类药物污染的途径、原因、分布、健康危害、检测方法及我国的相关规定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限量标准及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晓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吸毒人员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湖南省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以及吸毒方式、性行为特点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研究,通过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男性戒毒所和某女性戒毒所中的吸毒人员,以问卷的方式调查吸毒人员的吸毒方式和性行为特点,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采用Chi-square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HBV感染率为63.2%;静脉注射和非静脉注射吸毒者HBV感染率分别为64.0%和59.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婚外性行为和无婚外性行为的吸毒人员HBV感染率分别为65.4%和55.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伙伴个数HBV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吸毒人群是HBV的高危人群,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对HBV的感染无显著性差异,婚外性行为是HB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性伙伴个数是影响HBV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霍梅;李登清;黄民主;关岚;刘浩;何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蓄电池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与建设项目类似的工程进行类比调查,采用查表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铅尘、铅烟、噪声、硫酸雾、三氧化硫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结论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王晓之;张建中;刘思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血压三级管理预防农村心脑血管疾病4年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按照不同的高血压水平对病人进行管理,评价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普查出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按照三级管理进行干预.结果对照组的理想血压控制水平远远低于实验组,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血压水平有正相关性(R=0.71),理想血压控制水平在65岁时候高.结论在农村地区,推广高血压三级管理,可以用很少的投入,取得明显的预防效果.

    作者:童钢;沈妹;黄玉华;徐燕;倪益群;沈蓉平;刘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烹调油烟致SD大鼠肺癌动物模式的构建

    目的观察SD(Spraque dawley)大鼠吸入烹调油烟(cooking oil fumes,COF)后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研究COF的慢性毒性及其致癌作用.方法以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动式吸入染毒12.5个月,共染毒191次,每次30 min,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吸入浓度为(6.88±0.31)、(15.06±0.35)、(35.33±1.69)mg/m3油烟颗粒,空白对照组吸人清洁空气,复制COF慢性动物实验模型.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HE染色光镜观察,261只大鼠,镜检分别表现为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非典型增生、肺哝肿和在实验组中有1例原位癌及17例肺腺癌等不同病理改变;COF诱发SD大鼠肺癌总发生率为9.42%,雄性6.32%,雌性12.50%,雌雄两组肺癌发生率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低、中、高剂量组肺癌发生率分别为6.56%、8.96%、12.70%;高剂量组诱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8).结论COF能诱发SD大鼠肺组织癌前病变及癌变.COF诱发SD大鼠肺癌主要为肺腺癌.

    作者:龙理良;陈锋;陈新;赵英;李凤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薄层色谱法检测药酒中乌头碱

    目的检测药酒中乌头碱.方法用薄层色谱法检测药酒中的乌头碱.结果2003年10月,我们从一起饮用药酒中毒的样品中成功检出乌头碱.其浓度为15 mg/L. 结论本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乌头碱,能满足卫生监督的需要.

    作者:彭蔚;肖学成;袁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液中毒鼠强

    本文研究了血液中毒鼠强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方法.血液通过有机溶剂直接萃取后,分离出毒鼠强,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25例中毒病人血液中毒鼠强浓度在0.0002~0.054 μg/mL之间.

    作者:李建;钱小妹;丁建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3届毕业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毕业时上交的病历统计和意外伤害登记表进行分析.结果本届学生1 720人,四年内,共计发生意外伤害1 197起,平均每年299起.其中校内发生897起,校外发生300起.校内发生的897起中交通事故伤9起,校内体育运动伤794起,自杀1起,食物中毒5起,其他88起.按学年计算,1999年460起,2000年260起,2001年247起,2002年230起.影响学习劳动和娱乐折合工作日2 356 d,平均1.96 d/起,支付医药费14.4万元,平均120.0元/起,占该年级年医药费总支出的23.33%(学生医改前)和48.26%(学生医改后).结论大学生意外伤害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健康教育是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一环.

    作者:邓秋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某院护理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在职护士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对某院在职护士于2002年体检中乙肝病毒项目的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6.91%.临床护理组与非临床护理组的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组中不同专业的HBV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年龄组的HB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院的护理工作在消毒隔离管理方面是有成效的.仍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保护性防护,重视对乙肝疫苗的接种,增强护理人员对HBV感染的免疫力.

    作者:赵学军;向小青;曾运红;钟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安仁县1990~2000年儿童先天性疝气发病率分析

    目的了解1990~2000年湖南省安仁县先天性疝气发病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对1990~2000年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登记,资料用Visual Foxpro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先天性疝气的发病情况进行χ2检验等统计学分析.结果1990~2000年湖南省安仁县先天性疝气的发病率变化明显(χ2=47.74,P<0.05),2000年发病率高为21.62‰,1998年发病率低为4.54‰,年平均发病率为8.58‰;全县21个乡镇中,安平发病率高为14.95‰,洋际发病率低为3.20‰,不同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82,P>0.05);男性发病率为13.96‰,女性发病率为1.46‰,两者之间差异显著(χ2=217.81,P<0.05).结论湖南省安仁县1990~2000年出生儿童先天性疝气的发病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各乡镇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

    作者:黄民主;李登清;易霞云;周价;陈伟;武昆;谭徽;李成华;莫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湖南省1991~2003年化妆品卫生质量分析

    对1991~2003年湖南省抽检的化妆品卫生质量进行统计分析,13年来化妆品卫生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国产发用类合格率>护肤类合格率>香水类合格率>美容修饰类合格率>特殊用途类合格率;进口化妆品合格率高于国产化妆品合格率;经营单位产品合格率高于本省生产企业产品合格率.

    作者:曹朝晖;汪文慧;肖剑峰;周颂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深圳市福田区2002~2003年饮食、公共场所及工厂从业人员高血压检查分析

    目的深圳市福田区食品、公共场所及工厂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状况.方法整群抽样法对所有办理健康证人员进行血压测量及活动量调查.结果16岁以上63 756名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为1.3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占59.5%;高血压病分级以Ⅰ级为主,占84.96%.结论高血压病防治对象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应合理膳食,科学健身以及定期开展高血压筛查.

    作者:曾维;黄映华;方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草药消毒剂洁阴洗剂杀菌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中草药消毒剂-洁阴洗剂的消毒效果.方法应用洁阴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杀灭试验.结果以洁阴洗剂原液5 min大肠杆菌杀灭率可达到99.9%;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10 min,其细菌杀灭率均可达到99.9%.结论中草药消毒剂-洁阴洗剂可以作为日常家庭用皮肤消毒剂而应用.

    作者:席昭雁;赵美玲;汪改宁;郭美丽;赵有林;李雪梅;马金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儿童早期铁和维生素A缺乏及预防

    儿童时期的良好营养与健康是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s)中的儿童生存和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目标的基础[1,2].根据2000年第四次世界营养状况报告,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中有33%生长迟缓或慢性营养不良,27%体重不足[3].

    作者:蔡亚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