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 257例乳腺疾病就诊特点的调查分析

谢萍芳;彭永芝;雷振东

关键词:乳腺, 乳腺疾病, 构成比, 预防保健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疾病的发病特点及病因分析.方法收集资料对住院初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增生患者占总就诊人数1 257例的35.24%,以36~50岁的中青年妇女常见,占乳腺增生患者总数的42.89%.乳腺纤维瘤以18~25岁为常见,占乳腺纤维瘤患者的60.3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36~50岁中年女性常见,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72.50%.乳腺癌占总就诊人数的18.62%,其它类型乳腺疾病构成在年龄组成上无明显差异.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构成城市要高于农村.急性乳腺炎患者构成农村高于城市.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构成高脂饮食者要高于低脂饮食者.结论乳腺增生居乳腺就诊的首位,乳腺癌就诊在乳腺疾病中亦占相当高的比重.乳腺疾病患者就诊情况在年龄、城乡分布、高脂饮食方面有差异.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7 734份血尿标本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对采集和送检的3 495份血及4 239份尿液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吸毒人群的标本阳性数高,表明艾滋病的防治要做好禁毒、戒毒的宣传教育,这是降低艾滋病感染发生数的重要一环.

    作者:戴德芳;李彬;易映群;陈曦;贺健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湖南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湖南汉族人群HLA-DRB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方法,对93例湖南汉族鼻咽癌患者与93例健康对照作HLA-DRB1位点基因分型,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鼻咽癌组DRB1*0801较对照组高(x2=4.22,P=0.04,RR=1.95),DRB1*1101较对照组降低(x2=5.28,p=0.02,RR=0.33),但P值经Bonferoni校正后,差异无显著性(Pc>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未能证实HLA-DRB1位点与鼻咽癌相关.

    作者:王志鹏;郭实士;余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蘑菇毒素及其中毒治疗(Ⅰ)--鹅膏肽类毒素

    毒蘑菇中毒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频频发生,主要是由鹅膏属中的一些种类所引起.本文对鹅膏肽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产生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种类、毒素分析检测方法、中毒症状和机理以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鹅膏菌中毒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起路邓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调查此次集体食物中毒的病原,防止类似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对病人大便与食堂员工肛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验. 结果10名病人的大便培养均检出路邓葡萄球菌,10名食堂员工肛拭子未检出致病菌. 结论血浆凝固酶阴性的条件致病性葡萄球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发食物中毒,要加强对工厂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集体食堂的卫生水平,预防路邓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

    作者:单金华;袁钦发;肖满华;陈伟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指端脉波图测量健身锻炼的效果观察

    目的测量健身锻炼的效果.方法检测指端脉搏波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指端脉搏波能反映健身效果.结论健身锻炼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作者:熊政纲;罗建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长沙市食品企业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及整治对策

    通过对2000~2002年度长沙市食品企业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调查分析,显示了食品企业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过程中存在超量、超范围使用及非食品添加剂做食品添加剂使用等主要卫生问题,并分析了产生主要卫生问题的原因,且对此提出了整治对策.

    作者:张锡兴;石军;柳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祁阳县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及水质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祁阳县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及水质.方法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受查107家供水单位,水质作净化消毒处理的占12.1%,检测分析的占28.9%,以地面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各占36.4%和63.6%,水源污染率为28.0%,铁、锰含量超标分别为5家和3家,浑浊度超标19家,其他指标符合GB5749-85标准.结论农村地区改建水厂要考虑净化消毒设施.

    作者:蒋国声;周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神经管缺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NTDs是由于神经管的发生和分化紊乱而出现的人类出生缺陷中常见和为严重的一组畸形,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多因子遗传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程志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991~2001年宁波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1991~2001年宁波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71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0.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免疫史<3次者占8.2%(主要为流动儿童);171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终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占21.6%;自1995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7年报告发病率>1/10万,1997年起其余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80%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加强流动儿童管理,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作者:胡宁军;陆涛涛;周爱明;董红军;王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预防性查体中X射线胸透阳性率的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查体中X射线胸透的合理性.方法对全市10年来预防性查体胸透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健康检查X射线胸透阳性率10年累计仅为0.14‰,毫无意义.结论在预防性查体中应取消常规X射线胸透检查,至少也应间隔2~3年胸透1次.

    作者:王善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其HB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率为90.12%,有肿瘤家族史的比例为17.28%.感染模式以小三阳(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为多(占48.86%).结论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感染模式以小三阳为主,表明该模式的乙肝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应早诊早治.原发性肝癌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对新生儿要严格执行乙肝疫苗0、1、6计划,阻断HBV母婴传播.

    作者:廖嫦英;刘桃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2001年耒阳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根据耒阳市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报告及漏报调查情况,对其流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我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年总发病率达14.38/10万,通过对其流行特征的分析,为制订流行性出血热防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周清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由于所用工具容器消毒不严而导致食物中毒,所以应加强对酒店等餐饮业用工具容器的消毒监督工作.

    作者:廖元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301例孕妇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以提供科学的膳食指导.方法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利用膳食营养软件进行营养素分析.结果孕妇各营养素的每日摄入量有热能、蛋白质、钙、锌、硫胺素和核黄素不足,三大营养素的供热比中脂肪热比偏高,碳水化合物热比偏低.结论加强孕妇营养指导,使孕妇合理的膳食,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肖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就诊人群风疹感染状况调查及其控制策略

    目的了解城市风疹流行情况,寻找主要受累人群.方法根据<现代皮肤科学>风疹的诊断标准,结合实验室血清学检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风疹病人占同期皮肤科就诊病人的4%,城市中风疹主要流行于春夏两季.主要受累人群:7~15岁青少年,但成人同样受累.结论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风疹病人监测,重视风疹造成的二重危害,必要时开展特种人群风疹疫苗接种.

    作者:胡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998~2001年宜春血站消毒监测结果

    对宜春血站进行消毒监测,4年共检测样品1 823件,合格1 681件,合格率为92.21%.

    作者:杨立华;傅晓凤;顾莲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泌尿系感染者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泌尿系细菌感染致病菌及耐药性,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临床根据.方法对泌尿系感染患者298株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仍是引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53%,其次是葡萄球菌属,占19.40%,肠杆菌属占10.06%,肠球菌属占4.70%等,各类菌属耐药情况.结论临床医师必须关注本地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播散.

    作者:郑兰香;周建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 257例乳腺疾病就诊特点的调查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疾病的发病特点及病因分析.方法收集资料对住院初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增生患者占总就诊人数1 257例的35.24%,以36~50岁的中青年妇女常见,占乳腺增生患者总数的42.89%.乳腺纤维瘤以18~25岁为常见,占乳腺纤维瘤患者的60.33%.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36~50岁中年女性常见,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72.50%.乳腺癌占总就诊人数的18.62%,其它类型乳腺疾病构成在年龄组成上无明显差异.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构成城市要高于农村.急性乳腺炎患者构成农村高于城市.乳腺增生、乳腺癌患者构成高脂饮食者要高于低脂饮食者.结论乳腺增生居乳腺就诊的首位,乳腺癌就诊在乳腺疾病中亦占相当高的比重.乳腺疾病患者就诊情况在年龄、城乡分布、高脂饮食方面有差异.

    作者:谢萍芳;彭永芝;雷振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991~2000年济南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济南市1991~200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表明肝炎年均发病率为79.33/10万,从1991年的135.32/10万降至2000年的60.00/10万.

    作者:马祖芳;张昌庆;朱艳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

    介绍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

    作者:言敢威;张顺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