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傅晓凤;顾莲英
目的控制导尿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方法采用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管理循环模式)进行管理,改进导尿时尿道口的保护措施,严格导尿无菌操作控制泌尿道感染.结果导尿引起泌尿道感染率由12%降低到5%.结论坚持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和控制患者住院期间,因导尿引起的泌尿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黄桃芝;王利君;唐海波;刘华庆;瞿伟君;丘世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查体中X射线胸透的合理性.方法对全市10年来预防性查体胸透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健康检查X射线胸透阳性率10年累计仅为0.14‰,毫无意义.结论在预防性查体中应取消常规X射线胸透检查,至少也应间隔2~3年胸透1次.
作者:王善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构建GFP-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hDaxx并在巨噬细胞中表达,为研究hDaxx对巨噬细胞凋亡及分泌活性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hDaxx cDNA片段亚克隆入载体pEGFP,构建GFP-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将质粒pEGFP/hDaxx转染巨噬细胞,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荧光显微镜观察GFP-hDaxx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GFP-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hDaxx,GFP-hDaxx融合蛋白在巨噬细胞中表达并定位于细胞核.结论pEGFP/hDaxx在巨噬细胞中即时高表达GFP-hDaxx融合蛋白并定位细胞核.
作者:谭立志;刘传爱;刘安元;万艳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暂住人口1995~2001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计算机联网疫情报告系统,以传染病发病率为基础进行暂住和常住人口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从1995~2001年,省外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数比省内暂住人口发病数高2.51倍(10 233/4 072),省外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数比常住人口发病数高2.24倍(10 233/4 561).结论在暂住人口传染病管理中重点是省外暂住人口.
作者:马智超;常改凤;刘咸桢;祁志刚;魏宝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中山市市售猪肉(含猪内脏)盐酸克仑特罗残留现状,提出卫生监督的要点.方法采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肉菜市场以购买方式共抽取80份市售猪肉(含猪内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法(GC/MS)对抽检样品中盐酸克仑特罗残留进行检测,同时对市售猪肉的来源进行卫生学调查,提出预防控制措施.结果80份样品中盐酸克仑特罗阳性检出率为5%,盐酸克仑特罗阳性样品全部来自一个镇区,其它镇区均未检出阳性样品.结论中山市市售猪肉(含猪内脏)中存在盐酸克仑特罗残留,但阳性率较低,且只在一个区域内检出,检出的阳性样品全部为猪内脏,猪肉样品阳性检出率为0;非正规渠道进货样品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正规渠道进货样品.建议将盐酸克仑特罗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列为常规食品卫生检测项目,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加强对检出阳性样品的猪肉供应商的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梁建平;古有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宝安区自1993年以来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状况,指导食品卫生工作者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利用归档管理的食物中毒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暴宝安区食物中毒的发生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发生地点以乡镇厂矿企业集体食堂为主,导致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中的卤禽畜肉、烤鸭、河豚鱼和植物性食品中的剩饭、果蔬等,中毒因素主要为变形杆菌与有机磷农药,误食毒物(亚硝酸盐、河豚鱼)是食物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预防食物中毒的重点应放在加强集体食堂饮食卫生管理等方面.
作者:朱元芳;吴礼康;刘开钳;孙群露;朱志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锡山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1年对锡山区15所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现场调查.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标准,对医院的空气、消毒剂、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医疗用品等进行消毒质量调查.结果抽检样品合格率为79.62%(422/530).其中人民(专业)医院为77.18%(115/149),镇卫生院为80.58%(307/381).结论切实加强对医院消毒质量的领导刻不容缓,应从强化法制观念进一步健全组织着手,并进一步加强对消毒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必要的检测设备,完善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索证、登记制度,做好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的消毒、毁形处理.
作者:杨树男;周群新;陈友炯;钱仁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沙井镇1984~2000年疟疾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平均年发病率为58.197/10万,以1985年高,2000年低.全年各月均有该病发生,以6、7月份为高峰,露天工作者发病明显高于其它职业者,且来自疟疾高发疫区或曾到过高发区的人群为该病的高发人群.
作者:刘德坚;叶发忠;吴观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为了解新型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FS胶囊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在广西资源县对3 335名1~17岁健康人群进行全程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FS胶囊,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李荣成;黄勇;农艺;蓝松波;李艳萍;易克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大量增殖流感病毒,收集鸡胚尿囊液,满足微生物学病毒实验教学需要.方法对无菌的流感病毒毒种液进行一系列稀释,接种于9~11 d龄的鸡胚确定产生流感病毒血凝效价的佳接种浓度.结果效价1:640的毒种浓度稀释40~80倍接种鸡胚收获的尿囊液鸡红细胞凝集效价高.结论合适地毒种数感染鸡胚方可产生高效价的流感病毒数.
作者:罗映辉;戴橄;余俊龙;周爱东;刘水平;罗建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构建含HBV S基因及HCV C基因的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HBV和HCV嵌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PCR扩增分别获得HBV preS1+preS2+S、preS2+S、S基因片段及HCV C基因片段,以pcDNA3.1(+)为载体,构建同时含HBV preS1+preS2+S、preS2+S或S基因与HCV C区基因的嵌合真核表达质粒S1S2SCpcDNA3.1、S2SCpcDNA3.1、SCpcDNA3.1.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所构建的嵌合表达质粒均连接正确,与预计一致.结论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将为观察嵌合基因免疫及HBV、HCV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杨赟;尹文;刘建文;邓仲良;陈丽丽;欧阳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祁东县步云桥镇农村小学生龋病的发病情况、趋势及分布规律.方法按龋病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进行.结果所调查的小学生患龋率1989年为8.55%,2002年为22.22%,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同一次调查男、女学生患龋率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年龄患龋率2002年以8岁组为高,8岁以后的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以14岁组患龋率低.1989年各年龄组患龋率相差不显著.结论儿童患龋率与饮食习惯、食物结构、年龄、刷牙等有关.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1991~2001年宁波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71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0.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免疫史<3次者占8.2%(主要为流动儿童);171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终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占21.6%;自1995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7年报告发病率>1/10万,1997年起其余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80%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加强流动儿童管理,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作者:胡宁军;陆涛涛;周爱明;董红军;王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158例(165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分析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发生的有关情况.结果发生后囊破裂18眼(10.90%),合并玻璃体脱出15眼(9.09%).后囊破裂与娩核5眼(27.78%),与抽吸皮质有关10眼(55.56%),与人工晶体植八有关3眼(16.66%).结论防止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并提高后囊破裂的处理能力对提高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童晚良;肖满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祁阳县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及水质.方法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受查107家供水单位,水质作净化消毒处理的占12.1%,检测分析的占28.9%,以地面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各占36.4%和63.6%,水源污染率为28.0%,铁、锰含量超标分别为5家和3家,浑浊度超标19家,其他指标符合GB5749-85标准.结论农村地区改建水厂要考虑净化消毒设施.
作者:蒋国声;周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宁波市常规免疫接种情况进行监测评价.
作者:朱利利;盛维萍;倪红霞;边国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毒蘑菇中毒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频频发生,主要是由鹅膏属中的一些种类所引起.本文对鹅膏肽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产生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种类、毒素分析检测方法、中毒症状和机理以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鹅膏菌中毒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1年西宁火车站对旱獭制品进行了交通卫生检疫,结果有186人被视为检疫对象,经留验观察,未发现疑似鼠疫病人;99人携带的疑似染疫物品包括早獭肉、早獭油、旱獭爪、早獭皮,并从疑似物品中采样198个,送实验室未检出鼠疫菌;所有疑似染疫物品均经终末消毒处理.
作者:曾瑜;焦八太;于守鸿;蒋宜文;唐述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在湘西某农场发生的一起不明原因的发热暴发疫情,经调查,临床诊断为流行性感冒,在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
作者:彭华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应用斯皮仁诺短程间歇疗法治疗甲菌病60例,其中指甲真菌病30例,治愈率96.67%,显效率3.33%;趾甲真菌病30例,治愈率90%,显效率6.67%,好转率3.33%.作者认为本疗法具有疗效高、短程、副作用轻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罗以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