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以德
目的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的痛苦.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采用静脉全麻方法.结果人工流产术时患者无痛苦,不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通过静脉麻醉使受术者处于睡眠状态,无痛觉,这样可以避免扩宫器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也减少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劳金美;黄春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湖南省实施DOTS策略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来源和社会因素现状,为研究和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抽样调查全省30个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县2001年7~12月登记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并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42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来源于其他复治286例(68.1%),是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来源.各种社会因素调查中,少数民族病人39例(11.2%);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达266例(63.3%);家庭经济与本村村民相比,225个(53.6%)的家庭贫困; 93.3%的病人距村卫生室小于3 km;41.9%的病人距县防疫站大于25km;病人患病前仅160人(38.1%)接受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结论本资料表明应切实加强结核病人的转诊和归口管理,减少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产生.同时,在制定结核病控制对策和实施方法中,要注意社会因素对结核病控制的影响.
作者:成诗明;陈有芳;旷正家;周向恒;宋立新;万燕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通过多种干预措施,降低剖宫产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5年间住院分娩产妇及围产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平均剖宫产率为10.8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围产儿死亡率为12.39‰.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妇并发症.
作者:郑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暂住人口1995~2001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计算机联网疫情报告系统,以传染病发病率为基础进行暂住和常住人口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从1995~2001年,省外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数比省内暂住人口发病数高2.51倍(10 233/4 072),省外暂住人口传染病发病数比常住人口发病数高2.24倍(10 233/4 561).结论在暂住人口传染病管理中重点是省外暂住人口.
作者:马智超;常改凤;刘咸桢;祁志刚;魏宝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采集和送检的3 495份血及4 239份尿液标本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吸毒人群的标本阳性数高,表明艾滋病的防治要做好禁毒、戒毒的宣传教育,这是降低艾滋病感染发生数的重要一环.
作者:戴德芳;李彬;易映群;陈曦;贺健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控制导尿引起的泌尿道感染.方法采用PDCA循环(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管理循环模式)进行管理,改进导尿时尿道口的保护措施,严格导尿无菌操作控制泌尿道感染.结果导尿引起泌尿道感染率由12%降低到5%.结论坚持运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和控制患者住院期间,因导尿引起的泌尿道感染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黄桃芝;王利君;唐海波;刘华庆;瞿伟君;丘世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NTDs是由于神经管的发生和分化紊乱而出现的人类出生缺陷中常见和为严重的一组畸形,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多因子遗传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程志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灞桥区11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和42家村卫生室的调查,对灞桥区农村出血热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切合当地实际的防治措施.
作者:陈莹;王学良;陈蕾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锡山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1年对锡山区15所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现场调查.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标准,对医院的空气、消毒剂、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医疗用品等进行消毒质量调查.结果抽检样品合格率为79.62%(422/530).其中人民(专业)医院为77.18%(115/149),镇卫生院为80.58%(307/381).结论切实加强对医院消毒质量的领导刻不容缓,应从强化法制观念进一步健全组织着手,并进一步加强对消毒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必要的检测设备,完善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索证、登记制度,做好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的消毒、毁形处理.
作者:杨树男;周群新;陈友炯;钱仁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1991~2001年宁波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71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0.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免疫史<3次者占8.2%(主要为流动儿童);171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终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占21.6%;自1995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7年报告发病率>1/10万,1997年起其余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80%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加强流动儿童管理,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作者:胡宁军;陆涛涛;周爱明;董红军;王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查体中X射线胸透的合理性.方法对全市10年来预防性查体胸透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健康检查X射线胸透阳性率10年累计仅为0.14‰,毫无意义.结论在预防性查体中应取消常规X射线胸透检查,至少也应间隔2~3年胸透1次.
作者:王善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介绍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标本制作方法的改进.
作者:言敢威;张顺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毒蘑菇中毒事件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频频发生,主要是由鹅膏属中的一些种类所引起.本文对鹅膏肽类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性质、产生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种类、毒素分析检测方法、中毒症状和机理以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为鹅膏菌中毒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陈作红;张志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的感染因素.方法用聚合酶联反应(PCR)对658例女性有症状的宫颈糜烂者和106例无明显症状的宫颈光滑者进行NG、uu、CT检测.结果宫颈糜烂患者NG、uu、CT的检出率分别为9.7%、19.8%、8.8%.宫颈光滑患者NG、uu、CT的检出率分别为9.43%、16.98%、7.55%.混合感染率为10.73%.结论淋菌和非淋菌(NGU)已是宫颈炎症患者的主要病原,宫颈糜烂病原体阳性率与糜烂程度无关.
作者:张帆;李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芝山区2000~2002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芝山区2000~2002年门诊性病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2年共接诊STD1 524例;淋病为优势病种,NGU位居第二;男女性别比为1.7:1;20~39岁为STD高发年龄段;重点人群是工人、个体工商待业者;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结论应全方位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提倡行为干预.
作者:黄四新;唐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祁阳县近6年性病发病情况调查显示,年发病人数依次增加男性高于女性,传播方式似类嫖娼为主.
作者:唐续峰;蒋国声;陈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食品中人工着色剂,国家标准中分析一个样品需约20min,改进色谱条件后分析一个样品仅需6 min,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22%~104.79%,平行样测定的相对相差<7%.
作者:汪莉;杨湘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生命质量(QOL)是指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的有关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等方面.它原本是社会学领域的概念.随着医学模式、疾病谱、死因谱和人们健康观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不再仅仅注重生存的数量,而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于是QOL被引入并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而言,由于其病程较长、病因复杂且易复发,因此QOL初主要应用于临床医生对个体慢性病病人的治疗效果评价.而现如今,在临床医疗中对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QOL研究,主要用于评价治疗方案的筛选、药物疗效的评价、病人预后的预测以及慢性病病因研究等.在慢性病预防控制中,运用QOL对居民健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了解人群健康状况、找出影响群体QOL的主要因素、确定高危人群和优先预防与控制的重点慢性病;通过QOL调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制定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规划和评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国内对QOL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同时目前还存在没有统一、公认的QOL量表、缺乏评价的金标准等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对QOL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加,对QOL研究和应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刘荣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通过对2000~2002年度长沙市食品企业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的调查分析,显示了食品企业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过程中存在超量、超范围使用及非食品添加剂做食品添加剂使用等主要卫生问题,并分析了产生主要卫生问题的原因,且对此提出了整治对策.
作者:张锡兴;石军;柳德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001年全区疟疾防治效果、流行趋势、流行特征,为疟疾防治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2001年疟疾监测结果和调查结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001年全区疟疾发病率、居民原虫阳性率分别比上年降低21.74%及16.67%,91.49%的当地感染的病人分布在山区县,86.02%的病灶村为1例病人.流动人口检出疟疾病例数占各类人群血检检出疟疾病例总数的87.89%,外出回归人员检出病例中84.79%的病人从事与野外作业相关的工种.结论全区大部分地区为低疟区,局部地区疟疾传播仍未阻断.流动人口和山区复媒地区是当前疟疾监测的重点.
作者:李锦辉;覃业新;林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