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FP-hDaxx融合蛋白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谭立志;刘传爱;刘安元;万艳平

关键词:hDaxx巨噬细胞, 表达, 定位
摘要:目的构建GFP-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hDaxx并在巨噬细胞中表达,为研究hDaxx对巨噬细胞凋亡及分泌活性的影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hDaxx cDNA片段亚克隆入载体pEGFP,构建GFP-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将质粒pEGFP/hDaxx转染巨噬细胞,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荧光显微镜观察GFP-hDaxx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定位.结果成功构建了GFP-hDaxx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hDaxx,GFP-hDaxx融合蛋白在巨噬细胞中表达并定位于细胞核.结论pEGFP/hDaxx在巨噬细胞中即时高表达GFP-hDaxx融合蛋白并定位细胞核.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食品中人工着色剂新探讨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食品中人工着色剂,国家标准中分析一个样品需约20min,改进色谱条件后分析一个样品仅需6 min,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22%~104.79%,平行样测定的相对相差<7%.

    作者:汪莉;杨湘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湖南省中小学生2000年与1995年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对湖南省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黄文模;聂俊雄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994~2002年通道县医院消毒监测结果综合评价分析

    目的了解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状况,确定其消毒水平.方法对通道县1994~加02年监测到的医院消毒有效数据进行整理,以合格率为单位设置双重标志,采用秩和比法(RSR)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县的医院消毒效果定位在中等水平.结论消毒监督监测的重点是乡村医务室和个体诊所.

    作者:毛颖;杨正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永州市芝山区1524例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芝山区2000~2002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芝山区2000~2002年门诊性病病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2年共接诊STD1 524例;淋病为优势病种,NGU位居第二;男女性别比为1.7:1;20~39岁为STD高发年龄段;重点人群是工人、个体工商待业者;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结论应全方位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提倡行为干预.

    作者:黄四新;唐文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广州市三次结核病患病率的横断面观察

    目的了解广州市1984年以来肺结核患病的变动趋势.方法按全国流行病调查要求设计的广州市三次流行病学调查的肺结核横断面的患病资料进行比较观察.结果16年间全市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从339.08/10万下降到145.66/10万,年平均递降5.16%.肺结核患病的平均年龄由49.94岁上升到56.04岁.结论广州市的疫情明显下降,但患病有向老年化转移的趋势.

    作者:陈其琛;伍慧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量繁殖流感病毒的实验经验

    目的大量增殖流感病毒,收集鸡胚尿囊液,满足微生物学病毒实验教学需要.方法对无菌的流感病毒毒种液进行一系列稀释,接种于9~11 d龄的鸡胚确定产生流感病毒血凝效价的佳接种浓度.结果效价1:640的毒种浓度稀释40~80倍接种鸡胚收获的尿囊液鸡红细胞凝集效价高.结论合适地毒种数感染鸡胚方可产生高效价的流感病毒数.

    作者:罗映辉;戴橄;余俊龙;周爱东;刘水平;罗建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预防性查体中X射线胸透阳性率的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查体中X射线胸透的合理性.方法对全市10年来预防性查体胸透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性健康检查X射线胸透阳性率10年累计仅为0.14‰,毫无意义.结论在预防性查体中应取消常规X射线胸透检查,至少也应间隔2~3年胸透1次.

    作者:王善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起麻疹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2002年5月5日至7月16日,岩腊乡发生一起麻疹暴发流行.共计发病64例,发病率60.04‰;死亡3例,病死率4.69%.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重型麻疹.经调查分析,暴发流行的根本原因是麻苗严重漏种,故应认真落实麻苗接种以控制麻疹的发病.

    作者:肖炼平;鲍优丽;陈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HMB45和 S-100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中HMB45和S-10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HMB45,S-100,Vimenin,NSE,Keratin,LCA,HHF45系列抗体对31例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 结果31例瘤组织中HMB45阳性率96.8%(30/31),S-100 80.6%(25/31),Vimentin100%(31/31),而NSE,Keratin,LCA,HHF35均呈阴性.结论无色素型恶性黑色素瘤组织中HMB45阳性表达率高,免疫标记有助于无色素性病例的确诊和鉴别诊断.

    作者:唐四元;周建华;蒋海鹰;颜亚晖;傅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改良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基的研究

    目的评价自制改良不加血液的,以排除血液来源不同和热处理等因素影响的嗜血杆菌培养基和传统的羊血巧克力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的效果.方法将流感嗜血杆菌ATCC10211接种于改良培养基和传统培养基上,计算和比较两种培养基上嗜血杆菌的平均生长指数.结果改良培养基与传统巧克力培养基的平均生长指数分别为12.55、8.9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培养基是-种较好的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萍;张松;赖秀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湖南省月饼卫生质量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

    为了解我省月饼卫生质量,确保中秋月饼消费安全,我们于2001年对全省月饼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的月饼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共抽检月饼1 672份,结果我省月饼合格率为93.72%,105种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主要体现在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过氧化值、酸价.本文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作者:曹朝晖;胡淑梅;余少华;潘畅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杨浦区托幼机构168例儿童意外伤害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相关因素,减少和预防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对1997~2001年杨浦区托幼机构中发生的168例儿童意外伤害情况,结合保育员和教师培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保育员及教师资质程度高时(中、高级保育员占75.7%,幼高、中高级教师占42.5%),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低(0.88%)、意外伤害发生在游戏活动时所占比例也低(12.5%).结论加强保育员、教师的有关知识培训,提高保育员、教师保教工作时和设计游戏时的安全意识以及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能力,同时重视培养儿童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以切实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王蓓;张劲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FS胶囊的副反应观察

    为了解新型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FS胶囊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在广西资源县对3 335名1~17岁健康人群进行全程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FS胶囊,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李荣成;黄勇;农艺;蓝松波;李艳萍;易克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与HB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2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其HB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HBV感染率为90.12%,有肿瘤家族史的比例为17.28%.感染模式以小三阳(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为多(占48.86%).结论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感染模式以小三阳为主,表明该模式的乙肝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应早诊早治.原发性肝癌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对新生儿要严格执行乙肝疫苗0、1、6计划,阻断HBV母婴传播.

    作者:廖嫦英;刘桃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心理的影响

    目的了解导乐陪伴分娩的心理支持作用对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和同卷调查,运用统计分析描述导乐陪伴分娩与产妇心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疼痛轻于非导乐组(P<0.05);镇痛剂的使用人数低于非导乐组(P<0.01);产后6周对分娩经历的回忆更愉快(P<0.05).结论认为导乐陪伴分娩可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使分娩更轻松.

    作者:廖湘玲;刘筱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乙酰丙酮法检测米粉中甲醛含量的应用及分析

    本文采用乙酰丙酮法,对长沙市106份米粉样品及阴性米粉样品中甲醛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提示在米粉中人为地加入甲醛的现象较为普遍;乙酰丙酮法测定米粉中甲醛时易出现假阳性结果.作者认为样品蒸馏液混浊是导致假阳性结果出现的重要原因,蒸馏液的过滤和做同类样品的阴性样品对照,可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作者:周光宇;胡敏予;黄忆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991~2001年宁波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对1991~2001年宁波市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1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171例,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病例分布在全市11个县(市、区);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0.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免疫史<3次者占8.2%(主要为流动儿童);171例均为排除脊灰病例,终诊断以格林巴利综合征多,占21.6%;自1995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连续7年报告发病率>1/10万,1997年起其余各项主要监测指标均达到了80%的要求.结论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仍需加强流动儿童管理,保持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及时性、完整性.

    作者:胡宁军;陆涛涛;周爱明;董红军;王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吸毒人群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玉溪市吸毒人群与HIV感染相关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实施合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365名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吸毒者以青年农民居多,静脉吸毒率为93.2%,共用针具率为78.5%;对艾滋病可以相互传染知晓率为93.2%.存在婚前、婚外性行为和多性伴现象.结论应加强农村及青少年毒品和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并对吸毒人群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赵金仙;赵立庆;李顺祥;陈良;雷素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BV S基因与HCV C基因嵌合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含HBV S基因及HCV C基因的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HBV和HCV嵌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PCR扩增分别获得HBV preS1+preS2+S、preS2+S、S基因片段及HCV C基因片段,以pcDNA3.1(+)为载体,构建同时含HBV preS1+preS2+S、preS2+S或S基因与HCV C区基因的嵌合真核表达质粒S1S2SCpcDNA3.1、S2SCpcDNA3.1、SCpcDNA3.1.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所构建的嵌合表达质粒均连接正确,与预计一致.结论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将为观察嵌合基因免疫及HBV、HCV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作者:杨赟;尹文;刘建文;邓仲良;陈丽丽;欧阳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的处理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158例(165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分析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发生的有关情况.结果发生后囊破裂18眼(10.90%),合并玻璃体脱出15眼(9.09%).后囊破裂与娩核5眼(27.78%),与抽吸皮质有关10眼(55.56%),与人工晶体植八有关3眼(16.66%).结论防止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并提高后囊破裂的处理能力对提高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效果十分重要.

    作者:童晚良;肖满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