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进龙
目的: 探讨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我院32例静脉护理人员,考核他们的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且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所选32例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管理后,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护理的知识和技能.结论: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有利的改善了护理质量,为静脉输液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作者:罗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两组患儿均予抗组胺药物西咪替丁、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抗过敏,双嘧达莫抗凝治疗.并避免食入,接触,输入过敏原物质,有感染依据的给予抗生素治疗.消化道病变严重,如消化道出血者卧床休息,暂禁食,加用甲强龙,营养支持,并予粘膜保护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次1ml 肌肉注射,每周3次,左旋咪唑3mg/kg每天,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92/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82/9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5.P>0 05);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化道病变,肾脏病变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旋咪唑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能较快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普外科临床中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和效果,进而为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从而提高普外科临床中甲状腺肿瘤治疗的成功率和疗效率.方法:从我院普外科接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为样本,参考随即平均分配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手段,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手段.结果:经过一年的观察和治疗后,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5例,治疗有效的11例,无效的4例,总疗效率86%;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18例,治疗有效的11例,无效的1例,总疗效率97%.在为期1年的治疗随访中,对照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为10%,观察组患者5例复发,复发率17%.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上存在数据差异,经t检验,P<0.05,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甲状腺肿瘤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疗效率,手术疗法的疗效率和保守治疗的疗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从医疗随访的结果来看,手术疗法虽然有高疗效率但是也有较高的复发率,在未来的医疗临床上应当将手术治疗与甲状腺类疾病保守治疗方法的优点和特点进行结合,开发并研究更有利于提高甲状腺肿瘤治疗效率并降低复发率的有效疗法,为患者康复、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医疗手段.
作者:刘东旭;刘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后者采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4.2%.前者高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作者:赖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为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5月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雷贝拉唑和克拉霉素以及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其疗效、HP根治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的HP根治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和7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对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明显要比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疗效要好,提高了治疗的总有效率和HP根治率,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仪在尿沉渣检验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尿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前、后段尿,借助于流式细胞仪进行尿沉渣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男性患者前、后段尿沉渣的检验结果差异对比不显著(P>0.05);女性患者前、后段尿沉渣检验结果比较差异皆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式细胞仪在尿沉渣检验中的精准程度受到患者性别因素的影响.医务工作者需根据患者性别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尿段进行检验,保证临床诊断的精准率.
作者:余万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进行儿童口腔保健中健康教育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16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开展刷牙方式、饮食习惯、基础知识、定期检查等内容健康教育,进行教育前后口腔卫生习惯和相应指数的分析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后160例儿童卫生习惯合格率明显高于教育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儿童牙菌斑指数明显低于教育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口腔保健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并有效抑制儿童牙菌斑产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高嘉宏;吕雪英;朱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家属的意愿,将其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为两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和早期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疗效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段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在治疗痉挛性腹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急诊科纳入的病例16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采用同等水平的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部疼痛状况均有好转,但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注射液对痉挛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对控制痉挛性腹痛具有显著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冠心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为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对照组为只有肺心病的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并发症中,更易发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在胸片的对比中,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患者,胸部的病变情况明显优于单纯的肺心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在心电图的显示中,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肺型的P波明显的小于只有肺心病的患者,但是在心肌梗死、房阻的心电图改变明显的比只有肺心病患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研究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减少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的出现,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治疗中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蔡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医体质辨证调护改善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选取某社区80例围绝经期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4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围绝经期保健知识教育,研究组开展中医体质辨证调护,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评分.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评分更好,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开展中医体质辨证调护,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心理改善情况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开展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精神科专科护理,治疗组在观察组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心理护理.结果:两组医患之间的关系均明显改善,患者服从管理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满意度提高,但治疗组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明显减少护理意外及护理差错事件,降低患者暴力倾向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咏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12月期间被我院收治的呼吸科重症患者100例,年龄分布在40岁到70岁之间,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公平性,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0人.在治疗期间,对于对照组的50例患者施行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随后分别对两组的风险管理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过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呼吸科重症患者的时候,对其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艾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73例来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生素等西医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围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围术期对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减轻其炎症,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充分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周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联合用药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克罗米芬(CC)联合应用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10例患者在联合用药后治疗1周期的患者为102例,治疗2周期的患者为64例,治疗3周期的患者为44例,患者成功排卵的总周期为210个周期,平均为70个周期,排卵率为91.4%,有63例患者成功妊娠,妊娠成功率为30.0%,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具备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老年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针对40例老年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此后观察并分析患者情况;入选者均为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同时经过护理及时恢复,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8.35±2.01天,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3.21±3.05分,高于干预前的40.32±3.21分,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5%.结论:老年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对策分析发现,手术前手术后等时间段对患者积极进行围术期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得到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雨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38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施健康教育,对这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同时也可有效提升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一个用.
作者:黄维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消毒供应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改善措施.方法:选取消毒供应中心11名工作人员,采用消毒供应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调查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工作人员消毒供应知识总得分为(78.56±6.92)分,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清洗制作灭菌、无菌储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之间比较,无菌储蓄、库房保管、回收下送、总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工作时间之间比较,清洗制作灭菌、无菌储蓄、库房保管、回收下送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均分在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工作人员对消毒供应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还需进一步详细而全面的学习消毒供应相关知识,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作者:董娟娟;胡月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6年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三组,每组患者30例.中医组的患者单纯使用中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西医组的患者单纯采用西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联合组的患者采用中医联合西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三组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及胃溃疡的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患者在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时Hp转阴率为92.3%,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 Hp 转阴率为 96.0%,治疗胃溃疡时 Hp 转阴率为 94.7%,均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对治疗这三种类型疾病时的Hp转阴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治疗Hp阳性消化道疾病能够提高Hp转阴率,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祁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全麻,鼻内镜下作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所有患儿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1.3±8.2)ml、手术时间为(64.8±5.7)min、住院时间(8.2±1.8)d;治疗有效率93.48%,术后2例患儿出现继发出血,经压迫止血后得以恢复.结论: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泽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