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对策

张雨云

关键词:老年性, 结石性, 胆囊炎, 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手术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针对40例老年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此后观察并分析患者情况;入选者均为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同时经过护理及时恢复,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8.35±2.01天,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3.21±3.05分,高于干预前的40.32±3.21分,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5%.结论:老年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对策分析发现,手术前手术后等时间段对患者积极进行围术期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得到及时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总共54例,按不同置换术方法分组.一组设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26例患者.另一组设研究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患者.治疗后组间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Harris、假体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优于半髋置换,值得推广.

    作者:李成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 探讨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我院32例静脉护理人员,考核他们的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且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所选32例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管理后,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护理的知识和技能.结论: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有利的改善了护理质量,为静脉输液提供了更加安全的保障.

    作者:罗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接收的50例严重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常规液体复苏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输液总量更少,平均动脉压更高;且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5%)及存活率(8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明显降低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显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86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按照其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与此同时采用莪术油注射液雾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97.6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81.40%,观察组患者完全退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P值在0.05以下.结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莪术油注射液雾化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代姣;李佳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HbA1c、HOMA-I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初发性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应用.

    作者:薛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人文关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关注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在手术室护理中体现人文关怀,是护理理念转变的重大进展,是医疗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手段,是护理模式改革的伟大创新,是现阶段护理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作者:张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中的阶段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122例做为研究对象,将122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6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给予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入院后惊厥再发作率和患儿及其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入院后惊厥的再发作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过程中采取阶段性护理进行干预,能够加快患儿退热,明显缩短患儿病程,降低入院后的惊厥再发作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席慧菊;刘敏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48例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治疗,后者采用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4.2%.前者高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浓度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治疗软组织损伤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且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作者:赖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10-2017.3于我院就诊并行冠脉支架术后的患者104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52例)、对照组(n=52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出院前,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脑卒中、再次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猝死等)、出血情况、血小板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出血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62P、CD63测得量,试验后均比试验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CD62P、CD63量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源;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接收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所得结果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耿咪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比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经诊断明确为高血压并胆囊结石患者10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全麻)与联合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分析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麻醉整体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有可比性.结论: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建议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褚超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优质护理服务及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5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方法,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各临床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娟;苏明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究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ICU收治的98例ICU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并采用SAS、SDS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谵妄转归有效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65.31%),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ICU高龄患者术后谵妄及负面情绪采用早期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谵妄转归,显著减少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楠;唐娟;余天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施以情优教手段的实践

    伴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的新生儿数量将会增加,在护理专业课程中,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主干课程.伴随着当前医学教学改革的提出,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儿科护理的培育要求了,需要针对儿科护理学教学现状进行调整,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对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实施以情优教手段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作者:陆玉荣;李宁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牙体牙髓病的根管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目的:分析牙体牙髓病的根管治疗方法,同时对效果评估.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总有效率为90%,乙组有效率为65%,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乙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分析,甲组不良反应率低于乙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牙体牙髓病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方式治疗,其优势明显,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志国;万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比较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与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经皮穿刺硬化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和手术的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无出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未并发症(0.00%),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染(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741,P<0.05).结论:在进行单纯性肾囊肿的治疗时,进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少手术和住院的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并且患者的疼痛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登;李冬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研究组接受助产士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远高于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产程、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窒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陪伴着产妇的全过程,可以使产妇在生理以及心理方面得到全方面的护理,平复产妇焦急,紧张的情绪,从而降低了产妇宫缩乏力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保证了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因此,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杨丛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跟骨关节骨折患者7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为患者放置引流,对于所有患者随访1年,了解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78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均恢复较好,对于患者的恢复划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等级,78例患者恢复在这四个等级的例数分别为27例、25例、20例、6例.本研究发生明显的手术并发症患者共计11例,其中5例患者边缘皮肤出现坏死,3例患者出现感染,3例患者出现非常神经损伤,在这11例并发症患者中,还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了慢性疼痛.结论:临床对于跟骨关节骨折患者,为患者选择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一定的并发症,所以需要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做好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干预工作,以便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则有效地指导临床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

    作者:王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于疼痛管理模式施行在骨科病房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的70例骨科病房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电脑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部分,35例人员为观察组,35例人员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人员实施疼痛管理模式,对对照组人员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记录两组人员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之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张杨;高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所收治的88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模式,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方面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之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4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效果显著,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侯小强;王志峰;王会生;魏彬;康海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