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宏
目的:对咪奎莫特乳膏降低皮肤性病复发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皮肤性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咪奎莫特乳膏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①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17.8%,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奎莫特乳膏有效的降低了皮肤性病的复发率,咪奎莫特乳膏治疗皮肤性病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科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融合了多学科、多种技术,在医学检验邻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现今学校实验教学远落后与医院实验诊断的发展.以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为主,探索建立与临床工作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加快医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人才.
作者:徐春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冠心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介入治疗被广泛地应用到冠心病的治疗中.其治疗手段在不断地发展,适应症逐渐被拓宽.本文主要介绍了PTCA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特点,强调了药物洗脱支架的优越性,详述介入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唐秀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腹泻方面中医辩治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慢性腹泻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颗粒剂痛泻要方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辩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数据为93.33%,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医辩治应用于慢性腹泻患者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臧兴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58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常见并发症,将其列为对照组;并于2016年7月-12月制定并实施相应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将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列为观察组;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统计显示,对照组58例患者治疗期间共发生静脉炎7例、低血压症4例、恶心呕吐6例,共计17例(29.31%);观察组73例患者治疗期间共发生静脉炎2例、低血压症1例、恶心呕吐3例,共计6例(8.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期间常见并发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借鉴与应用.
作者:吴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就现在的社会分析来看,医患矛盾在不断的加剧,而在这种医患伤害的背景之下,医务人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便成为了我国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因为医护人员作为医疗事业的重要载体,其主观幸福感对于工作积极性以及态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可以更好的从客观方面给予医务人员帮助,从而使其获得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本文针对医患伤害背景下的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更加有效的控制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杨柳蓉;赵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学龄前儿童耳鼻咽喉异物的防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学龄前儿童耳鼻咽喉异物的发生几率提供有效的、易行的方法.方法:260名0-3岁儿童于社区儿保处抽取,240名3-6岁儿童于石河子不同幼儿园随机抽取,共计500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耳鼻咽喉异物的发生几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00名学龄前儿童中53名儿童有耳鼻咽喉异物史,发生几率为10.06%,其中鼻腔异物22例,耳异物18例,食管异物2例,咽喉部异物6例,气管异物5例,43名儿童异物于门诊取出,5名儿童于全麻手术下取出,5例气管异物患儿转入乌鲁木齐继续诊治.53例患儿中34例父母长期在外,患儿由亲属或老人看护.53例患儿中46例患儿监护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结论: 石河子地区学龄前儿童发生耳鼻咽喉异物比例较高,多数可通过门诊就诊解决,严重后果较少见.监护人文化水平对患儿的患病率有明显影响.考虑可通过加强婴幼儿的监护,对儿童及家庭进行早教及入园后加强科学的宣教来减少异物的发生.同时对较小幼儿家长进行孕产期宣教及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幼儿园幼儿通过教师及家长共同监管,都可有效降低耳鼻咽喉异物的发生几率.
作者:路春季;杨萍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实施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采取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5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术后颅骨缺损修补时期的不同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为≧三个月;后者为6周-8周.对两组修补术后一个月及一年GOS与KPS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修补术后一个月GOS评分和KPS评分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一年后研究组上述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便采取颅骨缺损修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使其远期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建议推广.
作者:刘冲;张齐刚;水庆学;温振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对于大多数终末期肾衰竭患者都有轻重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是透析患者主要死因.而症状性低血压是透析中发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低血压的发生率20%~40%[1],为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我们对20例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通过提高透析液钠浓度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减少低血压的发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整体护理干预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消化科收治的68例反流食管炎患者的资料,将其按每组3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且其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价值显著且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一定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房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促进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肛肠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5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70例.对照组在尿潴留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诱导法以促进排尿,试验组在尿潴留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法以促进排尿, 比较两组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效果和首次排尿时间.结果:试验组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试验组尿潴留患者首次排尿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穴位按摩能促进肛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减少尿潴留患者导尿率.
作者:王全妹;云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随机选取180例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状腺单侧叶全切联合对侧次全切手术,给予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全切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等.结果: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5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5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8%,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对照组发生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39例,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5例,切口内出血4例.观察组发生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2例,短暂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切口内出血0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的甲亢复发率为23.33%高于观察组的3.33% 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采取甲状腺全切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甲亢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仇有喜;师恩慧;李春明;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针刺联合肌力训练对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有效性,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4年3月接收的患有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以常规的中药灌肠保留法进行治疗,而试验组则采用针刺联合肌力训练进行治疗.在相同治疗周期下对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相同疗程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试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静脉流速的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对改善盆腔血流状况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对比中药灌肠保留法治疗来说整体治疗的有效率也较高,可以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欣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某医院将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包括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的保健因素和发挥激励因素.结果:经过积极地实施,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改善,对工作充满热情.结论: 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徒手旋转胎头术加同侧俯卧位在处理头位难产中的效果与结局.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单胎孕足月初产妇发生头位难产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100例.研究组采取徒手旋转胎头加同侧俯卧位,对照组采取常规仰卧截石位.比较两组胎方位矫正情况、妊娠结局、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术加同侧俯卧位对于纠正头位异常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促进母婴健康,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艳玲;纳鹏虹;马丽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髋关节功能评定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1.11%与77.78%,组间相比,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在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患者干预前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术后的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且有利于缓解期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隋苓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22例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血采集的老年体检者,并按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1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一针见血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6.40% vs.85.59%];就并发症的发生率、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4.50%、5.40% vs.16.22%、18.02%];就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7.29% vs.86.49%],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向天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特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前后血压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接受干预前和接受干预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血压值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接受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值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中,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动态血压指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中耳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其中常规组中耳炎患者为2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优质组中耳炎患者为22例,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发现,优质组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3%),常规组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中耳炎患者比较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妙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治疗和管理方式.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采取社区综合治疗和管理方式.比较两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收缩压达到正常范围时间、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焦虑情绪.结果:干预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舒张压、收缩压达到正常范围时间、患者疾病知识认知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焦虑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水平、焦虑情绪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治疗和管理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疾病认知,缓解焦虑情绪,有效促进血压达标,降低血压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梅泉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