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三度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罗光林;王雪莲

关键词:三度直肠脱垂, 常规手术, 经肛三联手术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三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三度直肠脱垂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经肛三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8.6%)比较,观察组的(94.3%)较低;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度直肠脱垂患者进行经肛三联术式治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病情,缩短了手术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对骨科病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选取我院30名护理人员,将我院的骨科病人以时间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OEC模式护理管理.然后观察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3%,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谷剑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的孕妇共1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共83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研究组产妇84例,采用导乐镇痛分娩仪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和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临产时、镇痛30分钟后以及宫口开大6-8厘米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24±1.15)分、(4.25±1.87)分和(3.43±1.12)分,其中镇痛30分钟后以及宫口开大6-8厘米时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对应时间的疼痛评分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14±1.13)小时和(6.05±1.33)小时,对照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为(7.72±2.08)小时和(8.87±2.00)小时,研究组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的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同时缩短产程,值得推广.

    作者:严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并研究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本地基层医院把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内科进行就诊过的14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每月平均10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析的主要内容是有关内科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急需改进的地方,与此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基层医院中的内科护理服务的质量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总体满意度据统计,对护理质量满意的有1000例(71.43%),基本满意的是255例(18.21%),不满意的实验对象有145例(10.36%).其中就诊的时间、关于健康教育的咨询以及医护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这三个方面是实验对象关注的,各自占有的比例是510例(36.43%)、405例(28.93%)、245例(17.50%),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急需解决的.结论:为提高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相关人员需要定期了解内科病人就诊的趋势,必要时增加专家人数,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使就医氛围融洽、和谐.加强对医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服务态度.

    作者:刘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肺炎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老年肺炎患者给予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到2016年1月本院接收的96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老年肺炎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用药的不良反应,加速病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医学应用.

    作者:刘永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析骨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给予骨科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将88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骨科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导致骨科患者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给予患者中医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手术部位早日愈合.

    作者:邵玉凯;李开雄;郑晓刚;郭金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型糖尿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T1DM)发生、发展与包括遗传环境在内的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与遗传的关系为密切.有人通过在DNA水平探讨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与疾病的关联发现,某些自身免疫疾病与HLA密切相关.本文就HLA与T1DM(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长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膜联蛋白A2、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膜联蛋白A2、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6例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组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 annexin A2(膜联蛋白A2)、E-cadherin(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及vimentin (波形蛋白)表达进行分析,对三种蛋白的表达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结果:vimentin、annexin A2表达和肿瘤TNM分期、淋巴转移、胆管癌分化程度相关,E-cadherin的表达和淋巴转移、胆管癌分化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膜联蛋白A2、上皮细胞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和肿瘤患者预后及恶性程度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王子伟;吴娟;冯浩;何伟;王文斌;吕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自动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在诊断乳腺癌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全自动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在诊断乳腺癌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15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以上病理组织中的ER、PR、P53、Her-2.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观察组)和手工操作法(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以上蛋白质检出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背景清晰,染色均匀,阳性定位准确,无边缘效应,较对照组效果好.观察组的ER、HR、P53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er-2/1+、Her-2/2+、Her-2/3+的比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对病理组织的染色效果要好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其标准程度好,质量易于控制.

    作者:唐青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本文主要是研究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预防性护理措施以及出血后的处理方式.通过对患者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由于产后出血属于产科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这类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尽早预防,一旦发现这类症状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急诊急救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饮食干预与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化急诊急救护理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琳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46例)与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观察组,46例)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65%;对照组为76.0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观察为4.35%,对照组为21.74%,对比差异显著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可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腹部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大幅度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上予以应用推广.

    作者:赵丽娟;祁俊杰;赵丹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干症的原因分析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干症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90例,进行口渴程度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唾液分泌速度测定,将VAS于临床参数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9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口干症状,发生率91.11%;2 单因素的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干症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正相关(r=0.412,P<0.01),与唾液分泌速度负相关(r=-0.504,P<0.01).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口干症,口干症可能与唾液PH增高有关系.

    作者:周加军;刘彩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烤瓷联合活动义齿对于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老年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义齿修复,而研究组患者施以烤瓷联合活动义齿修复,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牙齿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优越,P<0.05.结论:烤瓷联合活动义齿对于修复老年人牙齿重度磨耗伴缺失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功能障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疾控中心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效果.结果:男性患儿的比例(55.00%)与女性患儿的比例(45.00%)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发病时间在10-11月份的患儿比例(75.00%)与发病时间在其他月份的患儿比例(25.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男儿童和女儿童中均有发生,易在10-11月份发病,加强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十分重要.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负压密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护理观察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负压密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四肢创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观察与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均采用VSD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发现该组病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负压密闭引流术在治疗四肢创伤及感染创面,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春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式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患者34例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产后出血患者28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输血量、切除子宫例数、术后并发症、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及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减少数值及切除子宫例数均显著少于传统方法治疗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方法比较,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可显著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减少输血量,避免子宫切除,对产后月经恢复无影响.

    作者:王为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267例术后给予预防血栓处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分成A、B两组,A组为133例,B组为134例.其中,A组采取常规预防治疗方法,B组采取综合预防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相较于A组,DVT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药物抗凝治疗有效率相较于手术治疗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骨科创伤手术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DVT发生的重要因素,对于已经发生的DVT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在具体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医疗条件和患者状况综合分析.

    作者:刘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进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进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4例高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干预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的减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手术总时间,且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麻醉效果,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长红;晏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进行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实施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采取重型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的患者50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术后颅骨缺损修补时期的不同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为≧三个月;后者为6周-8周.对两组修补术后一个月及一年GOS与KPS评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修补术后一个月GOS评分和KPS评分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一年后研究组上述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便采取颅骨缺损修补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使其远期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建议推广.

    作者:刘冲;张齐刚;水庆学;温振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4例.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联合组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比较两组疾病治疗效果;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愈合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症状积分、QOL评分.结果:联合组疾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消化性溃疡胃镜下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症状积分、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组症状积分、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的可行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溃疡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徐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