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骨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邵玉凯;李开雄;郑晓刚;郭金元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治疗效果, 骨科, 抗感染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给予骨科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将88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骨科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导致骨科患者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给予患者中医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手术部位早日愈合.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治疗、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行颅脑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22例,占78.6%,好转4例,占14.3%,死亡2例,占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对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要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伍仕兵;杨靖;吴常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专科器械环节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

    通过加强专科器械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等各环节的管理,从而降低器械的报废率,提高手术配合的安全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何花香;谢婷;秦家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MRI对颅脑轴索损伤(弥漫性)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MRI对颅脑轴索损伤(弥漫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已确诊的30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患者的CT检查资料与MRI检查资料,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度.结果:对比CT与MRI的病灶数目检查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CT与MRI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诊断准确率更好,可尽早发现和确诊较小病灶和轴索损伤,适合在颅脑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

    作者:郭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原发病因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急诊内科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其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在本组研究中以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三种原发病患者占比大,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3.75%、16.25%、13.75%.患者在昏迷时常表现出呼吸循环及瞳孔发生改变.结论: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症状存在多种原发病因,通过对患者在昏迷后尽快做出精准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金晓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护理运用于宫颈癌放疗患者价值评价

    目的:探究宫颈癌放疗患者应用人文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选50例,均分成两组,各25例,研究组给与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尹洪莉;邢煜;张竹青;杨晓婷;胡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采用抗菌治疗,后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带下色黄、月经不调、神疲乏力指标均有所好转,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100.0%,后者高于前者(P>0.05),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较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参考和使用.

    作者:徐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应用甲泼尼龙递减疗法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16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甲泼尼龙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治疗,进行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平均住院时间、消化道消退时间、关节肿痛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更少(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应用甲泼尼龙冲抵递减疗法能够收获显著疗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章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在治疗重度混合痔中采取PPH联合外痔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计算机表法对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将采取外剥内扎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PPH联合外痔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两组重度混合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重度混合痔患者肛门狭窄(1.01±0.21)、排尿困难(2.74±0.31)、住院时间(5.57±0.39)、治疗总有效率96.29%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PPH联合外痔切除术应用在重度混合痔治疗中可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万建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

    目的:研究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就手术室复用医疗器械,由消毒中心施行集中清洗,包装,严格质量管控,以包布达标率及完好率,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医疗器械完好度作为评判指标,对施行质量管控前与后进行对比,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施行前为对照组,施行后各数据为观察组,以此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通过质量管控后,观察组在包布达标率及完好率,医疗器械清洗达标率,医疗器械完好度情况是均优于施行前的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医疗器械复用情况上,通过对器械设备集中清洗管理,一定程度上是能有效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质量度,降低了医院在手术器械方面,形成的感染风险,价值很大,可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戴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睾丸复发——一例伴文献复习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肿瘤,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活动性/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巩固治疗方案[1].虽然新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临床缓解率,但仍有近50%的患者出现复发.

    作者:黄东平;韦中玲;潘彩明;戴艳;黄来全;蒋艺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Ⅲ期-Ⅴ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血糖控制均达标,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部分患者中出现耳鸣、头晕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41.3%,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片联合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对患者的肾功能能够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增加肾小球滤过性,使血脂降低,使尿蛋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隋剑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8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确诊宫外孕87例,在全麻腹腔镜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27例,行妊娠物清除60例,14例盆腔粘连兴粘连松解. 结果:87例手术全部成功,伤口甲级愈合率伟98.9%.疼痛发生率为6.9%,术后2~5天全部出院,平均住院日2.8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损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

    作者:李其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护理分析

    目的:对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22例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血采集的老年体检者,并按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111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一针见血率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6.40% vs.85.59%];就并发症的发生率、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4.50%、5.40% vs.16.22%、18.02%];就护理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97.29% vs.86.49%],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人体检静脉采血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向天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某院收治的9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幽门杆菌的清除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贤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89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还能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对于患者术后康复有着显著的价值.

    作者:赵瑞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中耳炎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中耳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其中常规组中耳炎患者为2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优质组中耳炎患者为22例,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发现,优质组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3%),常规组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中耳炎患者比较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妙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9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三联疗法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1%(5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才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症抢救中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诊的8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与并发症,值得应用.

    作者:温晓丽;孙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82例,将其分为4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和3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AIH),同时选择4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4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各组的血清ANA阳性检出率和自身抗体检出率.结果:AIH组和PBC组患者的血清ANA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HBV组和对照组;而且PBC组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AIH组、HBV组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AMA-M2和M2-3E等抗体对于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敏感度较高,而ANA对于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敏感度较高.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红花岗区15岁以下儿童健康人群五种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目的:对2012年红花岗区15岁以下儿童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肝、乙脑、流脑五种疾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与分析.方法:采微量末稍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接种疫苗后的IgG抗体水平,分析保护率.结果:脊灰、麻疹、乙肝、乙脑、流脑五种疫苗接种后IgG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24%、92.93%、95.57%、90.72%、90.30%都达到了90%以上.结论:红花岗区随机抽取的952名0-15岁健康儿童接种脊灰、麻疹、乙肝、乙脑、流脑脊灰、麻疹、乙肝、乙脑、流脑IgG抗体阳性率整体水平较高,免疫屏障建立.

    作者:徐毅;冯亚;赵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