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症抢救中价值探析

温晓丽;孙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急诊, 危重症,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诊的8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与并发症,值得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心衰运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的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心衰运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74例慢性心衰患者(2015年1月10日至2016年12月1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4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分组.单一组37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联合组37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9%,相比单一组(70.27%)明显更低,P<0.05;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D、LVEF、SV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D、LVEF、SV相比单一组明显更优,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和单一组(10.8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董之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骨科病房82例骨折患者,42例早期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早期护理干预后4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骨科术后切口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伤口愈合、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切口感染对照组4例,术后无切口感染38例,术后干预组的切口感染0例,无切口感染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P<0.05);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对照组甲级痊愈22例,乙级15例,丙级5例,干预组愈合甲级愈合30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治愈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 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11.48±2.58)d干预组住院时间(8.57±2.1)d,两组比较后统计学意义(t=5.55,P<0.05),对照组患者35例,7例不满意,干预组患者有39例,1例不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华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症抢救中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诊的80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与并发症,值得应用.

    作者:温晓丽;孙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的孕妇共1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共83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研究组产妇84例,采用导乐镇痛分娩仪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和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临产时、镇痛30分钟后以及宫口开大6-8厘米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24±1.15)分、(4.25±1.87)分和(3.43±1.12)分,其中镇痛30分钟后以及宫口开大6-8厘米时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对应时间的疼痛评分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14±1.13)小时和(6.05±1.33)小时,对照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为(7.72±2.08)小时和(8.87±2.00)小时,研究组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的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同时缩短产程,值得推广.

    作者:严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烧伤整形患者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整形治疗的9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应用传统换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5例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植皮愈合所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移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患者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降低伤口感染率、缓解疼痛,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孙庆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进行了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保乳手术,给予对照组改良根治手术,观察两组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以及乳房外形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复率对比对照组,观察组12.82%明显高于对照组(P大于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外形评估优良率87.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1.54 %,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留乳腺手术不仅具备改良根治手术相同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琦;华叶龙;高方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与延迟口服补液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与延迟口服补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口服补液,并根据给予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延迟口服补液,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口服补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为(42.32±2.15)分相比于对照组的(35.21±2.05)分,观察组更高,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与延迟口服补液的应用均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两者进行比较,前者的效果更佳,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针对性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初治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肺结核初治患者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102例肺结核初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办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51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51例,予以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统计数据分析,研究组服药依从性为(94.12%),常规组服药依从性为(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帮助患者按时服药以及正确服药,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杰永凤;万炳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腹泻的中医辩治体会

    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腹泻方面中医辩治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慢性腹泻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收治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颗粒剂痛泻要方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辩治.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数据为93.33%,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中医辩治应用于慢性腹泻患者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治疗,值得广泛运用于临床.

    作者:臧兴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3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高位内瘘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高位内瘘的护理方法,使其达到佳的使用寿命,为患者透析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科室2010年1月-2016年1月共计32例患者高位内瘘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2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内瘘闭塞,改为长期导管.其余30例患者沿用至今,无并发症.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能明显延长高位內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魏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58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观察组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升我院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王继英;孟丽敏;陈德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及预防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4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大出血护理应急预案;分析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止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抢救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统计显示,在产后出血量、止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抢救护理满意度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产妇应用护理应急预案可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并缩短止血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针对产后大出血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降低发生率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汤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比在儿童缺铁性贫血治疗中使用间隔补铁法和连续补铁法的疗效

    目的:了解连续补铁方案、间隔补铁方案应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效果.方法:抽取74例因缺铁性贫血、于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院的患儿,以补铁方案的不同分组:36例甲组施以连续补铁方案,38例乙组施以间隔补铁方案,并对两组补铁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甲组36例有效率72.22%,乙组38例为94.74%,(P<0.05).结论:当儿童出现缺铁性贫血现象后,施以间隔补铁方案实践性佳,推荐选用.

    作者:李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究经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5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行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止血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止血成功概率和总并发症概率分别为88%、16%;对照组相应为68%、32%.两组在止血成功概率和总并发症上比较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子宫压缩缝合术多用于剖宫产时的产后出血,其能够达到有效止血目的,对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及促进患者产后快速康复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52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收治的哮喘患者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解热、镇咳、平喘、抗感染、抗病毒、抗过敏、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雾化吸收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次2ml普米克联合1mL沙丁胺醇,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10~20min/次,2次/d,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迟于治疗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开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茵栀黄颗粒与蓝光照射联合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茵栀黄颗粒与蓝光照射联合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院内收治的11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莹;饶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三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每组患者20例.实验组1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2对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板(LPFP)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3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方式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输血量方面,PFNA组明显优于DHS组和LPFP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方面,PFNA组为(17.35±4.54)d;LPFP组为(19.55±4.90)d;DHS组为(27.15±3.67)d;在手术后患者的康复率方面,PFNA组为87.25%,LPFP组为86.00%,DHS组为78.43%.结论: 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对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PFNA组相对来书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特点,LPFP和PFNA组在住院时间和手术后的康复率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马英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试述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多需要住院治疗,治疗手段除依靠药物外,更依赖护理工作相配合.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改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复发率.本文论述了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作者:许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未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鼻内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相比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糖皮质激素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治愈率和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临床上值得合理应用和推广.

    作者:边宇;崔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究不同术式用于治疗大肠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不同术式对于治疗大肠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究.方法:本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所收治的大肠肿瘤患者共150例,分成悬吊组、气腹组、开腹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各组换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的手术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每个小组间的患者进行手术时长和所切除的肠管长度及淋巴结个数的差异间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与开腹组相比,悬吊组与气腹组能够控制更低的术中出血量.结论: 采用悬吊式腹腔镜术、气腹腹腔镜术以及开腹术应用于大肠肿瘤的治疗都具有一定的疗效,前两种治疗方案在术后恢复表现更加优异,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赵洪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