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莹;饶睿
目的:分析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治疗中应用单侧、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92例,依据内固定方式分成单侧组与双侧组,每一组46例,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双侧组膝关节的伸屈角度、手术愈合的时间、手术的时间与单侧组相比,膝关节的伸屈角度比单侧组小,手术愈合的时间、手术的时间明显比单侧组短,组间比较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治疗中应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时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卢洪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连续补铁方案、间隔补铁方案应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效果.方法:抽取74例因缺铁性贫血、于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间入院的患儿,以补铁方案的不同分组:36例甲组施以连续补铁方案,38例乙组施以间隔补铁方案,并对两组补铁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甲组36例有效率72.22%,乙组38例为94.74%,(P<0.05).结论:当儿童出现缺铁性贫血现象后,施以间隔补铁方案实践性佳,推荐选用.
作者:李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多需要住院治疗,治疗手段除依靠药物外,更依赖护理工作相配合.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改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复发率.本文论述了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作者:许玉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阴道分娩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产妇明显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在阴道分娩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降低了产妇的疼痛感,对产妇在产后恢复具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许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之间80例我院宫颈糜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高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25%,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避免出现并发症,有利于提高LEEP刀手术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徐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与所致疾病,以及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案与研究进展.
作者:杨静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麻醉期间低体温与很多因素相关,可严重影响麻醉复苏质量,拥有针对性体温管理可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本文主要阐述麻醉期实施体温管理对全麻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使全麻手术患者更安全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杨秀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在婴幼儿保健及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保健干预的45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结果:450例婴幼儿的语言、大运动、个人社交、精细动作、适应性等各发育商评分均比较高,腹泻、营养性贫血、小儿肺炎等常见病发生率为12.89%,接种后皮肤红肿疼痛、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结论:早期发展指导管理系统保健有利于婴幼儿的成长发育,改善婴幼儿的健康状况,降低婴幼儿常见病发生率,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宫腔镜下不同方式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02例2012年9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宫腔镜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分别应用宫腔镜下刮宫术和宫腔镜下电切除术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月经量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就就复发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5.88% vs.27.45%];就1年内妊娠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4.31% vs.58.82%];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宫腔镜下刮宫术,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在眼底黄斑变性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眼底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29%,并发症发生率为52.38%,治疗满意度为69.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治疗满意度为90.48%.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都要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眼底黄斑变性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其安全性比较高,患者对治疗效果也感到满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整体护理干预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消化科收治的68例反流食管炎患者的资料,将其按每组3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且其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价值显著且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一定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房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运用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双盲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抢救措施,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观察两组患者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急诊护理流程抢救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46例患者经常规抢救措施抢救后患者家属满意度为76.08%,在满意度观察指标上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且观察组患者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能更加快速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还能提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从护理部、护士长、护士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不良事件上报主动性差的原因,提出规范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方法,宣讲无惩罚上报制度,共同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流程,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魏秀花;苏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治疗,观察组则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基础治疗上添加阿托伐他汀.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ALT32.64±4.95U/L、AST31.15±3.86U/L、GT22.14±4.75U/L及TB12.19±1.05umol/L四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41.12±5.23U/L、36.84±3.45U/L、29.31±4.82U/L、16.65±1.25u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9.38%低于对照组的31.2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具有安全性、疗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路元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68例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34例/组),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护理差错率.结果:经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发生护理差错率为2.94%同样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发生护理差错率为20.4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自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非常大,因此我院决定通过对产妇产前产后进行护理,研究对初产母乳的分泌和喂养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这段时间,我院一共接受了2070例孕妇,经过审核,我院将孕期相近的孕妇挑选出来,这些孕妇都是临产一个星期左右的,一共选出1000例孕妇,我院将这1000例孕妇顺序打乱重新分组,每组都有500例,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首先我院给对照组的孕妇在产前产后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先是接受和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治疗,然后我院再对她们采用干预的措施.护理完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孕妇在泌乳时间和喂养婴儿方面的差异,判断产前产后的护理对初产孕妇的影响,分析是否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经过我院的记录的数据表明,两组孕妇在泌乳时间上是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并且孕妇在接下来的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同样的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孕妇的产前产后护理可以有效地使孕妇提前泌乳,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泌乳率,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与延迟口服补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口服补液,并根据给予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延迟口服补液,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口服补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症状评分为(42.32±2.15)分相比于对照组的(35.21±2.05)分,观察组更高,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33%,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口服补液与延迟口服补液的应用均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两者进行比较,前者的效果更佳,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应用优势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平均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两组患者持续治疗一个疗程(15日)后,进行疗效判断并作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一个疗程15日的治疗后,对照组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研究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更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应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治疗效果比接受常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更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作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方法:我院对2015年7月到2017年3月的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进行分析研究,以之前2015年到2016年的情况作为对照组,现今2016年到2017年的现状作为研究观察组,比较两时间段不同种类样本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结果:经过我院的仔细比较研究发现,2015年到2016年这段时间血培养标本、呼吸道样本、他肺呼吸道标本、外科切口分泌物标本以及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要比2016年到2017年的阳性率低很多,试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此次调查研究发现,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的分布是不同的,只有加强对微生物的研究分析,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我院日后的临床医学有着极大的帮助.
作者:段太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非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非手术治疗患者中全部治愈,但1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后期形成了假性囊肿,二次治疗采取手术方式.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时,要注意在患病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