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眼底黄斑变性效果

张波

关键词: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眼底黄斑变性,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医辨证分型在眼底黄斑变性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眼底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29%,并发症发生率为52.38%,治疗满意度为69.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治疗满意度为90.48%.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都要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眼底黄斑变性治疗中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其安全性比较高,患者对治疗效果也感到满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5.10-2016.10收治的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占优势,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2.0%,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来说显著较高,有明显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红霉素,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红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原因分析与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378例进行研究,其中失访患者124例,对患者失访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的主要原因有糖尿病门诊点未在医院建档、糖尿病患者复诊意识比较薄弱、糖尿病患者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就诊距离及重视程度不足等,各要素之间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门诊患者失访的原因很多,解决失访问题,采取合理的策略,可以降低患者失访率,促进患者的治疗进程.

    作者:胡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妇产科临床治疗预后研究

    目的:探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治疗预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进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中医内服外用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组45名患者有27名患者痊愈,有16名患者有效,有2名患者无效,观察组45名患者有25名患者痊愈,有12名患者有效,有8名患者有效,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采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雷正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58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观察组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升我院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王继英;孟丽敏;陈德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52例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收治的哮喘患者10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解热、镇咳、平喘、抗感染、抗病毒、抗过敏、支气管扩张剂、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雾化吸收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每次2ml普米克联合1mL沙丁胺醇,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10~20min/次,2次/d,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迟于治疗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米克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开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输液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处理措施.方法:研究急诊输液所面对的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法,来保证患者的输液护理安全,并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果:对急诊输液室实施安全防范措施前后进行比较,发现实施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急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是每一个医、护、技、后勤人员的共同职责,护士在这项工作中应当发挥更有效和更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急诊输液室得到护理质量安全的保证.

    作者:龚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断的6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行盐酸替扎尼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阿米替林治疗,对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结果:盐酸替扎尼定治疗组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替扎尼定治疗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盐酸替扎尼定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应用.

    作者:李雪莲;李海华;余建伟;胡振龙;代政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46例)与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观察组,46例)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性.结果: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65%;对照组为76.0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观察为4.35%,对照组为21.74%,对比差异显著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可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腹部疼痛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大幅度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上予以应用推广.

    作者:赵丽娟;祁俊杰;赵丹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D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脑卒DD患者,病患总人数为112例,对照组有52名患者,观察组有6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患者的吞咽障碍情况是由Burke吞咽障碍量表进行评估的,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按照吞咽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来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urke评分都有所降低,其中降低多的是观察组患者,(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都得到了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为明显(P<0.05).结论: 通过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DD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的康复.

    作者:郭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15-2016年东兴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东兴市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特点及规律,防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东兴市2015年-2016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15年-2016年共计抽检食品样本215份,共计检出致病菌55株,检出率为25.58%(55/215).其中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腊样芽孢杆菌25株,副溶血性弧菌13株,铜绿假单胞菌10株.未发生居民由于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导致食物中毒死亡.结论:东兴市在售副食品中有较大部分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因此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工作,提高防范意识,预防食物中毒的爆发流行.

    作者:庞国庆;林树珍;黄作朋;郑有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裕西社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六味地黄丸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且对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作者:沙水英;强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1例肌内注射至PTA术后臀部巨大血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分析1例肌内注射至PTA术后臀部巨大血肿的原因.从疾病本身的原因,药物使用史,肌内注射史,患者的体形和遵医行为进行分析.提示护士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正确的进行肌内注射,并重视患者病情观察,才能减少血肿发生.

    作者:熊雯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当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隐患现象,详细记录并进行讨论分析,寻求解决方法并对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89.3±2.5)分与(96.7±1.8)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与98.4%,表明实施效果明显,P<0.05.结论:重视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预防隐患情况发生,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对提高妇科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血疗法治疗21例胬肉术后角膜巩膜融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胬肉术后角膜巩膜融解的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01月-2016年12月间21例角膜及巩膜自融患者,采用乙酰半胱氨酸眼水 点眼 4/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水 点眼 4/日,球结膜下注射自体鲜血,前七天隔日一次,一周后改为每五天一次,至痊愈为止.结果:所有21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角膜表面遗有轻度轻度云翳,荧光素染色仅2例有数个浅表的细点状着色,其余均正常.平均治疗周期为20天-45天.结论: 自血疗法可有效促进胬肉术后角膜巩膜融解愈合.

    作者:王翠娟;陈杨磊;夏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输卵管残端妊娠病例的临床分析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近年来随着输卵管妊娠手术的增加,输卵管残端的妊娠率也在升高.许多研究表明,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后潜伏着输卵管残端妊娠的危险.

    作者:潘乐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将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期间在本中心门诊部接受治疗的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2例/组.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饮酒概率为18.75%,吸烟概率为15.63%,运动概率为87.50%,舒张压为(73.32±8.54)mmHg,收缩压为(131.20±13.52)mmHg,上述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洪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评析

    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7年4月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手术治疗;微创组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出血量、切口长、操作用时、出院时间和急性阑尾炎疗效、感染、发热等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急性阑尾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感染、发热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患者出血量、切口长、操作用时、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有效性高,切口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出血少,可快速康复出院.

    作者:齐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有病耻感的肠造口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有病耻感的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全程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宣教,使其达到接受现实,肠造口护理能够自理.结果:大部分患者接受治疗,自理造口,完全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结论:全程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明显改善有病耻感的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龙凤;刘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在带状疱疹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在带状疱疹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到我院皮肤科治疗带状疱疹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1个月后观察实验结果.结果:实验组显效和有效共有24例,总有效率为92.30%,无效2例,无效率为7.70%;对照组显效和有效共有22例,总有效为84.62%,无效4例,无效率为15.38%;两组实验数据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有积极地效果,可以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左培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观察微创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7例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微创方式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践证明,治疗后的RU、QOL、PISS明显低于治疗前,Qmax系数高于治疗前,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治疗前不良反应率为20.5%,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5.1%,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低于治疗前.结论: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给予微创指标方式,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浩;王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