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

谢红利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5.10-2016.10收治的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占优势,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2.0%,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来说显著较高,有明显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红霉素,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D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脑卒DD患者,病患总人数为112例,对照组有52名患者,观察组有6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患者的吞咽障碍情况是由Burke吞咽障碍量表进行评估的,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按照吞咽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来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urke评分都有所降低,其中降低多的是观察组患者,(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都得到了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为明显(P<0.05).结论: 通过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DD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的康复.

    作者:郭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品质管理圈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阶段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品质管理圈行为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品质管理圈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以有必要在妇产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巫正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急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P<0.05.结论:急诊护理用于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能够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更多有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金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所收治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3例,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13例,在血液透析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后胫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研究组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后,显效7例、有效5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例、2例及53.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联合应用左卡尼汀后,胫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分别为(43±3.95)、(49±4.35)、(42±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4.15)、(40±4.22)、(34±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帮助受损神经修复,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雨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库欣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5-2016 年来资料完整的16例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库欣综合征患者中,ACTH依赖性肾上腺皮质增生5例,非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11例,其中腺瘤7例,腺癌3例,非ACTH 依赖性大结节性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临床表现以高血压出现频率高,糖代谢异常和低血钾次之.结论:库欣综合征临床表现各异,需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大部分通过适当手术可以缓解症状.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68例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34例/组),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护理差错率.结果:经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发生护理差错率为2.94%同样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发生护理差错率为20.4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应用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自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心衰运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的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心衰运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74例慢性心衰患者(2015年1月10日至2016年12月1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4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分组.单一组37例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联合组37例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9%,相比单一组(70.27%)明显更低,P<0.05;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D、LVEF、SV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但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LVESD、LVEDD、LVEF、SV相比单一组明显更优,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和单一组(10.8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董之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将阿托伐他汀钙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65例,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编入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5例.治疗期间,两组的常规治疗均保持一致,用药方式为:对照组患者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服药基础上,加服依那普利.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做一观察与记录.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占45.7%;有效17例,占48.6%;无效2例,占2.9%,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7例,占23.3%;有效10例,占33.3%,无效13例,占43.3%,总有效率为56.7%.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将阿托伐他汀钙与依那普利联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种更优的组合方案,有必要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冯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复方异丙托溴铵液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液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28例慢阻肺加重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液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4例患者给予吸氧、消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得分、PaO2、PaCO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得分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2.53±1.07 vs 0.96±0.3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缺氧状态.

    作者:易诗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钴铬合金烤瓷牙和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效果比照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钴铬合金烤瓷牙和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效果并作比照观察.方法:将进行牙齿美容修复患者,挑选100例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100例牙齿美容修复患者中,50例患者接受二氧化锆烤瓷牙修复方法(研究组),另外50例患者接受钴铬合金烤瓷牙治疗方法(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进行牙齿美容修复的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评分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牙齿美容修复患者应用二氧化锆烤瓷牙治疗方法的修复效果比钴铬合金烤瓷牙修复效果更高,值得作为修复牙齿的佳选择方案.

    作者:陈玉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宫外孕患者76例,按照就诊奇偶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

    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与所致疾病,以及治疗幽门螺杆菌病的常用药物、治疗方案与研究进展.

    作者:杨静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行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究行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等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应用行为护理.统计两组宫颈癌患者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以及患者两周后的患肢周径比变化值和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数据显示,试验组宫颈癌患者经过行为护理后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异,P<0.05.且试验组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两周后的患肢周径比变化值和治疗效果评定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P<0.05.结论:临床应用行为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着较好的预防作用.一方面可以缩短患肢肿胀消失时间,还能降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另一方面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万里燕;邢煜;杨晓婷;胡璇;尹洪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的孕妇共1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共83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研究组产妇84例,采用导乐镇痛分娩仪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评分和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临产时、镇痛30分钟后以及宫口开大6-8厘米时的疼痛评分分别为(2.24±1.15)分、(4.25±1.87)分和(3.43±1.12)分,其中镇痛30分钟后以及宫口开大6-8厘米时的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对应时间的疼痛评分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14±1.13)小时和(6.05±1.33)小时,对照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为(7.72±2.08)小时和(8.87±2.00)小时,研究组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的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镇痛分娩仪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同时缩短产程,值得推广.

    作者:严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控措施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生原因,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在册的发生职业暴露的94名医务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控措施.结果:94名职业暴露者以护士为主占51.06%;其次为医生,占38.30%;工龄<5年的为主,占55.32%;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占69.15%;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占暴露总人数44.68%,其次为暴露源不详,占暴露总人数15.96%;所有职业暴露者均及时正确处理,除1人丙型肝炎无免疫力感染丙型肝炎外,其余暴露者未发现血源传染性疾病.结论: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可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尹芹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回访系统在提升医院服务中的做法与作用

    目的: 探讨回访系统在提升医院服务中的做法与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016年接收的2800名患者进行回访,回访的主要方式为入户回访、电话回访等.结果: 2013年回访到的患者有560名,患者回访满意度为93%;2014年回访患者730名,满意度为95.7%;2015年回访患者805名,满意度为97.2%;2016年回访患者705名,满意度为98.7%.结论: 医院对接收的患者通过多重渠道进行回访,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有效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杜晗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6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3例,采用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出血量相同(P大于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都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肌瘤,但子宫动脉栓塞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时间,从而提高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琳;于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对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具体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采用X线平片检查,观察并计算跟骨Bolher角、Gissane角.结果:术前两组跟骨Bolher角、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跟骨Bolher角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issane角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可以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广泛性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1].本病见于小儿各年龄期,临床报道亦以儿童居多[2].方法:我院通过观察10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在对患儿实行责任制整体优质护理的同时,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变化,从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方面入手.结论:取得了患儿家长的密切配合,对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3].

    作者:贾海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非常大,因此我院决定通过对产妇产前产后进行护理,研究对初产母乳的分泌和喂养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这段时间,我院一共接受了2070例孕妇,经过审核,我院将孕期相近的孕妇挑选出来,这些孕妇都是临产一个星期左右的,一共选出1000例孕妇,我院将这1000例孕妇顺序打乱重新分组,每组都有500例,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首先我院给对照组的孕妇在产前产后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先是接受和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治疗,然后我院再对她们采用干预的措施.护理完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孕妇在泌乳时间和喂养婴儿方面的差异,判断产前产后的护理对初产孕妇的影响,分析是否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经过我院的记录的数据表明,两组孕妇在泌乳时间上是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并且孕妇在接下来的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同样的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孕妇的产前产后护理可以有效地使孕妇提前泌乳,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泌乳率,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