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麻醉期间病人的体温管理

杨秀林

关键词:麻醉, 体温管理, 复苏效果
摘要:麻醉期间低体温与很多因素相关,可严重影响麻醉复苏质量,拥有针对性体温管理可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本文主要阐述麻醉期实施体温管理对全麻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使全麻手术患者更安全地度过麻醉恢复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治疗,观察组则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的基础治疗上添加阿托伐他汀.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ALT32.64±4.95U/L、AST31.15±3.86U/L、GT22.14±4.75U/L及TB12.19±1.05umol/L四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41.12±5.23U/L、36.84±3.45U/L、29.31±4.82U/L、16.65±1.25u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9.38%低于对照组的31.2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阿托伐他汀具有安全性、疗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路元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研究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41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归于基础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护理方式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0.4%,干预组的护理优势更为明显,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优势明显,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负压密闭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的护理观察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负压密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四肢创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观察与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均采用VSD治疗,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发现该组病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时间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负压密闭引流术在治疗四肢创伤及感染创面,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春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探讨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使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进行切口感染的观察进行判断.结果:在27例的普外科手术中,其中切口感染有6例,男4例,女2例,感染率为22.2%;其中在手术中使用抗生素切口感染的概率要比手术前和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都低,一联的用药感染率要比二、三联更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讨论:根据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得知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时要考虑用药时间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术中使用抗生素对于预防切口感染效果好.

    作者:刘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腹泻护理中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护理中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之间收治20例小儿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前后患儿依从性情况.结果:小儿腹泻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运动、用药、饮食和行为等方面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均明显优于临床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腹泻患儿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其治疗和护理依从性的增强,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翟青;景志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后对其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参照随机原则,将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低钾血症68例予以随机分组处理,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组,34例)及优质护理(优质组,34例),对比两组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干预后优质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依次为(32.75±4.39)分、(28.54±4.10)分,低于对照组;优质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14±3.24)分,较对照更高(P<0.05).结论:对急诊科低钾血症患者予以优质护理,能够很好地帮助改善患者情绪,缓解焦虑,缩短住院时间,效果确切.

    作者:朱丹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针刺联合肌力训练对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有效性,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4年3月接收的患有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以常规的中药灌肠保留法进行治疗,而试验组则采用针刺联合肌力训练进行治疗.在相同治疗周期下对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相同疗程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试验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静脉流速的改善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肌力训练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同时对改善盆腔血流状况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对比中药灌肠保留法治疗来说整体治疗的有效率也较高,可以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欣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精细化护理对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从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子宫大出血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的患者则运用的是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中患者发生会阴痛、下腹痛、尿痛和尿频的情况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88.00%)低于实验组(98%),差异明显,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急性子宫大出血患者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实施精细化护理获得显著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此护理方式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孟庆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护理措施对提高躁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提高躁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1%.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京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整形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在烧伤整形患者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整形治疗的9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应用传统换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5例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植皮愈合所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移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患者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降低伤口感染率、缓解疼痛,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孙庆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品质管理圈行为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阶段收治的12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品质管理圈行为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品质管理圈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积极的作用,不仅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以有必要在妇产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巫正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动物外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方式分析

    动物外科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自身的今后临床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能使学生自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全面地推动学生自身的长足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动物外科教学中思维的培养进行了探究,总结出现阶段动物外科教学中如何利用相关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自身的自身的学习兴趣与能力的方式.

    作者:于跃;张新;郑瑞;赵志青;印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控措施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生原因,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感染管理科登记在册的发生职业暴露的94名医务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控措施.结果:94名职业暴露者以护士为主占51.06%;其次为医生,占38.30%;工龄<5年的为主,占55.32%;暴露方式以针刺伤为主,占69.15%;暴露源以乙型肝炎为主,占暴露总人数44.68%,其次为暴露源不详,占暴露总人数15.96%;所有职业暴露者均及时正确处理,除1人丙型肝炎无免疫力感染丙型肝炎外,其余暴露者未发现血源传染性疾病.结论: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可有效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尹芹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非常大,因此我院决定通过对产妇产前产后进行护理,研究对初产母乳的分泌和喂养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这段时间,我院一共接受了2070例孕妇,经过审核,我院将孕期相近的孕妇挑选出来,这些孕妇都是临产一个星期左右的,一共选出1000例孕妇,我院将这1000例孕妇顺序打乱重新分组,每组都有500例,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首先我院给对照组的孕妇在产前产后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先是接受和对照组一样的常规治疗,然后我院再对她们采用干预的措施.护理完一段时间之后,比较两组孕妇在泌乳时间和喂养婴儿方面的差异,判断产前产后的护理对初产孕妇的影响,分析是否有统计学的意义.结果:经过我院的记录的数据表明,两组孕妇在泌乳时间上是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并且孕妇在接下来的喂养婴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同样的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孕妇的产前产后护理可以有效地使孕妇提前泌乳,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泌乳率,值得广泛的推广.

    作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目的:观察与探究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疾控中心就诊及治疗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效果.结果:男性患儿的比例(55.00%)与女性患儿的比例(45.00%)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发病时间在10-11月份的患儿比例(75.00%)与发病时间在其他月份的患儿比例(25.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男儿童和女儿童中均有发生,易在10-11月份发病,加强对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十分重要.

    作者:李翠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湿性愈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伴溃疡伤口的护理体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因粥样硬化累及下肢的动脉,导致 动脉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供血不足表现的疾病,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动脉系统疾 病.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 升高 1%,患周围动脉闭塞的风险提高 26%.40 岁以上,病程 5 年以上的 2 性糖 尿病患者中,50%的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病,其中 43%的患者合并重度的血管病变 [2].肢体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以下肢动脉病变为主,表现为下肢的疼痛、 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导致肢体坏疽,甚者截止.研究表明,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患者,病情发展快、程度重,一旦发生,截 肢率是非糖尿病的40倍[3].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发 病人数与日俱增,且以老年发病为主.伤口愈合的理念分为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干性愈合由于愈合环境差,不仅容易使伤口脱水、结痂、不利于上皮细胞爬行,而且使生物活性物质丢失,造成愈合速度缓慢.

    作者:陈星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及可行性.方法:将2015年3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期间在本中心门诊部接受治疗的6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2例/组.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饮酒概率为18.75%,吸烟概率为15.63%,运动概率为87.50%,舒张压为(73.32±8.54)mmHg,收缩压为(131.20±13.52)mmHg,上述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洪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颅脑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致病因素及临床治疗、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行颅脑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痊愈22例,占78.6%,好转4例,占14.3%,死亡2例,占7.1%,总有效率为92.9%.结论: 对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要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伍仕兵;杨靖;吴常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方法:选取我院2015.10-2016.10收治的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儿的退烧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占优势,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22.0%,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来说显著较高,有明显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红霉素,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谢红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体外循环护理方法,为后续的临床护理提供方法参考,保证患儿的生命健康.方法:对收治的50例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对所有的患儿采取回顾性的分析,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的结果.结果:50例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130.0±5.1)min,阻断时间(40.5±9.1)min,术后呼吸支持时间为(56.0±3.5)h,术后9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8.0%,经过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可以提高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大程度保证患儿的健康.

    作者:范敏媛;张海林;张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