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凤
从护理部、护士长、护士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不良事件上报主动性差的原因,提出规范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方法,宣讲无惩罚上报制度,共同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流程,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魏秀花;苏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评估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和防范措施之前本消毒供应室100批次的消毒灭菌器械及物品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期间实施风险管理评估和防范措施之后本消毒供应室100批次的消毒灭菌器械及物品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1.00%)与对照组(1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医务工作人员(87.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并实施防范措施的效果.
作者:张春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就现在的社会分析来看,医患矛盾在不断的加剧,而在这种医患伤害的背景之下,医务人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便成为了我国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因为医护人员作为医疗事业的重要载体,其主观幸福感对于工作积极性以及态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分析影响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可以更好的从客观方面给予医务人员帮助,从而使其获得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本文针对医患伤害背景下的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更加有效的控制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杨柳蓉;赵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延伸护理的方式,观察其治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接受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按照常规法,出院前由医师及家属制定相应家庭护理计划,出院后,家属执行计划,护师每3个月电话回访一次,知道并了解情况,时间为1年;观察组在入院后就有统一的护师进行负责管理,出院后护师每周两次电话随访,每两周家访一次,时间为1年.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恢复情况均有较大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能够使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以及恢复情况均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晓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82例,将其分为4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和3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AIH),同时选择4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4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各组的血清ANA阳性检出率和自身抗体检出率.结果:AIH组和PBC组患者的血清ANA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HBV组和对照组;而且PBC组的自身抗体检出率高于AIH组、HBV组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AMA-M2和M2-3E等抗体对于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敏感度较高,而ANA对于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敏感度较高.
作者: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中耳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4例中耳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其中常规组中耳炎患者为2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优质组中耳炎患者为22例,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发现,优质组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3%),常规组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中耳炎患者比较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妙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临床诊治,分析30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仅1例转院,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出现智力障碍、癫痫、运动障碍的新生儿各1例,新生儿的后遗症总发生率为10.00%.结论: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具有特异性,对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治疗效果.
作者:卓素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对骨科病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选取我院30名护理人员,将我院的骨科病人以时间段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OEC模式护理管理.然后观察两组病人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9.4%,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3%,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谷剑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心律失常患者采取美托洛尔+胺碘酮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心律失常患者50例(2016年9月17日到2017年5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原则分2组,25例为一组.一组给予胺碘酮(对照组),另一组再使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对比2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的数据60.00%,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值<0.05.结论:针对心律失常的患者,在临床上采取胺碘酮、美托洛尔2种药物联合的方案治疗后的效果非常可观.
作者:向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1].近年来随着输卵管妊娠手术的增加,输卵管残端的妊娠率也在升高.许多研究表明,输卵管部分切除术后潜伏着输卵管残端妊娠的危险.
作者:潘乐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润燥止痒胶囊与阿维A酸胶囊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中重度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29例.观察组使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阿维A酸胶囊治疗,对照组仅使用阿维A酸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8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17.39%,低于对照组的37.93%,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与阿维A酸胶囊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阿维a酸胶囊的使用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马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融合了多学科、多种技术,在医学检验邻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现今学校实验教学远落后与医院实验诊断的发展.以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为主,探索建立与临床工作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加快医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人才.
作者:徐春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改良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3例膀胱肿瘤肌层侵润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均予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并观察膀胱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13例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均顺利完成,且于术中的膀胱侧韧带,背静脉丛致使的出血显著减少,平均为(385.69±32.04)ml,手术时间为(72.96±6.42)min,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于2年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处无瘤存活状态.结论:改良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鲁守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某院收治的9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幽门杆菌的清除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可有效的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贤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用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咳嗽、气促、发热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用药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临床症状消失,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董迁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经颈外静脉留置长期导管的可行性、并对其相关并发症进行处理,评价其优缺点.方法:189例无法留置颈内或股静脉长期导管的患者,采用经颈外静脉置入永久性长期导管.结论:经颈外静脉建立长期血透导管可以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长期血透导管的又一选择, 尤其适合于颈内静脉穿刺失败者、颈内静脉长期导管感染需更换导管者、颈外脉显露较粗者.
作者:孙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阴道分娩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实验组产妇明显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检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在阴道分娩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降低了产妇的疼痛感,对产妇在产后恢复具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许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高a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4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于发病24-48h内增加应用丹参注射液,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3.91%),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率(65.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率(29.0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于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学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2012年红花岗区15岁以下儿童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麻疹、乙肝、乙脑、流脑五种疾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与分析.方法:采微量末稍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接种疫苗后的IgG抗体水平,分析保护率.结果:脊灰、麻疹、乙肝、乙脑、流脑五种疫苗接种后IgG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24%、92.93%、95.57%、90.72%、90.30%都达到了90%以上.结论:红花岗区随机抽取的952名0-15岁健康儿童接种脊灰、麻疹、乙肝、乙脑、流脑脊灰、麻疹、乙肝、乙脑、流脑IgG抗体阳性率整体水平较高,免疫屏障建立.
作者:徐毅;冯亚;赵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58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管理制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观察组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可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升我院整体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王继英;孟丽敏;陈德先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