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疾病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毛叶飞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 胃肠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就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肝胆疾病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肝胆外科手术的60例患者术后肠营养支持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本组患者中30例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30例在术后3d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记录两组肠营养支持前后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对照比较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排便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预后营养指数处于同一基线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前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排便恢复时间为(46.74±11.31)h、(77.76±14.21)h明显早于对照组(71.76±14.18)h、(125.04±21.47)h(P<0.05).结论:给药方便且治疗费用低廉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佳营养支持疗法,该疗法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良好促进作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管理在脑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对脑科手术患者行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脑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不同分为细节组和常规组,各54例.常规组行基础管理,细节组行细节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护理评估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护理评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细节组的护理评估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细节组的护理满意度50例(92.59%)显著高于常规组42例(77.7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科手术患者行细节管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评估评分和神经缺损评分,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炳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清热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短期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住院的8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加清热活血方,每日1剂 早晚分服,疗程均为两周,两周观察结束后对比两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心肌酶(AK、CK、CK-MB、肌红、肌钙蛋白)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在CK、CK-MB、WBC、C-反应蛋白水平NEU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肌酶(AK、肌红、肌钙蛋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短期内对改善部分心肌功能及体内炎症因子下降等方面均有较满意的效果 值得我们应用和推广.

    作者:魏秀敏;刘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8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成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进行分析,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1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姚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8例早产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新生儿给予发展性照顾.对比两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喂奶量、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和喂奶量都明显比对照组多,观察组患儿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发展性照顾能有效提高其睡眠时间和进食量,缩短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冰硝散治疗股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冰硝散治疗股肿的护理.方法:对9例股肿病人用冰硝散外治,通过护理观察疗效.结果:应用冰硝散外治患肢疼痛完全消失,肿胀均有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冰硝散局部外敷方法能起到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活血化疲、消肿软坚之功效.

    作者:王敏;彭莉君;薛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8例接受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形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分析,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乙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优势明显,能减少不良炎症的发生几率,有助于尽快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艳;陈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调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降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QTd(QT间期离散度)和心律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QTd和心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缺血、血栓形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QTd和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疗法可以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鹏;张娇;张清涛;李英杰;李小文;呼东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之间在我院儿科诊室确诊的1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均等两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使用沙丁胺醇治疗结合临床护理对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使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的观测组患者治疗结果明显高于使用其他药物配合临床护理的患者,总体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配合相应的护理更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出现极低出生体重的患儿1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使用常规的静脉营养方案为对照组,使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方案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足量的喂养时间,恢复到出生的体重的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每天增加的体重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可以有效的增加体重,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丽莉;张思梅;靳宝叶;普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对54例61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行后囊膜切开.结果:术后随访1~12月,术后57眼视力有提高,4眼无提高.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王娟;姬红培;张建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来我院实习的72名学生,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6)与实验(n=36)组,参照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学生实施体验式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对于不同教学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临床操作成绩(95.64±2.33)分、理论知识成绩(89.65±3.23)分、满意度为97.22%显著高于参照组学生临床操作成绩(88.65±3.11)分、理论知识成绩(83.54±2.65)分、满意度7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效果比较显著,对于提升护理考核成绩以及教学质量具备重要意义.

    作者:李彩虹;牛静;杨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各有患者25例.观察组采用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优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00%(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出院时间等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能够起到更加明显的手术治疗效果,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锦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一例直肠癌晚期放疗患者失禁性皮炎个案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直肠癌晚期放疗患者失禁性皮炎的个案护理效果,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并未今后的护理工作指明方向.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23日收治的一例直肠癌晚期放疗患者,在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失禁性皮炎,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以后,患者的临床各项症状较之前明显减轻,伤口得以快速愈合,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有效提高,失禁性皮炎也逐渐从由中度慢慢转为轻度,继而愈合且情况良好.结论:在护理直肠癌晚期放疗失禁性皮炎患者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护理效果的显著增强,实现伤口快速且良好的愈合,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吴素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2月3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两组,分别为甲组15例、乙组15例.甲组单纯给予合口服降糖药,乙组则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低血糖出现率;干预前后患者空腹血糖和C肽、餐后2小时血糖和C肽.结果:乙组2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P<0.05;乙组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短于、低血糖出现率低于甲组,P<0.05;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和C肽、餐后2小时血糖和C肽相近,P>0.05;干预后乙组空腹血糖和C肽、餐后2小时血糖和C肽优于甲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门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空腹和餐后血糖和C肽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贾维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选的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再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及护理前后各项身体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心绞痛发病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耐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

    作者:邓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泌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泌素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46例)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46例)的临床疗效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8.7%;对照组为6.5%,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可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胃泌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肖友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用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对比

    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此组研究的对象,均依次接受增强CT、MRI进行扫描诊断,后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比这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1)110例肝癌患者的MRI检出率是96.36%,显著高于增强CT的80.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MRI对混合型、胆管细胞型以及肝细胞型肝癌的检出率依次是100%、93.33%、95.0%,明显高于增强CT的77.5%、76.67%、85.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脏增强CT相比较,采取MRI技术对肝癌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殷秀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00例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患者的健康宣教

    目的:探讨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健康宣教方法.方法:选择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100例,加强预防出血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强化细化健康教育,所选病例有92.5%的患者未见出血倾向.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对预防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导致的严重出血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思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研究

    目的:观察与探究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速率、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

    作者:邓吉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本院临床各科室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科学控制提供有效合理的依据.方法:对2016年本院各临床科室展开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检查、鉴定与分析,回顾性分析多重耐药菌的样本来源、分布科室、菌种分布以及危险因素等,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结果:本院1-12月共分离病原菌782株,检出多重耐药菌97株,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占全院感染的12.4%,其中主要的多重耐药病原菌为:产BSBLS大肠埃希菌27株(27.8%),MDRAB 24株(24.7%),MRSA14株(14.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株(11.3%),CRAB 10株(10.3%),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7株(7.2%),CRE 2株(2.1%),产ESBLS奇异变形杆菌1株(1.0%),产ESBLS产酸克雷伯菌1株(1.0%);主要样本来源为呼吸道、泌尿道、分泌物和脓液.其分布科室主要是普外及泌尿生殖外科、烧伤及脑外科、ICU、肿瘤科、脑病科、康复科;其危险因素主要是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糖尿病以及机械通气、留置导管等手术操作.结论:ICU等科室有较高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需要采取减少病患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科学使用抗生素,严格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和执行隔离等积极有效措施.

    作者:肖琴;张加会;张利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