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虹;牛静;杨春玲
平均住院日是衡量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本文分析南京某医院骨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对策.
作者:黄锴烨;雒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方法:通过抽样法对某地区的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进行研究,在2016年4月到2016年10月间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这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部护士进行问卷的发放,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有946份,有效回收率在94.6%.结果:通过对有效回收的946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拥有不同工作内容的护士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以及工资福利待遇、机构管理情况、同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发展前景等得分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工作符合程度、工作被认可度等方面的得分进行比较后,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社区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普遍不高,同时,不同工作内容的社区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有必要在对社区的专科护理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社区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存进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慧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减少猝死等风险发生.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住院治疗的30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评估的基础上,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心律,随时观察心电监护上心率、心律及心电图波形的变化,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稳定.转危为安.结果:经过严密的监测和观察后,能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病人病情稳定,减轻痛苦,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在经过精心全面的观察及护理后,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及猝死等风险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礼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清热活血法治疗劳损性腰背痛的临床效果,探析清热活血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患有劳损性腰背痛的患者,采用清热活血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和治疗之后的效果,分析清热活血法的治疗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用调查问卷以及后期回访的形式了解清热活血法对劳损性腰背痛的治疗效果,用患者的评价予以评估.结果:通过清热活血法治疗之后,患者的劳损性腰背痛明显有所缓解,经过多个疗程的持续治疗可以发现,患者在日常起居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一疗程的治疗之后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在第二疗程中药效仍然较为显著.结论:清热活血法治疗劳损性腰背痛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具有应用和推广的价值.通过多个疗程的使用,劳损性腰背痛的症状有了明显的缓解.
作者:马红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50例的内科治疗体会.方法:筛选本院急诊内科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科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经内科治疗后,临床症状均于6h内基本消失;合并高血压者,经降压治疗后,6h内血压达到目标水平;总体疗效评定中,44例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其余6例中一例行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痊愈,2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采用内科治疗的效果尚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推行.
作者:叶长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且提出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临床用药应对措施实施前后各120张西药处方,将实施前的12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120张处方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本组120张西药处方中有48张不合理西药处方,5张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占10.4%,9张为溶媒选择不合理,占18.7%,13张给药方式不合理,占27.1%,7张用药次数不合理,占14.6%,2张药物剂量不合理,占4.2%,7张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4.6%,5张药物选择不合理,占10.4%;48张不合理处方中,13张为儿童,占27.1%,25张为成人,占52.1%;10张为老年人,占20.8%,药物类型:27张为抗生素,占56.25%,12张为心血管药物,占25%,9张为其他,占18.75%.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应对药品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曾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救治的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传统方法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腰椎JO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更低,腰椎JOA评分更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椎间孔镜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高危因素及对孕产妇的危害,提高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救治能力.方法:选择2014年1月一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1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4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18例,胎盘粘连、植入14例(77.77%);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11例(61.11%);全子宫切除术3例(16.67%),无一例死亡.对照组47例,胎盘粘连、植入23例(48.93%);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7例(14.89%);全子宫切除术1例(2.12%);无一例死亡.观察组既往剖宫产次数、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严重危害孕产妇,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及剖宫产次数可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提高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危害的认识,选择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是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杜文渊;邹余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招募的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人群特点及改进策略.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7月苏州市中心血站451例单采血小板和55328例全血捐献者资料;现场问卷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心理反应;检测单采血小板前后的血细胞水平.结果:单采血小板捐献者中男性占84.70%,女性占15.30%,全血捐献者中男性占63.04% ,女性占36.96%,女性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占比少于女性全血捐献者(P<0.001).女性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平均年龄为31.5岁,女性全血捐献者组为42.6岁,女性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平均年龄较低(P<0.001).女性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近半数(42.0%)表现平静,男性表现平静者仅12.6%,差异明显(P<0.001);除不安的心理表现男女占比无差异(P>0.05),女性心理紧张(18.9%)、恐惧(5.8%)较男性(分别为31.4%、14.6%)占比低(P<0.05).单采血小板后血细胞水平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血细胞异常者中男性占0.26%,女性占5.80%,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P<0.001).结论:女性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偏少,女性心理影响因素较多,单采血小板后一过性血细胞异常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作者:邱香;曹维娟;李维洁;王伟;戴非羽;徐军;周昌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方位护理管理对产科住院产妇满意度、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集的90例产妇,根据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多方位护理管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75.56%,P<0.05.结论:多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产科护理管理质量,也可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锡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塞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基本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下使用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比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NSE以及IMA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NSE以及IMA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应用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过程,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伍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手术78例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择78例前列腺增强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9)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39)实施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术后镇痛时间,并能够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送检的256例水源水以及326例生活饮用水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2012年至2017年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为79.1%;2012年至2017年生活饮用水不同季度的合格率为76.1%;2012年至2017年水源水不同季度的合格率为42.1%.第一季度饮用水的合格率显著比第二、第三、第四季度饮用水的合格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枯水期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显著高于丰水期的,水源水的总大肠菌群污染较为严重,所以在丰水期应该加强对水源水以及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和监督.
作者:余光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如患病后未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可能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一定的致残、致死可能,因此,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率,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次研究对2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控制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国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75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封堵术后的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行介入封堵术后患儿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生理特点,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术后护理.结果:全组病人介入封堵治疗愈后率达97%.结论:加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尚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进行氟康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苦参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5.7%(44/46)远高于对照组的76.1%(35/4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外阴瘙痒、阴道疼痛以及黏膜充血症状消失时间远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可有效改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兰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查证目前我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现状,通过文献分析其发生主要原因及影响上报重要的因素,从而寻求改善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具体定义,应用系统管理理论进行管理,从发生及影响上报的结构面、过程面及结果面进行综合分析及改善,运用根本原因分析的方法,采用PDCA循环理论,全面系统的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结果:在结构面上,制定相关规范,建立统一的上报途径,加强人员培训;在过程面上,建立畅通的上报途径,定期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及汇总,追踪其改善成果,形成PDCA循环;在结果面上,鼓励护理人员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免责上报,护理部对所有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主要针对流程及制度进行改善,将不良事件的上报列入到科室绩效考核指标.综合以上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上报率.结论:改善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意识,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蔡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骨科创伤患者临床疗效影响及机制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诊断重症创伤骨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创伤原则给予基础治疗,中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时间为7天.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与脂联素(APN)水平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两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APN、PCT水平下降,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药组患者血清IL-6、APN、PCT水平下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FIB、D-二聚体、APTT、AST水平下降,ALB水平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下调重症骨科创伤患者体内炎性反应程度,减轻脏器功能损伤,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王伟;杜法桥;宋二增;张宝英;李新研;马慕野;程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88例,实验组44例,对照实验组44例.实验组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实验组用常规性治疗手段.结果:对照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对照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相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治疗的病人疼痛大大减轻了,病人住院时间也减少了.
作者:曹让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其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抽取至本院治疗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该病临床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11例误诊,2例误诊为急性食管炎,3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4例误诊为急性胃炎,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23例患者经规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糖下降、酮体转阴,1例死亡.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医师需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王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