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胜
目的:对盐酸米诺环素在牙周牙髓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拟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相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接受不同途径盐酸米诺环素给药治疗,取经牙周袋注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采用根管途径注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根管充填时机成熟后再行充填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治疗后牙周袋深度改善情况与探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显效、有效患者在观察组占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5.0%(X2=4.176,P<0.05).恶心、呕吐是治疗期间所有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上述不良反应在观察组的发生率为6.25%(3/48)近似于对照组8.33%(4/48)(X2=0.047,P>0.05).结论:采用根管途径注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可以将其作为牙周牙髓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手段.
作者:张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2例)与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的在手术时间、伤口预后时间、行走能力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其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行走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98%;对照组为28.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时可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经尿道与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PCNL),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各项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RL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分别为(41.07±7.74)min、(3.17±1.23)d,明显短于PCNL组的(49.86±9.03)min、(6.52±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的结石清除率97.8%明显高于URL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并发症率比较低,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出现2例并发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对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选取佳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王小虎;陈定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情况等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采用资料回顾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到2016年收治的150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结果显示1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疹以及消化道症状,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检结果显示有66例患者尿检异常,同时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占所有过敏紫癜患者的高达64%.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由于与其他的紫癜相比并没有显著的特点,非常容易导致误诊,耽误疾病的治疗.加强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了解,结合胃镜等辅助检查技术,有利于尽早的诊断.同时,由于腹型过敏性紫癜非常容易出现肠套叠等现象,会诱发消化道出血以及坏死性肠炎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者开展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张爱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速率、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
作者:邓吉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基于数理统计方法,选取宜良县其中的18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宜良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比较低,枯水期水质合格率为50.00%,丰水区水质合格率为30.56%,全年合格率为40.28%.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锌和游离余氯.分析表明:监测的18个工程供水设施不全,水处理工艺不完善,缺少消毒设备,只是简单的集中取水供水,供水合格率较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基于分析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作者:陈玲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观察其护理疗效,研究护理对策.方法:从我院在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所有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3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诱因、病况发展等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性研究以及护理干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自2011年至2016年,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增加了21%.该病的发生明显具有季节性,共有198例集中在春秋季发病.在300例研究对象中,170例患者有明确的诱因.123例患者具有过敏史,占72.35%.95例上呼吸道感染,占57.65%.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有10例.占5.88%.此外还有因食物引发的有69例,占40.59%.讨论: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发病原因复杂多变,主要与体质、季节、环境、药物等有关.加强病人的护理管理工作,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降低疾病的复发和促进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吴玉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医学生情绪智力和应付方式现状,为后续提供干预和制定针对医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方案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方法:使用自编调查问卷、黄氏情绪智能量表和成年人应付方式问卷,对11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医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为27.43±4.28;其较多采用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医学生情绪智力与与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医学生情绪智力发展尚不成熟,有必要通过干预性培养课程来提高其水平,从而改善医学生在学习、实习、工作中面临应激事件时采取的应对方式,以利于其适应医疗工作要求.
作者:李燕;杨明晖;陈颖川;罗艳芳;白阳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部位输尿管结石大小与患侧肾盂积水的关系,以及对肾周炎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4月至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阳性结石病例,共46例,分别测量结石横径大小,肾盂大小,以及有无患侧肾周炎,按输尿管结石部位(上、中、下段)分组,每组进行结石大小及肾盂大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上段输尿管结石大小与肾盂扩张程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石增大肾盂积水程度加重),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大小与肾盂扩张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上段输尿管结石出现肾周炎及其程度高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
作者:王卫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6月在产后康复中心治疗的300例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全面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两个月治疗护理后盆底功能康复的临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两个月康复护理后,总有效率、夫妻感情协调度均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给予早期的护理干预有助盆底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健康和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送检的256例水源水以及326例生活饮用水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2012年至2017年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为79.1%;2012年至2017年生活饮用水不同季度的合格率为76.1%;2012年至2017年水源水不同季度的合格率为42.1%.第一季度饮用水的合格率显著比第二、第三、第四季度饮用水的合格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枯水期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显著高于丰水期的,水源水的总大肠菌群污染较为严重,所以在丰水期应该加强对水源水以及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和监督.
作者:余光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局部应用替硝唑明胶海绵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替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局部替硝唑明胶海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然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67%,(P<0.05).结论:临床中对牙周病患者局部使用替硝唑明胶海绵实施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亚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产后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分析对比两种方式的康复训练结果,评价指标为患者盆底肌力及患者家属满意程度.结果:经康复训练后,实验组的患者盆底肌力康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实验组增长的肌电值(7.1± 1.7)μV高于对照组(4.1± 1.3)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的比较中实验组较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分娩后的康复治疗中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在临床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译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回顾分析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行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的眼压、视力都明显改善(P<0.05),而且并发症少,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结论:给予有效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压及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减少猝死等风险发生.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住院治疗的30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评估的基础上,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心律,随时观察心电监护上心率、心律及心电图波形的变化,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稳定.转危为安.结果:经过严密的监测和观察后,能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病人病情稳定,减轻痛苦,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在经过精心全面的观察及护理后,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及猝死等风险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礼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死亡教育是指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1].我国死亡教育始终处于理论水平,并且只有医学院校少量临终关怀课程开展死亡教育[2].我国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而我国死亡教育缺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理本科生对死亡教育认知及需求,从而引导护理本科生正确面对死亡,为临终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推动临终护理的发展.
作者:李雨昕;刘梦婕;杨晓玲;傅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因应用于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132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和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各66例,对两种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儿明显高于参照组[92.42% vs. 72.73%];就就高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因应用于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宏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阶段性整体护理在ESD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4月-2017年4月行ESD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性护理,试验组实行阶段性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SD中,采用阶段性整体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骨科截瘫后便秘应用开塞露结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科截瘫后便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各有32例患者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塞露进行润肠帮助通便,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辅以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开塞露结合穴位按摩的方式对骨科截瘫后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可靠,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金菊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计3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接受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