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疗效分析

李锦宇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 动力髋螺钉, 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各有患者25例.观察组采用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优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00%(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出院时间等均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能够起到更加明显的手术治疗效果,适合于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规范方案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规范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10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实验组则应用规范方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符合治疗有效标准的有4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符合治疗有效标准的有4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0%,组间治疗有效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方案的规范,有效缓解了患儿的咳嗽症状,对于改善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调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降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QTd(QT间期离散度)和心律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QTd和心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缺血、血栓形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QTd和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疗法可以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鹏;张娇;张清涛;李英杰;李小文;呼东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高危因素及对孕产妇的危害,提高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救治能力.方法:选择2014年1月一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1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4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18例,胎盘粘连、植入14例(77.77%);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11例(61.11%);全子宫切除术3例(16.67%),无一例死亡.对照组47例,胎盘粘连、植入23例(48.93%);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7例(14.89%);全子宫切除术1例(2.12%);无一例死亡.观察组既往剖宫产次数、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严重危害孕产妇,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及剖宫产次数可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提高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危害的认识,选择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是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关键.

    作者:杜文渊;邹余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共92例患者,根据是否采取介入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6.74%(43/92),采取溶栓治疗;观察组占53.26%(49/92),采取介入治疗;以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更高,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心脏事件均以出血、心力衰竭、再梗死、死亡为主,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与溶栓治疗相当,但前者可在短时间内成功再灌注血管、促进病情的转归,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的理想疗法之一.

    作者:梁伯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疼痛与麻木、颈肩部疼痛以及不舒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1例,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2例,82.5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患者能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且价格低,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汪志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浅谈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相关思考

    针对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突出表现在卫生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卫生监督工作制度匮乏等方面,并提出等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相关发展对策,以期能够全面提升学校卫生与少儿卫生工作的总体质量,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作者:陈雁冰;吴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调查

    目的:对小儿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降低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186例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住院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186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共45例,感染率为24.19%,而住院患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为主,同时这45例医院感染中检出25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占据32%、18%的比例.结论: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应加强对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管理,以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作者:易雪岚;蒋焰;秦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与风险防范

    目的: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且提出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取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临床用药应对措施实施前后各120张西药处方,将实施前的12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120张处方作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本组120张西药处方中有48张不合理西药处方,5张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占10.4%,9张为溶媒选择不合理,占18.7%,13张给药方式不合理,占27.1%,7张用药次数不合理,占14.6%,2张药物剂量不合理,占4.2%,7张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4.6%,5张药物选择不合理,占10.4%;48张不合理处方中,13张为儿童,占27.1%,25张为成人,占52.1%;10张为老年人,占20.8%,药物类型:27张为抗生素,占56.25%,12张为心血管药物,占25%,9张为其他,占18.75%.结论:在临床用药中,应对药品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曾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一例直肠癌晚期放疗患者失禁性皮炎个案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直肠癌晚期放疗患者失禁性皮炎的个案护理效果,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并未今后的护理工作指明方向.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23日收治的一例直肠癌晚期放疗患者,在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失禁性皮炎,在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以后,患者的临床各项症状较之前明显减轻,伤口得以快速愈合,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有效提高,失禁性皮炎也逐渐从由中度慢慢转为轻度,继而愈合且情况良好.结论:在护理直肠癌晚期放疗失禁性皮炎患者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护理效果的显著增强,实现伤口快速且良好的愈合,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吴素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术中配合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术中配合.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1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同时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穿刺精确,粒子空间排布均匀;手术创伤小、技术安全,患者容易接受;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无放射源遗漏、外泄.临床效果良好.结论: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防护,是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赵娟娟;徐松;郭君;宋芳;蒋春琼;吴志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200例,术后开展切口、心理、体位等方面的指导.结果:相关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其中出现脂肪液化产妇5例,出现伤口轻度感染2例,微波、红外线等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开展有效护理,能够使患者痛苦得到缓解,并促进患者切口的良好愈合,值得进行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中医护理专科生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予以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和实验组(n=24,予以PBL教学法),比较2组护理带教效果.结果:2组目标教学、实习计划、组织管理、实习总模式进行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护理报告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中医护理专科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护理带教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普及推广.

    作者:马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探讨

    目的:为了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推进急诊腹痛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的100名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名患者.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性腹痛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实施基于对照组基础之上的泮托拉唑和生理盐水的静点治疗.控制好治疗时间的时长和质量,对两组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调查患者对诊疗服务的满意率和其他实效比率.结果:该一百名患者的初诊确诊率高达82%(82/100),内科疾病诊断准确率高达92%,妇科疾病诊断准确率高达89%,外科诊断准确率为72%.因而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其他科.在我们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72小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86%,对照组72小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因而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结论:在当今的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的临床病例中,由内科疾病引发的急性腹痛为主要和多数的普通病例,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治疗和诊断当中应该结合多效的诊断手法和影像措施,结合患者的生理指标来进行治疗策划,并且在常规服痛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泮托拉唑死与生理盐水水的联合静点疗法,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马洪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

    目的 观察和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种药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起到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选取1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观察对象,将这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后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显著提高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周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主动脉夹层50例的内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50例的内科治疗体会.方法:筛选本院急诊内科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科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经内科治疗后,临床症状均于6h内基本消失;合并高血压者,经降压治疗后,6h内血压达到目标水平;总体疗效评定中,44例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其余6例中一例行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痊愈,2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采用内科治疗的效果尚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推行.

    作者:叶长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清洁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的影响

    目的:探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对其排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100例,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基础护理之外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膀胱大容积、尿道大压力高于对照组,尿液大残余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低于对照组.结论:清洁间歇性导尿能够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减少残余尿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许苏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脑瘤患者中行PICC置管的应用

    目的临床路径对于脑瘤患者中行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室2016年5月-2017年5月共收治的37例脑瘤癌患者行PICC置管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结果:所有脑瘤患者均缩短了住院时间,顺利完成了放疗及化疗,避免化疗药物外渗,无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于脑瘤患者PICC置管有效提高了医疗安全,护理流程得到规范,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王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B超引导下局部不同剂量MTX注射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局部不同剂量MTX注射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CSP)疗效.方法: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两年内收治的CSP患者中选择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20mg)、B(15mg)、C(10mg)、D(5mg)四个剂量组,每组31例,实施MTX局部注射临床治疗,观察四组疗效.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90.32%)较B组(67.74%)、C组(64.52%)、D组(58.06%)显著偏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mgMTX局部注射对CSP的疗效更好,因此在CSP的临床MTX局部注射中可参考使用.

    作者:高祖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上治疗小儿癫痫时添加左乙拉西坦的成效及安全性浅究

    针对临床上治疗小儿癫痫疾病时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的疗效级安全性进行研讨和分析.方法:对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患有小儿癫痫的儿童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取回顾性方式对所有患儿的临床治疗分析.结果显示:在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后发现有24例患儿的病情得到了完全控制,11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88.00%;另外所有患者中有41例没有出现不良反应,9例有不良反应,为嗜睡、疲乏、兴奋、头痛、等.患者的病情均没有继续恶化.结论:添加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很高,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的采用.

    作者:潘合跃;王晓华;潘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异丙托溴铵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入院时均给予止咳化痰、平喘、扩血管、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儿沙丁胺醇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再采取异丙托溴铵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肺功能及哮喘治疗有效率.结果:在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情况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哮喘患者异丙托溴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戴春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