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王燕芹

关键词:腹部切口, 剖宫产,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200例,术后开展切口、心理、体位等方面的指导.结果:相关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其中出现脂肪液化产妇5例,出现伤口轻度感染2例,微波、红外线等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开展有效护理,能够使患者痛苦得到缓解,并促进患者切口的良好愈合,值得进行广泛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局部注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状腺术后增生性瘢痕的局部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甲状腺手术后增生性瘢痕的患者,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一个月复诊一次,未治愈者,再次注射.结果:随访了18例患者.有效率66.67%.结论:局部注射治疗甲状腺手术后增生性瘢痕,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晓琦;张荷香;王丹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88例,实验组44例,对照实验组44例.实验组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实验组用常规性治疗手段.结果:对照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对照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相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治疗的病人疼痛大大减轻了,病人住院时间也减少了.

    作者:曹让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美学原理在护理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和分析把美学原理融入到护理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级所有需要进行临床见习的护生中选取其中的50名作为本次的实验组,从2014级所有需要进行临床见习的护生中选取49名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分别对这两组临床见习护生进行回顾性分析.实验组在临床见习带教中加入美学原理带教,并由见习带教老师引导护生自学《护理美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带教;对比两组护生的美学素养、护患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以及满意度.结果:从见习效果上看,实验组的美学素养、护患沟通能力、服务态度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美学原理应用到护理临床见习带教中能够显著的增强护生的美学素养,提高护生在护患之间的沟通能力,改善他们的服务态度,并提高见习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具有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金玉;徐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以宜良县为例

    本文基于数理统计方法,选取宜良县其中的18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宜良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比较低,枯水期水质合格率为50.00%,丰水区水质合格率为30.56%,全年合格率为40.28%.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锌和游离余氯.分析表明:监测的18个工程供水设施不全,水处理工艺不完善,缺少消毒设备,只是简单的集中取水供水,供水合格率较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基于分析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作者:陈玲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院医疗器械数字化管理分析

    新形势下的医院数字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为自身的整体工作水平及服务水平提升带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此形势影响下,为了实现医院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应注重数字化管理方式的灵活运用,确保医疗器械管理有效性,降低实际的管理成本.基于此,本文将对医院医疗器械数字化管理进行分析,以便达到医院数字化建设要求.

    作者:许夏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对54例61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行后囊膜切开.结果:术后随访1~12月,术后57眼视力有提高,4眼无提高.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王娟;姬红培;张建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探讨

    目的:为了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推进急诊腹痛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的100名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名患者.对于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性腹痛治疗,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实施基于对照组基础之上的泮托拉唑和生理盐水的静点治疗.控制好治疗时间的时长和质量,对两组的综合疗效进行比较,调查患者对诊疗服务的满意率和其他实效比率.结果:该一百名患者的初诊确诊率高达82%(82/100),内科疾病诊断准确率高达92%,妇科疾病诊断准确率高达89%,外科诊断准确率为72%.因而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其他科.在我们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72小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86%,对照组72小时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因而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结论:在当今的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的临床病例中,由内科疾病引发的急性腹痛为主要和多数的普通病例,但是我们在具体的治疗和诊断当中应该结合多效的诊断手法和影像措施,结合患者的生理指标来进行治疗策划,并且在常规服痛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泮托拉唑死与生理盐水水的联合静点疗法,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马洪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室内甲醛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传统的室内甲醛监测方法数据难以进行甲醛污染的深度分析,自动化程度低监测结果很难反映甲醛污染的真是情况,操作难度非常大难以推广并被大众所应用.本研究采用的是便携式的甲醛测定仪结合互联网电子设备实现甲醛污染的实时监测.甲醛污染在线自动监测的数据由以往的抽样式数据变为全样数据,不必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便可以从一段时间的监测数据当中发现甲醛污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甲醛污染预测.

    作者:杨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案选择以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进行治疗偏头痛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分配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2.73%(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6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46%(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对偏头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150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情况等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采用资料回顾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到2016年收治的150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结果显示1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疹以及消化道症状,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检结果显示有66例患者尿检异常,同时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占所有过敏紫癜患者的高达64%.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由于与其他的紫癜相比并没有显著的特点,非常容易导致误诊,耽误疾病的治疗.加强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了解,结合胃镜等辅助检查技术,有利于尽早的诊断.同时,由于腹型过敏性紫癜非常容易出现肠套叠等现象,会诱发消化道出血以及坏死性肠炎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者开展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张爱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医学生情绪智力和应付方式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医学生情绪智力和应付方式现状,为后续提供干预和制定针对医学生的情绪智力培养方案提供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方法:使用自编调查问卷、黄氏情绪智能量表和成年人应付方式问卷,对115名医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医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分为27.43±4.28;其较多采用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医学生情绪智力与与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医学生情绪智力发展尚不成熟,有必要通过干预性培养课程来提高其水平,从而改善医学生在学习、实习、工作中面临应激事件时采取的应对方式,以利于其适应医疗工作要求.

    作者:李燕;杨明晖;陈颖川;罗艳芳;白阳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3M液体敷料在NICU预防电极片致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

    新生儿对很多微生物高度易感,尤其是细菌;胎龄越小,免疫功能和局限感染能力越差,感染越易扩散.一旦皮肤屏障被破坏,细菌很容易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机体,导致感染扩散.为大限度保证患儿安全,减少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我科采用3M液体敷料皮肤保护膜涂抹后再贴电极片的方式,大大改善皮肤过敏反应及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同时还降低了电极片的自然松脱率.

    作者:陶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眼压、视力、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满意度评分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吸虫肠病一例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水平的提高,一些寄生虫病已经很少见了,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血吸虫肠病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因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解黏液血便,共约500g,1天前再次出现解黏液血便1次,量约100g,不伴里急后重、呕血、咯血、腹痛、头昏、晕厥、四肢湿冷、畏寒、发热、眼黄、尿黄、胸闷、气短等.来我院就诊,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78g/L,查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2期),建议住院治疗,遂收入我科.检查: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结膜略苍白,无肝掌、蜘蛛痣,无色素沉着,无毛细血管扩张,无肝臭,双下肢无水肿;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3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

    作者:邵颖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策略及效应分析

    目的 根据2010年我院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管理策略并进行效应分析,以减少护理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护理管理策略实施前(2010年)和实施后(2012年)的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比较这两年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的变化.结果:采用相关的护理策略后,2012年的新生儿院内感染率较2010年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χ2=11.27,p﹤0.05);这两年的院内感染均以呼吸道感染占多数,2012年呼吸道、皮肤感染和败血症的发生率均较2010年明显降低(χ2=6.84、4.72,p﹤0.05),胃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根据2010年我院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分布情况制定的护理管理策略明显降低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定期对科室院内感染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可指导护理策略的制定,减少可预防因素造成的医院感染.

    作者:张光环;石巧云;王芳;田甜;孙亚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肿瘤新入护士的安全隐患及应对

    目的:分析肿瘤外科新入护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近三年内入职的新护士的相关工作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新入护士进行培训和病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训练,统计和记录发生安全隐患的类型和数量,并调查患者对新入护士工作的认可度.结果:由于肿瘤外科的工作繁琐,专业性强,在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但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后,其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对新入护士的认可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在肿瘤外科中,新入护士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对护士进行专业的培训后,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事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雷替曲塞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目的:评价雷替曲塞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予适形放疗,针对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区照射,累积剂量45Gy,局部残留病灶追加5.4-10.8Gy,1.8Gy/次,并在放疗结束后2周予雷替曲塞3mg/m2,d1,每3周重复1次,共6个周期.结果:全部患者完成足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PR+SD)达76%(19/25),1年、2年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41.3%和10.6%,患者1年、2年总生存率(OS)为58.5%和21.1%.III级以上的急性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8%(2/25)和4%(1/25).结论:应用雷替曲塞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可以取得满意的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毒性反应能够很好的耐受.

    作者:王晨;陈添;王巾帼;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性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共92例患者,根据是否采取介入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6.74%(43/92),采取溶栓治疗;观察组占53.26%(49/92),采取介入治疗;以血管再灌注成功率、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管再灌注成功率更高,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急性期心脏事件均以出血、心力衰竭、再梗死、死亡为主,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与溶栓治疗相当,但前者可在短时间内成功再灌注血管、促进病情的转归,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性的理想疗法之一.

    作者:梁伯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黄疸新生儿8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持续蓝光照射,实验组患儿使用间隙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2.5%,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隙蓝光照射治疗能够降低患儿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连佳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尿道与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经尿道与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PCNL),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各项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RL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分别为(41.07±7.74)min、(3.17±1.23)d,明显短于PCNL组的(49.86±9.03)min、(6.52±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的结石清除率97.8%明显高于URL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并发症率比较低,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出现2例并发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和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对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选取佳的手术治疗方案.

    作者:王小虎;陈定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