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调查

易雪岚;蒋焰;秦海燕

关键词:小儿血液系统, 常见疾病, 住院患儿, 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对小儿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降低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率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186例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住院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186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共45例,感染率为24.19%,而住院患儿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为主,同时这45例医院感染中检出25株病原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分别占据32%、18%的比例.结论:血液系统常见疾病住院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医务人员应加强对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管理,以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进行氟康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苦参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5.7%(44/46)远高于对照组的76.1%(35/4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外阴瘙痒、阴道疼痛以及黏膜充血症状消失时间远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可有效改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兰小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2例)与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的在手术时间、伤口预后时间、行走能力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其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行走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98%;对照组为28.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时可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应用与应用效果探究

    目的:针对急性肠炎患者,探究阿奇霉素对其临床治疗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所有急性肠炎患者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这些病患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培氟沙星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相较于对照组(76.00%)而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费用相比较,发现实验组住院费以及药物的使用费都要少于对照组,结果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退热、止泻等体征消失时间也要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临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效果显著,成本低,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小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200例,术后开展切口、心理、体位等方面的指导.结果:相关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其中出现脂肪液化产妇5例,出现伤口轻度感染2例,微波、红外线等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开展有效护理,能够使患者痛苦得到缓解,并促进患者切口的良好愈合,值得进行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静脉治疗的16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纳入细节组与常规组(n=82).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为细节组应用细节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与细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明显区别(85.37% VS 97.56%),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不良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为9.76%,与细节组患者的不良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1.22%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降低静脉治疗期间护理风险发生率,且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患者静脉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应用Nd:YAG激光对54例61眼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行后囊膜切开.结果:术后随访1~12月,术后57眼视力有提高,4眼无提高.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作者:王娟;姬红培;张建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在婴幼儿肺炎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有咳嗽症状的140例婴幼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2次,7天为1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如咳嗽停止时间和肺部湿性啰音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6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1%(53/70),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03+1.42)、(3.65+1.25)、(5.86+1.26),对照组分别为(6.25+2.57)、(7.23+2.15)、(8.34+2.37)d.观察组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常规方案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婴幼儿肺炎,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蒋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手术室患者15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750例,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750例,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结合术前访视以及术后回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率超过20%、血压升高30mmHg及以上占比分别为5.93%、5.33%,对照组15.47%、12.53%;观察组手术后焦虑评分为(42.52±3.71)分,对照组(53.64±5.57)分.结论:术前访视与术后回访用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能够提升护理全面性,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罗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研究

    目的:观察与探究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速率、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

    作者:邓吉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癌症患者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

    癌症是当前对人体健康造成大危害的病症之一.对于老年癌症患者在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患者经常需要承受超乎常人的精神压力,以及身体上的痛苦.往往容易产生恐惧、惊慌、抑郁、以及厌世的情绪,从而导致引发自发想法.而任何患者的自杀都会给其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伤痛.而自从医疗事故的处理相关规定颁发之后[1],人们对于诊疗的意识不断的增强,医疗服务机构给患者所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健康人性化.基于此本文通过针对老年癌症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及相应对策进行探讨,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曾丽梅;陶静楠;任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使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等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还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80.65%(25/31),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后,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存活率也明显提高,这种护理干预也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对疾病认知度,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钱成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调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降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QTd(QT间期离散度)和心律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QTd和心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缺血、血栓形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QTd和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疗法可以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鹏;张娇;张清涛;李英杰;李小文;呼东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1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1日-2017年6月21日期间收治),所有甲状腺肿瘤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确诊率较高,可有效区分良恶性肿瘤的血流指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臧海锋;李伟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塞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的体会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塞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基本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前提下使用早期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比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NSE以及IMA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NSE以及IMA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应用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过程,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有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伍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LC)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经验,预防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7月,开展LC手术128例,包括慢性胆囊炎30例、胆囊结石93例(其中伴急性炎症25例)、胆囊息肉5例,其中108例顺利完成LC手术(84.4%),中转开腹20例(15.6%),其中12例处理Calot三角及剥离胆囊床时出血(9.4%),5例因胆囊炎症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3.9%),3例误伤肝总管(2.3%)(行T管引流术3周后治愈出院).结论:LC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清晰(Calot三角)的解剖关系和正确处理Calot三角,这是减少中转开腹中转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忠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行综合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士的全科护理意识后行综合护理,并将2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36±6.13)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1.22±7.4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护患纠纷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的作用及对护患纠纷率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张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内分泌科护理护理缺陷产生的原因

    目的 分析内分泌科护理护理缺陷产生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分泌科护理缺陷主要原因是由于记录缺陷和护理责任缺陷为主.结论:提升内分泌科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技术培训,强化护理管理可以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于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肌病致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减少猝死等风险发生.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住院治疗的30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评估的基础上,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心律,随时观察心电监护上心率、心律及心电图波形的变化,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稳定.转危为安.结果:经过严密的监测和观察后,能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病人病情稳定,减轻痛苦,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在经过精心全面的观察及护理后,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及猝死等风险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礼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用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对比

    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此组研究的对象,均依次接受增强CT、MRI进行扫描诊断,后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比这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1)110例肝癌患者的MRI检出率是96.36%,显著高于增强CT的80.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MRI对混合型、胆管细胞型以及肝细胞型肝癌的检出率依次是100%、93.33%、95.0%,明显高于增强CT的77.5%、76.67%、85.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脏增强CT相比较,采取MRI技术对肝癌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殷秀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电导药物透入对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超声电导经皮药物透入对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75例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超声药透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2HRZE/6HRE常规抗结核治疗,超声药透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电导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痰菌阴转率、肺部病变情况、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症状改善70.0%,痰菌阴转为65.0%,病灶吸收为67.5%,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症状改善94.3%,痰菌阴转为85.7%,病灶吸收为88.6%,总有效率为9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药透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或缩小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电导经皮药物透入联合化疗联合能提高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痰菌阴转,疗效显著提高,促进病灶吸收,疗效显著.

    作者:刘锐;张焕;李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