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臧海锋;李伟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甲状腺肿瘤,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1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1日-2017年6月21日期间收治),所有甲状腺肿瘤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确诊率较高,可有效区分良恶性肿瘤的血流指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连续护理,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以及妊娠结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行连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降低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阿司匹林、调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降脂等常规治疗加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QTd(QT间期离散度)和心律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QTd和心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再发心肌缺血、血栓形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也少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QTd和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此疗法可以大面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鹏;张娇;张清涛;李英杰;李小文;呼东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静脉治疗的16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纳入细节组与常规组(n=82).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为细节组应用细节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与细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明显区别(85.37% VS 97.56%),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不良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为9.76%,与细节组患者的不良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1.22%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降低静脉治疗期间护理风险发生率,且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患者静脉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TVT-O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TVT-0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103例患者实施TVT-O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结果:103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出现排尿困难,1例出血,1例疼痛,1例活动障碍,经对症处理与护理,均不影响恢复.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TVT-O术治疗效果.

    作者:石樱娜;叶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消化道溃疡临床用药治疗隐患及预防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消化道溃疡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同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所收治的200例患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用药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对其中所出现的隐患问题予以统计,并依次为根据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果:在200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共使用了8种抗消化道溃疡药物,其中以奥美拉唑胶囊、雷贝拉唑胶囊居多,且消化道溃疡临床用药治疗的有效率为86%(172/200);对治疗无效的28例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都是由于用药不当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集中体现在选药不合理、药物联用不合理以及给药剂量过大等方面.结论: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能够有效的降低消化道溃疡临床用药隐患,对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洪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88例,实验组44例,对照实验组44例.实验组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实验组用常规性治疗手段.结果:对照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实验组,对照实验组病人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病人相比,用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治疗的病人疼痛大大减轻了,病人住院时间也减少了.

    作者:曹让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8例接受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形式,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分析,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乙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肝叶切除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优势明显,能减少不良炎症的发生几率,有助于尽快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艳;陈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白血病患儿PICC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系统患儿的PICC导管留置期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基础、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9月,选取我科初次行PICC置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从置管当天开始追踪至2016年9月,记录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置管信息,统计分析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5例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4.0%,破皮和送管送鞘困难是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破皮成功率、避免引起送管送鞘困难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吴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的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送检的256例水源水以及326例生活饮用水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的检测.结果:2012年至2017年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为79.1%;2012年至2017年生活饮用水不同季度的合格率为76.1%;2012年至2017年水源水不同季度的合格率为42.1%.第一季度饮用水的合格率显著比第二、第三、第四季度饮用水的合格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枯水期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显著高于丰水期的,水源水的总大肠菌群污染较为严重,所以在丰水期应该加强对水源水以及生活饮用水的监测和监督.

    作者:余光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药物治疗决策的临床思维

    药物治疗的临床决策是临床思维的结果是对于具体病例药物治疗的全面的个体化的设计是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和选择在众多方案中组织一个适宜该患者的方案文中对诊断与药物治疗的决策以及药学监护计划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药物治疗具体方案的评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作者:晏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

    目的:研究并探讨良好的儿科护患沟通技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4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79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的满意度,且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儿科患儿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沟通技巧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沈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质子泵抑制药治疗NERD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药治疗NER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法将2016年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NERD患者12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观察组)治疗NERD的效果优于单纯雷尼替丁(对照组)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RD患者选择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降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其临床症状,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廖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配合体会.方法:回顾分析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行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的眼压、视力都明显改善(P<0.05),而且并发症少,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结论:给予有效手术室护理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压及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用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对比

    目的:对比肝脏增强CT技术与肝脏MRI技术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治疗的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取110例作为此组研究的对象,均依次接受增强CT、MRI进行扫描诊断,后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比这两种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结果:(1)110例肝癌患者的MRI检出率是96.36%,显著高于增强CT的80.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MRI对混合型、胆管细胞型以及肝细胞型肝癌的检出率依次是100%、93.33%、95.0%,明显高于增强CT的77.5%、76.67%、85.0%,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脏增强CT相比较,采取MRI技术对肝癌患者进行诊断,准确率更高.

    作者:殷秀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瑞巴派特治疗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效果及对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罹患的消化性胃溃疡疾病,应用三联疗法、瑞巴派特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中对于患者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进行的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疾病诊断与治疗的150例,老年消化性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分组后对两组患者施以三联疗法进行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在加服瑞巴派特进行治疗,对其不同的治疗效果、胃黏膜形态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胃黏膜形态学变化方面,观察组各项治疗表现,均比对照组好,组间比较有差异有意义, P<0.05.结论:针对老年消化性胃溃疡疾病,可以使用三联疗法,以及瑞巴派特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练诗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2例)与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的在手术时间、伤口预后时间、行走能力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其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行走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98%;对照组为28.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时可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探究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如患病后未能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可能导致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一定的致残、致死可能,因此,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率,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是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次研究对2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研究社区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控制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国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清洁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的影响

    目的:探析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对其排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源性膀胱患者20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100例,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基础护理之外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膀胱大容积、尿道大压力高于对照组,尿液大残余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低于对照组.结论:清洁间歇性导尿能够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情况,减少残余尿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许苏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来我院实习的72名学生,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6)与实验(n=36)组,参照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学生实施体验式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对于不同教学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临床操作成绩(95.64±2.33)分、理论知识成绩(89.65±3.23)分、满意度为97.22%显著高于参照组学生临床操作成绩(88.65±3.11)分、理论知识成绩(83.54±2.65)分、满意度7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效果比较显著,对于提升护理考核成绩以及教学质量具备重要意义.

    作者:李彩虹;牛静;杨春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膜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接受脑膜瘤切除术治疗患者的围术期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2107年3期间在本院接受脑膜瘤切除术治疗的14例患者作为对象,围术期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治愈率、好转率分别为71.43%、21.43%,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5±1.4)分.结论:对接受脑膜瘤切除术治疗患者行综合围术期护理,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降低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

    作者:王永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