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血病患儿PICC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吴萍

关键词:儿童, PICC, 白血病, 机械性静脉炎
摘要: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系统患儿的PICC导管留置期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基础、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9月,选取我科初次行PICC置管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从置管当天开始追踪至2016年9月,记录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置管信息,统计分析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5例患儿,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4.0%,破皮和送管送鞘困难是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结论:提高破皮成功率、避免引起送管送鞘困难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唑肟在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目的:本文对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时使用头孢唑肟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2017年到医院进行老年支气管肺炎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3例.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西丁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头孢唑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结果:采用头孢唑肟治疗的观察组其有效率达到了89.56%,而采取头孢西丁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有效率为75.66%,观察组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研究,可以看出头孢唑肟的治疗效果比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比较低,患者对于治疗也比较满意,头孢唑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 推广和使用.

    作者:宁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2例)与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的在手术时间、伤口预后时间、行走能力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其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行走能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98%;对照组为28.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时可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臣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应用产后个性化护理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产妇,将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选择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选择个性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使用WHOQOL-100对产妇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母乳喂养方面,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率77.1%,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94.3%,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产妇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显著好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对产妇实行个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老年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与试验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综合护理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经比较,P=0.044.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张晓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颈椎病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肢疼痛与麻木、颈肩部疼痛以及不舒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1例,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52例,82.5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灸治疗颈椎病患者能有效地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且价格低,安全可靠性高,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汪志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选的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再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及护理前后各项身体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心绞痛发病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耐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康复.

    作者:邓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雷替曲塞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目的:评价雷替曲塞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5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予适形放疗,针对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区照射,累积剂量45Gy,局部残留病灶追加5.4-10.8Gy,1.8Gy/次,并在放疗结束后2周予雷替曲塞3mg/m2,d1,每3周重复1次,共6个周期.结果:全部患者完成足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PR+SD)达76%(19/25),1年、2年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41.3%和10.6%,患者1年、2年总生存率(OS)为58.5%和21.1%.III级以上的急性毒副反应如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8%(2/25)和4%(1/25).结论:应用雷替曲塞序贯放化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可以取得满意的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毒性反应能够很好的耐受.

    作者:王晨;陈添;王巾帼;李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醇应用于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产妇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9例,仅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研究组39例,加用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层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并比较典型不良妊娠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24h内出血量为(307.13±24.27)ml、止血时间为(17.16±6.2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28.355、8.933.,P<0.01.研究组出现3例胎儿窒息、2例子宫切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59%,x2为7.661,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入的子宫肌瘤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组各44例.对照组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组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护理满意度;子宫肌瘤疾病掌握度、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伤口感染发生率.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子宫肌瘤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子宫肌瘤疾病掌握度、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好,P<0.05;临床护理路径组伤口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子宫肌瘤疾病掌握度,减少并发症,缩短伤口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作者:杨琼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肿瘤新入护士的安全隐患及应对

    目的:分析肿瘤外科新入护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近三年内入职的新护士的相关工作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和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新入护士进行培训和病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训练,统计和记录发生安全隐患的类型和数量,并调查患者对新入护士工作的认可度.结果:由于肿瘤外科的工作繁琐,专业性强,在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但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后,其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对新入护士的认可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在肿瘤外科中,新入护士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对护士进行专业的培训后,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事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在婴幼儿肺炎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有咳嗽症状的140例婴幼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2次,7天为1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如咳嗽停止时间和肺部湿性啰音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68/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1%(53/70),咳嗽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分别为(3.03+1.42)、(3.65+1.25)、(5.86+1.26),对照组分别为(6.25+2.57)、(7.23+2.15)、(8.34+2.37)d.观察组疗效及症状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常规方案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婴幼儿肺炎,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蒋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观察和护理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69.4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疗效,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石永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多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多联(口服杜仲壮腰汤、膝关节局部湿热敷、小针刀及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用口服杜仲壮腰汤、膝关节局部湿热敷、小针刀及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口服钙尔奇D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89.0%,对照组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杜仲壮腰汤、膝关节局部湿热敷、小针刀及臭氧关节腔注射多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

    作者:刘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护理探讨

    目的: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不管是在住院时间上、还是在患者满意度上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实际的意义.结论: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作者:廖万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200例,术后开展切口、心理、体位等方面的指导.结果:相关护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其中出现脂肪液化产妇5例,出现伤口轻度感染2例,微波、红外线等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剖宫产患者腹部切口开展有效护理,能够使患者痛苦得到缓解,并促进患者切口的良好愈合,值得进行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B超引导下局部不同剂量MTX注射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局部不同剂量MTX注射治疗剖宫产后疤痕妊娠(CSP)疗效.方法: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两年内收治的CSP患者中选择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20mg)、B(15mg)、C(10mg)、D(5mg)四个剂量组,每组31例,实施MTX局部注射临床治疗,观察四组疗效.结果:A组临床有效率(90.32%)较B组(67.74%)、C组(64.52%)、D组(58.06%)显著偏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mgMTX局部注射对CSP的疗效更好,因此在CSP的临床MTX局部注射中可参考使用.

    作者:高祖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BCT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应用CBCT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在放疗前通过CBCT技术采集图像,将其扫描所得图像匹配CT平扫定位图像.结果:所选患者头颈部摆位左右方向误差为(-0.02±0.17)cm,头脚方向误差为(-0.01±0.26)cm,前后方向误差为(0.02±0.13)cm.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在放射治疗之前利用CBCT技术技术取得扫描图像,可以使分次治疗之间摆位误差减少,使放疗摆位更加精准,保证放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韦顺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日-2016年6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腹水培养结果以及肝功能、凝血功能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100例肝硬化患者中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0例,百分比为20.00%,其中典型表现为7例,百分比为35.00%,即发热、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无典型表现为11例,百分位为55.00%,即腹水增加、黄疸、纳差等;无症状为2例,百分比为10.00%.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和非典型性特点,会对患者的病情和预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应积极治疗和预防.

    作者:罗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脑瘤患者中行PICC置管的应用

    目的临床路径对于脑瘤患者中行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室2016年5月-2017年5月共收治的37例脑瘤癌患者行PICC置管后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结果:所有脑瘤患者均缩短了住院时间,顺利完成了放疗及化疗,避免化疗药物外渗,无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于脑瘤患者PICC置管有效提高了医疗安全,护理流程得到规范,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临床实践中切实可行.

    作者:王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研究

    目的:观察与探究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加亚低温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血流速率、平均血流速率、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应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

    作者:邓吉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