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荷丹片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68例

蒋福政

关键词:荷丹片, 2型糖尿病, 高血脂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荷丹片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68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荷丹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水平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的LDL-C、HDL-C、TC、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荷丹片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静脉治疗的16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编号纳入细节组与常规组(n=82).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为细节组应用细节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与细节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具有明显区别(85.37% VS 97.56%),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不良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为9.76%,与细节组患者的不良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1.22%比较差异显著,组间数据资料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降低静脉治疗期间护理风险发生率,且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建议在患者静脉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计算机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46例/组.对比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优越.

    作者:陈锦秀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突发性耳聋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突发性耳聋患者68例,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有34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滴注并且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3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半个月为一个疗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从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痊愈的有16例,显效的有8例,有效的有5例,无效的有5例,总有效例数为29例,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患者痊愈的有10例,显效的有4例,有效的有6例,无效的有14例,总有效例数为20例,总有效率为58.82%,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使用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各项症状均明显减轻.

    作者:毛光惠;蒋燕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汇涵术泰配合油纱条治疗创口不愈合

    目的: 研究汇涵术泰配合油纱条治疗创口不愈合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外科门诊2016年1月至 2017 年6月收治的开放性创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油纱条换药,观察组采用汇涵术泰配合油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时间,评价汇涵术泰配合油纱条治疗创口不愈合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换药次数较少,伤口愈合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汇涵术泰配合油纱条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成明;陈晓卓;王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生产的134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将所有产妇随机分配到两个组中,给予心理护理组产妇助产士心理护理,给予常规护理组产妇常规的护理措施,生产结束后,对产妇使用的生产方式、第一产程时间、生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人数进行调查.结果:心理护理组有53例孕妇通过阴道顺产完成分娩,阴道顺产率高达79.10%,而常规护理组中有42例孕妇通过阴道顺产完成分娩,阴道顺产率仅为62.69%.另外,心理护理组孕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生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人数均要少于常规护理组.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对促进产妇自认分娩有着积极作用,并且减少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生产出血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谭天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褥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褥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产科住院的8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妇及婴儿产褥期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使产妇拥有良好的自我护理理念及科学的生活方式,降低了产褥期母婴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深化了护理内涵,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娟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主动脉夹层50例的内科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50例的内科治疗体会.方法:筛选本院急诊内科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科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经内科治疗后,临床症状均于6h内基本消失;合并高血压者,经降压治疗后,6h内血压达到目标水平;总体疗效评定中,44例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其余6例中一例行血管置换手术治疗后痊愈,2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采用内科治疗的效果尚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推行.

    作者:叶长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方法分别为奥美拉唑治疗和泮托拉唑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与对照组发生率(5%)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通过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相比,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刘志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意义.方法:将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胃病知识知晓率94.9%、睡眠质量评分(6.1±0.7)分与对照组的74.4%、(8.3±1.2)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1年随访对照组胃炎复发率12.8%,观察组无复发,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作者:王丽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CBCT技术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中应用CBCT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在放疗前通过CBCT技术采集图像,将其扫描所得图像匹配CT平扫定位图像.结果:所选患者头颈部摆位左右方向误差为(-0.02±0.17)cm,头脚方向误差为(-0.01±0.26)cm,前后方向误差为(0.02±0.13)cm.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在放射治疗之前利用CBCT技术技术取得扫描图像,可以使分次治疗之间摆位误差减少,使放疗摆位更加精准,保证放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韦顺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降钙素原监测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监测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根据不同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推荐剂量用药;研究组49例,在患者临床感染症状缓解的前提下,当PCT连续3d降至入院时35%以下,停止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天数及ICU住院天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停药后炎性反应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PCT监测,其抗生素使用天数为(6.57±1.34)d、ICU停留天数为(7.82±1.7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8.870、12.562,P<0.01.研究组IL-6为(32.15±9.57)ng/L、CRP为(5.17±2.34)μg/L、白细胞计数为(16.14±3.58)×103/μ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1.397、9.740、18.189,P<0.01.结论:PCT监测应用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抗生素使用指导中,可有效减少不必要抗生素使用,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之间在我院儿科诊室确诊的10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均等两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使用沙丁胺醇治疗结合临床护理对患者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使用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的观测组患者治疗结果明显高于使用其他药物配合临床护理的患者,总体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配合相应的护理更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150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情况等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采用资料回顾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到2016年收治的150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结果显示1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疹以及消化道症状,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检结果显示有66例患者尿检异常,同时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占所有过敏紫癜患者的高达64%.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由于与其他的紫癜相比并没有显著的特点,非常容易导致误诊,耽误疾病的治疗.加强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了解,结合胃镜等辅助检查技术,有利于尽早的诊断.同时,由于腹型过敏性紫癜非常容易出现肠套叠等现象,会诱发消化道出血以及坏死性肠炎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者开展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张爱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的临床预期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112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分组,再对实验组56例患者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总有效率可通过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世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8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成不同护理方式的两组进行分析,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1例)和采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4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姚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研究疼痛护理干预在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的基础增加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VAS评分(视觉模糊评分法)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值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术后实施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明显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作者:孙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足量静脉营养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出现极低出生体重的患儿1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使用常规的静脉营养方案为对照组,使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方案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足量的喂养时间,恢复到出生的体重的时间,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每天增加的体重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早期足量静脉营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可以有效的增加体重,减少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丽莉;张思梅;靳宝叶;普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电导药物透入对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超声电导经皮药物透入对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75例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超声药透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2HRZE/6HRE常规抗结核治疗,超声药透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电导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痰菌阴转率、肺部病变情况、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症状改善70.0%,痰菌阴转为65.0%,病灶吸收为67.5%,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症状改善94.3%,痰菌阴转为85.7%,病灶吸收为88.6%,总有效率为9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药透组痰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或缩小率均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电导经皮药物透入联合化疗联合能提高初次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痰菌阴转,疗效显著提高,促进病灶吸收,疗效显著.

    作者:刘锐;张焕;李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开胸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对开胸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预防中循证护理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开胸手术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开胸手术患者中开展循证护理能够减少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杨云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

    目的:研究并探讨良好的儿科护患沟通技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4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79例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技巧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的满意度,且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儿科患儿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沟通技巧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沈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