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生;赵丽红;袁建妹;陆芹;徐小芳;周卫国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1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抽选58例作为PCNL组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其余58例作为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PCNL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放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L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诸多特点,可作为外科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茶碱缓释片联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视为分析对象,基于患者入院标号纳入联合组与参照组(n=45).参照组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茶碱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大呼气流速转变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大呼气流速均有所改善,但是联合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与参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茶碱缓释片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在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大呼气流速,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洪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75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封堵术后的护理体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行介入封堵术后患儿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生理特点,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术后护理.结果:全组病人介入封堵治疗愈后率达97%.结论:加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尚慧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药物治疗的临床决策是临床思维的结果是对于具体病例药物治疗的全面的个体化的设计是通过分析、比较、判断和选择在众多方案中组织一个适宜该患者的方案文中对诊断与药物治疗的决策以及药学监护计划和在实际工作中的药物治疗具体方案的评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作者:晏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n=40)给予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40)给予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种护理服务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比较可见明显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效果,可降低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不管是在住院时间上、还是在患者满意度上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实际的意义.结论:对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作者:廖万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于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进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以方便后面的对比. 结果:观察组中冠脉再通、血管再通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建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减少猝死等风险发生.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住院治疗的30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评估的基础上,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心律,随时观察心电监护上心率、心律及心电图波形的变化,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稳定.转危为安.结果:经过严密的监测和观察后,能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病人病情稳定,减轻痛苦,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患者在经过精心全面的观察及护理后,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及猝死等风险发生,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礼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TVT-0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103例患者实施TVT-O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结果:103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出现排尿困难,1例出血,1例疼痛,1例活动障碍,经对症处理与护理,均不影响恢复.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TVT-O术治疗效果.
作者:石樱娜;叶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中医护理专科生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4,予以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和实验组(n=24,予以PBL教学法),比较2组护理带教效果.结果:2组目标教学、实习计划、组织管理、实习总模式进行比较,对照组均明显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护理报告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中医护理专科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改善护理带教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普及推广.
作者:马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通过报道1例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拔出困难的护理体会.得出小儿静脉留置针是儿科常运用的治疗方法,减轻了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血管损伤,利于治疗和抢救工作,同时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留置针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但是,怎样安全有效的使用静脉留置针,特别是小儿留置针的安全使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曾沁;黄明桂;袁明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针对急性肠炎患者,探究阿奇霉素对其临床治疗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所有急性肠炎患者中进行筛选,从符合要求的患者中随机挑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这些病患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培氟沙星治疗,实验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相较于对照组(76.00%)而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费用相比较,发现实验组住院费以及药物的使用费都要少于对照组,结果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退热、止泻等体征消失时间也要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临床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效果显著,成本低,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小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情况等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采用资料回顾的方法对我院2015年到2016年收治的150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结果显示15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疹以及消化道症状,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检结果显示有66例患者尿检异常,同时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占所有过敏紫癜患者的高达64%.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由于与其他的紫癜相比并没有显著的特点,非常容易导致误诊,耽误疾病的治疗.加强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了解,结合胃镜等辅助检查技术,有利于尽早的诊断.同时,由于腹型过敏性紫癜非常容易出现肠套叠等现象,会诱发消化道出血以及坏死性肠炎等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大剂量的甲泼尼龙对患者开展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张爱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因应用于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132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和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各66例,对两种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儿明显高于参照组[92.42% vs. 72.73%];就就高热、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因应用于小儿肺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宏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泗阳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泗阳县中学生3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详细记录学生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后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应着眼于中学生思想态度的改变,依据青少年性教育、性道德、法制教育为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苗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计30例患者,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接受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护理结束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天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使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等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还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80.65%(25/31),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后,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存活率也明显提高,这种护理干预也有效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对疾病认知度,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钱成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品管圈运用到减少静脉药物调配过程差错内的成效.方法:在本院静脉药物调配期间开展品管圈干预,探究药物调配中产生差错的原因、种类,以归总防范措施,并加以贯彻.接着比较品管圈干预开展以前、开展以后的差错率,探讨改良对策.结果:静脉药物调配期间比较普遍的差错种类即:药品分发总量、次数、份数等.临床上品管圈干预开展以后,静脉药物调配差错显著下降,且好于开展以前同时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调配期间开展品管圈干预成效极为明显,能够减少调配差错的发生率,提升服药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石红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某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疫苗接种的210名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C三组,各70名.给A组儿童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给B组儿童单独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给C组儿童单独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比三组儿童疫苗接种后的接种反应.结果:三组儿童疫苗接种后的发热、中度发热、中度发热等局部反应情况相差无几,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讨论:联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水痘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较好,适合为儿童接种.
作者:廖维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新生儿对很多微生物高度易感,尤其是细菌;胎龄越小,免疫功能和局限感染能力越差,感染越易扩散.一旦皮肤屏障被破坏,细菌很容易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机体,导致感染扩散.为大限度保证患儿安全,减少电极导致的皮肤损伤,我科采用3M液体敷料皮肤保护膜涂抹后再贴电极片的方式,大大改善皮肤过敏反应及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同时还降低了电极片的自然松脱率.
作者:陶晓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