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口引流术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陈迅

关键词:肛瘘, 复杂, 高位, 引流
摘要:目的:分析对口引流治疗HCAF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8~2017.11我院肛肠科收治的32例HCAF患者,治疗方法为对口引流手术.结果:32例的有效率为90.63%,给予引流治疗后RRP、ARP降低,ALCT、AMCP升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HCAF时实施对口引流可获得确切疗效.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胆结石120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胆结石手术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5月到我院住院治疗的的老年胆结石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这120位老年胆结石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60人,常规组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胆囊切除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胆囊切除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3例、脏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8%,常规组患者伤口感染16例、脏器感染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胆结石手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减少患者伤口感染、脏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效率.

    作者:蔡向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法机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胫前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患者采用双蒂筋膜推进皮瓣、小腿肌间隙皮支皮瓣和隐动脉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并且对患者各个阶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患者治疗各时间段内的患肢麻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次探究实验研究的16例患者皮瓣移植后均成活,创面呈均为一期愈合,治疗16周后,其无麻木感占比明显较治疗8周后高,其完全麻木占比则明显低于治疗8周后,P<0.05.并且根据后期的随访调查,16例患者胫前皮肤恢复良好,患者骨折愈合均未发现异常,创口均一期愈合,16例患者均可恢复体力劳动.结论: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风险性低,骨折愈合率高,伤口愈合良好,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齐新;孙儒;任豫黔;杨哲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对年轻恒牙牙髓炎及牙周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年轻恒牙牙髓炎及牙周病变接受不同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9月本院年轻恒牙牙髓炎及牙周病变患者82例,根据接受根尖诱导成形术应用的不同糊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半年、术后1年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24%、87.80%,对照组分别为68.29%、63.41%;观察组术后就诊次数和根尖闭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根尖诱导成形术中应用Vitapex糊剂效果更为明显,就诊次数能够减少,治疗周期能够缩短,更值得推广.

    作者:陆学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等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以中医针灸为主配合其他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中医康复组通过以中医针灸为主配合推拿及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的肢体运动等功能进行康复治疗,而对照组仅按内科常规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疗法.结果:中医康复组总有效率87.0%,对照组总有效率6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针灸疗法为主,配合推拿、功能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减轻患者的残障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禹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病房2015年7月-2017年7月诊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1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甲状腺患侧腺叶全切术联合峡部切除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是(85.01±2.51)分,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是(52.37±9.06)分.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6.4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19.3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对照组患者的是6.45%,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结论: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在临床上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卫生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处理

    目的:对卫生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临床处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6年8月进行普外科手术的600例患者中,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出现的几率以及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结果: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8.3%;导致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手术室条件较差、手术进行的季节易发生感染、手术准备不充分导致切口感染、术者的无菌操作不到位导致感染以及手术类型易发生感染,这几个原因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1.5%、1.3%、1.7%、2.0%.结论:导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有手术室条件较差、手术进行的季节易发生感染、手术准备不充分等,需要引起重视,可以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来加强管理和预防,避免切口感染等的发生.

    作者:董家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运动疗法对精神病人康复的作用

    精神性疾病大多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现在对精神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不可避免的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轻微的损害.运动疗法作为精神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上有很好的辅助效果,也有益于身挺健康.

    作者:付庭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患者接受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取我院一年内收治的60例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给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联合治疗,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血糖指标与HhAlc指标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FBG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讨论:在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治疗期间安全性好,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斯琴高娃;张敬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加深以及医疗机制的日渐完善,以及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外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外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工作强度较大,如果在工作中有些不慎十分容易引发护理安全事故,严重的可引起医疗纠纷,既影响了医患关系,又损害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措施十分必要.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主要针对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增进人们对护理风险的了解,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唐桂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柔性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护理应用柔性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肝胆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柔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务态度、病房管理、拔针手法及熟练程度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应用柔性管理的效果良好,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客观上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正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10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将患者送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理的疗效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效率为80.1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效率为93.31%.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出院速度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出很多,且有较大差异.结论:对患者加入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更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世清;林文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96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利用常规悬吊及牵引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施行手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盆功能恢复率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1/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11/48)(<0.05).结论: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术后早期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期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法进行分配,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取的护理方式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从而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卧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两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异且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术后早期护理能够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减少不良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和护理研究

    目的:观察分析对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对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例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连续性备注净化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平均血压水平、心率以及呼吸等体征.并探讨治疗过程中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总有效18例,占比90.0%;无效2例,占比10.0%.LVEF治疗前(32.4±4.5)%,治疗后(7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治疗后12、24、72h心率、呼吸、血压以及A-PACHEⅡ变化,治疗后均要优于治疗前,且具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治疗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具有显著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晨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双面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双面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展开讨论,抽取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参照组患儿接受单面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双面蓝光照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组间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1d、3d、5d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参照组显著更低(P<0.05);组间在蓝光照射治疗后的副作用上比较,研究组比参照组明显更多(P<0.05).结论:临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双面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促进临床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史红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方式上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和血糖控制合格情况以及分娩之后产妇和胎儿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优质护理干预之后,对于健康知识和血糖控制的合格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在分娩后母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患者在此期间的健康知识掌握也更多,血糖也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分娩之后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也极低.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借鉴.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分析

    基于战略的角度去看,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必须要设立具体的目标,发展要有明确的方向,同时还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强化学科领头人把握大局运筹帷幄,组织力量实际实施的必要性,在阐述学科建设内容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科理论框架建设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参考和帮助.

    作者:刘玉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试述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指的是全方位的利用管理、技术、教育等手段,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护理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护理工作相对繁重,如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切实有效的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是摆在每一个护理人员面前的问题.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潘玉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干预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依据电脑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3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55±0.6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8±1.42)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47±3.4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27±4.5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卓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舒适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何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3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84例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实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骨密度测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有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指标、骨密度测量、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及骨密度,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京涛;刘利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