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拉酵母菌散剂在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中的应用

张丽琴

关键词:布拉酵母菌散剂, 牛奶蛋白过敏, 婴儿, 慢性腹泻
摘要: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剂在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牛奶蛋白过敏所致慢性腹泻患儿9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大便次数恢复时间为(2.3±0.7)d,大便性状恢复时间为(3.9±1.2)d,短于对照组的(3.8±1.3)d、(5.3±1.1)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慢性腹泻治疗总有效率为98.0%,与对照组的8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所致婴儿慢性腹泻,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工会查房”助力院务公开

    为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我院院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推动医院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进程,从2015年开始,我院工会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创新了“工会查房”这样一种新的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海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2例进行对比实验.每组患者各31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3%)显著优于对照组(67.7%)(P<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相较后者(19.4%)更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其肺功能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长文;杨奇;王敏彪;顾洪忠;张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纳的54例产后抑郁症产妇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无产后抑郁症的54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原因,同时给予研究组产妇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产妇的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顺产、性格开朗、夫妻关系良好、对收入水平与婴儿性别满意及婴儿健康状况良好的产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产妇EPDS评分为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

    作者:和丽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术后早期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期间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法进行分配,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人数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观察组采取的护理方式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从而对比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卧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两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异且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结论:术后早期护理能够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减少不良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分析

    基于战略的角度去看,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必须要设立具体的目标,发展要有明确的方向,同时还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强化学科领头人把握大局运筹帷幄,组织力量实际实施的必要性,在阐述学科建设内容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科理论框架建设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参考和帮助.

    作者:刘玉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对肺心病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肺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进行两组住院天数、满意度、住院费用的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更短(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更少(P<0.05).结论:在肺心病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邓院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50例临床研究疗探讨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符合要求的50例慢性肾炎病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将这些病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位25例.对照组选用氯沙坦钾片进行治疗,50mg,平均每天1~2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实验组选用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1天3次,口服一次5片.依那普利50mg,口服一次5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的尿蛋白、肝肾功能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进行治疗20天后,实验组的尿蛋白降低为53.24%,相较于对照组的40.58%而言,尿蛋白变动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进行治疗的30天后发现,实验组尿蛋白降低80.36%,对照组的为53.81%,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的肾功能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中有1例出现皮肤潮红、皮疹以及瘙痒的状况,有2例病患谷丙转氨酶略有升高.讨论: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李涛;左乾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提高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满意度的探讨

    目的:本文将对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提高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满意度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管理模式前组.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100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管理模式前组.管理模式前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管理模式后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运转满意度.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转运满意度(96.8±1.7)明显高于实施前,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病危重症患者而言,在转运过程中,对其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郝琳;李敏玲;杨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另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分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对比分析,观察组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优良率为68.33%,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诊治中,采用手术治疗可更有效的掌握患者病情,为病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蒋志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佳乐、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与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补佳乐、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补佳乐、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对照治疗组30例患者则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穿孔人数以及术后宫内组织残留人数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55.8±1.3mL)和手术时间(8.5±1.3min)低于对照治疗组患者,另外,研究治疗组的子宫穿孔人数(2例)和术后宫内组织残留人数(3例)均少于对照治疗组,子宫穿孔率和术后宫内组织残留率分别为6.67%和10.00%.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为稽留流产患者进行清宫术前,采用补佳乐、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的子宫穿孔、术后宫内组织残留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全面分析全身麻醉(全麻)病人术后苏醒产生躁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麻醉科苏醒室(PACU)2016年9月2017年8月7065例全麻病人术后苏醒产生躁动的状况和临床资料.结果:7065例全麻复苏患者中1256例苏醒期发生躁动.伤口疼痛;气管导管、尿管及各种引流管(尤其胸腔闭式引流管);麻醉药物作用;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止血带反应;病人自身状况及手术方式都可能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因素.结论:对全麻苏醒期烦躁病人进行综合分析,对症处理,能帮助病人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康芸梅;秦忠林;苏慧;李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学教育管理社区高血压个性化指导对高血压病患者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个性化指导对高血压病患者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市新华社区92例高血压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8月-2017年08月间,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化指导管理,研究组则患者接受个性化指导管理.结果:研究组管理后的血压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但两组管理后的FBG、HR、BMI结果无差异意义(P>0.05).比较两组依从性,结果发现研究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以及随访依从性等明显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开展社区高血压个性化指导管理,能够对患者的管理服务进行规范化,提升管理服务质量,进而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提升依从性,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规避高血压危险因素.

    作者:刘光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压氧治疗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共选取四肢骨折术后切口延迟愈合的患者42例,将其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高压氧组21例,平均年龄(30.67±11.25)岁,平均病程(34.67±12.24)天.对照组21例,平均年龄(36.81±12.14)岁,平均病程(44.86±16.79)天.两组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分别治疗后,发现高压氧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改善局部缺氧状态及血运,促进受损组织愈合,有效预防惠部皮缘坏死及提高组织愈合率,该疗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董永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

    目的:分析并研究舒芬大尼自控静脉镇痛治疗晚期癌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71例晚期癌痛患者为研究主体.依据入院时间分为A组与B组,分别是36例与35例.两组同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治疗,A组给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治疗,B组给予吗啡自控硬膜外镇痛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VAS(视觉模拟评分)为(1.26±0.11)分;B组的VAS评分为(3.11±0.05)分,对比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RASS镇静评分为(0.85±0.12),B组的RASS镇静评分为(2.14±0.16)分,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癌痛患者进行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且用药简便安全,可作为该病的常见治疗方式予以推广.

    作者:韦福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针对老年房颤患者采用不同方案的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血栓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TIA(短暂性脑缺血)、新发脑梗死、急性心梗、下肢动脉栓塞等心血管血栓事件发生率为8.89%,远低于对照组的24.44% (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56%,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抗凝、抗栓效果,血栓事件发生率较低,且通过密切的INR监控,可以实现较高的安全性,有效降低出血事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庆才;梁雪梅;郭武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腾冲7-15岁儿童及青少年的屈光不正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腾冲7-15岁儿童及青少年的屈光不正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对腾冲市中心小学、腾越镇火山完小、腾越镇二完小、腾冲一中、腾冲五中、腾冲八中及界头镇、猴桥镇、荷花镇、五合乡在内的16所中小学共13863例年龄在7-15岁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视力调查,了解我市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结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7至12岁有1687例儿童屈光不正,13岁至15岁有1825例青少年屈光不正,13岁至15岁近视例数明显多于7岁至12岁患儿,7岁至12岁远视眼患儿例数明显多于13岁至15岁患儿,7至15岁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与其学习、生活习惯具有密切的联系,数据差异性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及青少年屈光状态可随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研究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结果,对增强眼保健知识的宣传,及时调整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兴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皮肤炭疽病人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探讨皮肤炭疽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探究如何高效治理皮肤炭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9月进入我院治疗的27例皮肤炭疽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查看护理治疗效果,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在入院之前都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过死畜.结果:本次进入我院治疗的27例患者,痊愈15例,好转11例,1例需进行局部植皮而转院.结论:在治疗皮肤炭疽的时候,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缺一不可,但是,在治疗期间,需注意治疗工作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

    作者:蒙丽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药品库存精细化管理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药品库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的3217份医院药品作为观察组,选取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的2739份医院药品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的3217份药品的库存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药品的库存和管理;对照组的2739份药品采用传统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方法进行管理,对比两组药品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药品的药品医院库存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药品浪费、药品的库存占用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次的研究分析当中可以看出,采用精细化管理后,观察组的药品在医院库存管理方面的合理性、科学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药品的浪费和库存占用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潘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4.3±1.2h,住院时间7.8±0.6h,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1.3±0.7分,护理满意度92.3%;对照组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7.5±1.6h,住院时间8.6±0.8h,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82.4±0.9分,护理满意度6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巧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n=36)、优质组(n=36).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产妇实施优质护理,对2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优质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数据为(560.1±145.3)mL、(691.6±141.6)m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数据为97.2%、7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绪论: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更高,不仅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量,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作者:常琳霞;崔娥萍;王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