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福洲
目的:分析使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具体效果.方法:200例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匹多莫德治疗,100例对照组患者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较为理想,能够帮助患者快速退热,加快患者康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广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给予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2017年收治的痰热壅肺型重症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宣白承气汤加减的治疗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CPIS、APACHEⅡ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5.48%,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PIS和APACHEⅡ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PIS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痰热雍肺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宣白承气汤加减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还可以有效治疗患者肺部感染,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郭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50例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6.00%、8.00%,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以及各项血脂指标值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有效药物,具有见效快、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推荐使用.
作者:陈玉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治疗中,应用精神康复干预法,以及事件相关脑电位诊疗的效果分析研究.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接受了精神分裂症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之后分组对于其中的观察组再次应用了精神康复干预疗法.在1个疗程的治疗后,应用ERP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并做组间数据的比较.结果:经过药物与康复干预综合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各项指标较为理想,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采用康复干预法治疗后,患者的社会功能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且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治疗良好的支持,应用ERP测评后,效果好.
作者:姜德圆;刘致霞;姜振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在小儿口腔溃疡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50例口腔溃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应用锡类散(对照组)治疗50例口腔溃疡患儿的资料进行比较.密达组显效20例,显效率71%,有效7例,有效率25%,无效1例,无效率3.57%,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显效4例,显效率18.18%,有效13例,有效率59.09%,无效5例,无效率22.73%,总有效率77.27%.两组经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抗酸、止血以及抑制细菌和病毒的作用,值得成为临床治疗小儿口腔溃疡的首选药物.
作者:凡建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肺炎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患儿中的168例1-3岁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惠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84例.观察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惠儿家长焦虑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84例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明显,患儿家长焦虑评分显著下降,有效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实施心理护理更有利于肺炎患儿的康复,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陈光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效果及护理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将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产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对剖宫产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效果,降低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绪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小切口切除术在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85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切除术,研究组接受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及疤痕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比对照组少或短,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是4.65%,遗留疤痕率是2.33%,均比对照组19.05%、14.29%更低,P<0.05.结论:在阑尾炎手术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具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且切口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季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孕期饮食运动指导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孕检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30例,按随机方法将13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指导方案,并随访实施情况,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饮食运动指导对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干预,在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不良妊娠结局,控制早产儿、巨大儿发生率等方面均有突出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ets transcholangic drainege,PTCD)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肝内胆管内径的变化.结果:1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穿刺,成功率100%.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肝内胆管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漆家高;郭道宁;邹晓攀;王宁;张馨月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应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加以分析.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胸上段食管癌患者60例,用varian eclipse 11.0版本做治疗计划,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三维适形放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调强放疗技术,对两种计划中的靶区、器官的剂量学进行比较.结果:经放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中的靶区、器官的剂量学更优,P<0.05,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结论:在胸上段食管癌放疗中,相较于三维适形放疗,应用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适形性更优,具有临床推广效果.
作者:董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本市区的社区老年肿瘤患者的知识调查统计,了解居民对肿瘤防治的掌握情况,评估其社区老年肿瘤护理的现状.方法:对本市区肿瘤患者300名社区居民进行肿瘤的问卷调查,其中的测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肿瘤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识等方面,在调查以后采用SPSS专业版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收到合格调查问卷300份,其中,被问卷调查到的对象主要是离退休居民,普遍患者觉得在肿瘤的防治方面,居民对肿瘤的防治重在及早检查及早治疗.大多数的被调查患者均认为应建立起有效肿瘤的防治体制,多数患者希望社区医院能够开展健康宣传,定期癌症筛查.结论:通过对本研究的结果,对社区老年肿瘤患者护理的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做了总结,社区医疗体系应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开展肿瘤疾病的预防治疗,实现社区老年肿瘤患者的防治,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重要作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便秘情况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12-2016.12收治的癌症化疗患者9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83.33%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癌症患者中实施中医综合护理能顾显著改善患者便秘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雪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高位复杂性肛瘘使用主管道挂线及支管引流术以及瘘管切除缝合术两种手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2~2016.8收入88例高位性复杂肛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主管道挂线以及支管引流术,对照组使用瘘管切除缝合术,比较两组术式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方式中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比较中优于观察组(P<0.05);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9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时应选择合适手术方法进行清除,但是临床上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才能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梁同义;马波;王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总积分无显著差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主要症状总积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功能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万文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针对老年房颤患者采用不同方案的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华法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血栓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TIA(短暂性脑缺血)、新发脑梗死、急性心梗、下肢动脉栓塞等心血管血栓事件发生率为8.89%,远低于对照组的24.44% (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5.56%,对照组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抗凝、抗栓效果,血栓事件发生率较低,且通过密切的INR监控,可以实现较高的安全性,有效降低出血事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庆才;梁雪梅;郭武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以提高用药安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不良反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用药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归纳原因.结果:与联合用药前相比,联合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提高(P<0.05);在联合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类型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常见.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多种药物联用可致不良反应,因此需重视药物使用,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药物效果.
作者:于子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符合要求的50例慢性肾炎病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用投掷硬币的方法将这些病患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位25例.对照组选用氯沙坦钾片进行治疗,50mg,平均每天1~2次.在对照组基础上,实验组选用肾炎康复片进行治疗,1天3次,口服一次5片.依那普利50mg,口服一次5mg,每日1次.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的尿蛋白、肝肾功能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进行治疗20天后,实验组的尿蛋白降低为53.24%,相较于对照组的40.58%而言,尿蛋白变动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进行治疗的30天后发现,实验组尿蛋白降低80.36%,对照组的为53.81%,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的肾功能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患中有1例出现皮肤潮红、皮疹以及瘙痒的状况,有2例病患谷丙转氨酶略有升高.讨论:依那普利、肾炎康复片以及氯沙坦钾片联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见效快,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李涛;左乾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针对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分级诊疗的概念,研究了诊疗制度基本构件.后总结了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主要方式,内容有: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夯实分级诊疗资源基础,落实家庭医生制度,确定分级诊疗工作基本路径,协同推进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诊疗工作配套支撑.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作者:魏碧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20例分为2组,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在分析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这两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