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建明
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社区规划防治方法,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多一份建议.方法:随机选择我地区3个社区300名群众进行监测,检查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患病情况,并根据现有的资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300名受试者中95人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比例为31.6%,经问卷调查仅有3成受试者日常注重补钙.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比较多,且对于日常的钙摄入不重视,缺乏规范合理的防治,因此在社区中应该加强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加强对于钙剂量的正确摄入宣传.
作者:王根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采取厄贝沙坦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测定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辅助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改善血压,值得借鉴.
作者:卢碧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在实施抗结核治疗处理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对肝损伤情形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均采取抗结核治疗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添应用恩替卡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肝损伤情形的发生率.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肝损伤情形的发生率为16.0%,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42.0%,下降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并慢性HBV携带者在实施抗结棱治疗处理过程中应用恩替卡韦展开治疗,有助于减少患者肝损伤情形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肝脏造成损伤的程度.
作者:徐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老年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而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对于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骨科手术多为开放性伤口,外科手术后,老年患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探究引起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性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于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48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就老年患者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奚向阳;杜雨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对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有效性以及对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例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连续性备注净化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的平均血压水平、心率以及呼吸等体征.并探讨治疗过程中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总有效18例,占比90.0%;无效2例,占比10.0%.LVEF治疗前(32.4±4.5)%,治疗后(7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患者治疗后12、24、72h心率、呼吸、血压以及A-PACHEⅡ变化,治疗后均要优于治疗前,且具有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治疗重症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具有显著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晨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银杏叶为银杏植物银杏的干燥叶,其提取物成分药理活性明显,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应用进展,包括其对心脑血管、内分泌、神经、眼科及呼吸等多个系统疾病的应用,可为后续开展其新剂型研发、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小文;郗红娟;李苗;王同慧;王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处理的一例多巴胺液体外渗患者应用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结果: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的患者药液外渗发生后使用多爱肤外敷联合局部封闭的干预手段进行处理,处理2小时候患者鸡皮样缺血症状好转,6小时后皮肤红润色开始消退12小时后肤色基本恢复正常(花斑基本消失),24小时后水肿消退,各项指征基本恢复,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干预取得了确切效果.结论: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干预多巴胺液体外渗具有确切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Ⅰ型术后并发精神异常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科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eBakeyⅠ型患者,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部置换、降主动脉血管覆膜支架置入(孙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行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部置换、降主动脉血管覆膜支架置入术(即孙氏手术)后,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其中发生1例严重精神障碍),2例并发出现肾功能异常,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后好转.现将5例并发精神异常患者的护理及观察体会报道如下.结论:经过对术后并发症的细致观察及有效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能积极处理,使患者术后都能良好地恢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滕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综合分析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以及临床效果,并总结各种骨折固定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1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以及自主选择,分为外固定的A组(n=72);钢板内固定治疗的B组(n=72);和髓内针固定的C组(n=72),分析不同骨折固定手术前后疼痛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1)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治疗、钢板内固定治疗、髓内针固定治疗三种,运用内固定方法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低于外固定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固定方法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在85%以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中的骨折固定,要根据患者伤损状况和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骨折固定方法.
作者:吴明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100例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将患者送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理的疗效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效率为80.1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效率为93.31%.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出院速度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出很多,且有较大差异.结论:对患者加入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更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世清;林文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10月我院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68例为实验组,在其安全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以2016年1月-12月72例患者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安全管理,对比两组安全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管理模式,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呼吸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滢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和开腹修补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于2013年2月-2017年4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胃穿孔患者中选出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开腹组患者行开腹修补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在胃穿孔的修补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启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同时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维度、社会维度和治疗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生理上、心理上处于佳状态,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连永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血压社区管理联合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并对结果予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市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106例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高血压社区管理联合综合干预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社区管理联合综合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可以得到控制,患者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也得以更好的掌握,使得患者可以更好的健康生活,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林勇;吕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老年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疝修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96.7%,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P<0.05);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行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忠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4名护士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护士实施分层级管理,进一步评价分层级管理前后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在病房护理、基础护理、文本护理以及护理技术四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方面,实施分层级管理后均显著高于实施分层级管理前(P<0.05).在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3%,明显要比对照组的83.33%高,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护士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易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使用动静脉内瘘做为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80例,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丢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33/4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既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杨宝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性抽取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特点.结果:在所抽取的研究对象中治愈患者7例,占总数的33.33%,显效患者10例,比例占51.67%,有效的有2例,比例占10.0%,无效的患者有1例,比例占5.0%.结论:针对少量脑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雷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内镜检查患者96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观察比较患者入院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的负面情绪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永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96例,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利用常规悬吊及牵引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施行手术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盆功能恢复率95.83%(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39/48)(<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1/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2%(11/48)(<0.05).结论:采用手术内固定方法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