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军
目的:对于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方案在改善轻中度产后抑郁中发挥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分成应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45例)、应用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治疗方案的研究组(45例),对比效果.结果:通过进行对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的患者而言,研究组患者的优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对轻中度产后抑郁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联合系统性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案具备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药物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疗效对比及糖脂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84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行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行喹硫平治疗,将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后对糖脂类代谢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后对空腹血糖水平、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指标水平影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疗阿立哌唑和喹硫平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阿立哌唑对糖脂代谢影响小于喹硫平,不良反应较少,适合老年精神分裂患者长期应用.
作者:杨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n=37)与对照组(常规护理,n=37).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能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卫生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临床处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2016年8月进行普外科手术的600例患者中,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出现的几率以及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方法.结果: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8.3%;导致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手术室条件较差、手术进行的季节易发生感染、手术准备不充分导致切口感染、术者的无菌操作不到位导致感染以及手术类型易发生感染,这几个原因导致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1.5%、1.3%、1.7%、2.0%.结论:导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有手术室条件较差、手术进行的季节易发生感染、手术准备不充分等,需要引起重视,可以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来加强管理和预防,避免切口感染等的发生.
作者:董家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疗程.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抗结核治疗的90例患者,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导致常见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9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者27例,发生率为30%,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害.结论: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抗结核治疗中应密切观察,及时处理,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
作者:仝秀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120例分为2组,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在分析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这两种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率.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醒脑法治疗夜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醒脑针刺法,取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肾俞,会阳.对照组以常规针刺法,取穴: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两组均在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5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醒脑法治疗夜尿症疗效肯定,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法.
作者:谭元奇;曹玉华;肖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下肢静脉曲张接受微创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本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2例,随机抽签分为微创组、传统组各41例,后组应用传统剥脱术对患者实施治疗,前组接受微创创吸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数量、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微创组术后1天、3天、7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组,另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21.9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更明显,能够减小创伤,加快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共54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整体护理,将两组健康简表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简表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会智;金素;廖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频呼吸机对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收取病例数为30例,(收取时间-2015年10.20日至2017年10.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常频呼吸机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呼吸机治疗,每组患者各15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将高频呼吸机应用于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作者:熊正良;王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法机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胫前皮肤缺损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患者采用双蒂筋膜推进皮瓣、小腿肌间隙皮支皮瓣和隐动脉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并且对患者各个阶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患者治疗各时间段内的患肢麻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次探究实验研究的16例患者皮瓣移植后均成活,创面呈均为一期愈合,治疗16周后,其无麻木感占比明显较治疗8周后高,其完全麻木占比则明显低于治疗8周后,P<0.05.并且根据后期的随访调查,16例患者胫前皮肤恢复良好,患者骨折愈合均未发现异常,创口均一期愈合,16例患者均可恢复体力劳动.结论: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风险性低,骨折愈合率高,伤口愈合良好,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胫前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齐新;孙儒;任豫黔;杨哲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8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系统组实施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步行能力.结果:系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系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和步行能力相近,P>0.05;干预后系统组生活自理能力和步行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步行能力具有改善作用,可提升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柴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处理的一例多巴胺液体外渗患者应用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处理多巴胺液体外渗的效果.结果: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的患者药液外渗发生后使用多爱肤外敷联合局部封闭的干预手段进行处理,处理2小时候患者鸡皮样缺血症状好转,6小时后皮肤红润色开始消退12小时后肤色基本恢复正常(花斑基本消失),24小时后水肿消退,各项指征基本恢复,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干预取得了确切效果.结论:多爱肤联合局部封闭干预多巴胺液体外渗具有确切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田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耳穴埋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本院呼吸科对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份118例COP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日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耳穴埋豆治疗,分别以患者入院时、第5天、第10天呼吸频率、脉搏、平均住院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第5天、第10天呼吸频率、脉搏、平均住院日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埋豆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了患者平均住院日,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耿玲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传染病的致病因素是有生命的病原体,他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致病因素所造成的疾病有本质区别,传染病的基本特征、种类及临床特点是其他疾病所不具备的.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甚至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预防为主是防患于未然的集中体现.
作者:邵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基于战略的角度去看,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必须要设立具体的目标,发展要有明确的方向,同时还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强化学科领头人把握大局运筹帷幄,组织力量实际实施的必要性,在阐述学科建设内容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科理论框架建设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框架,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参考和帮助.
作者:刘玉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疗效.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43例,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组43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下降,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脂改变水平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要优于阿托伐他汀钙,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价值,并对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2例,分组依据护理模式不同为基准.实施常规护理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综合护理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总体护理效果进行判定.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来看,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数据结果经证实后差异产生,呈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满意度,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有效改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刘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2例进行对比实验.每组患者各31例.给予对照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3%)显著优于对照组(67.7%)(P<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2%)相较后者(19.4%)更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运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其肺功能指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长文;杨奇;王敏彪;顾洪忠;张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中,有42例患者存活.此外,患者中痊愈的有15例,无效患者有8例,总有效率为84%.结论:针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采用吸氧、脱水、激素等治疗方式,促使治疗效果更佳,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李品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