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具体效果

柯睿

关键词: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腔内放疗同步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了A组和B组,各40例,A组调强放疗,B组三维适形放疗,同时所有患者采用腔内放疗同步化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采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相对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放疗同步化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可优先考虑.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维甲酸霜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复方维甲酸霜治疗扁平疣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扁平疣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肽丁胺霜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维甲酸霜治疗,并对比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则为72%,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为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复方维甲酸霜治疗扁平疣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病情得到了好转,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骏;罗陈;胡怡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小剂量)、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联合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布地奈德吸入的基础上联合茶碱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明显低于治疗组9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EV1指标,对比对照组显著提高;治疗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眩晕1例,恶心呕吐2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心悸2例,失眠3例,恶心呕吐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由此可以看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茶碱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且安全性高,得到大部分患者的接受,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7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与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2.63%)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3.16%)相比较,观察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86.84%)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此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水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92例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予以治疗,而乙组则在此治疗基础上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比较组间疗效.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相比较甲组更低(P<0.05).结论:在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患者中采用盐酸坦索罗辛予以治疗,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吉胜;徐承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我院近三年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

    目的:探讨我院近3年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从2014年7月~2017年12月开具的12360张门诊处方,统计门诊处方中的抗感染药物应用种类、应用科室、用药频度、给药途径、药物联用方式等,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3461张使用了抗感染药物,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28.00%,其中内科的抗感染药物处方多(31.00%),其次为五官科(22.62%).抗感染药物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34.12%),大环内酯类(20.11%),喹诺酮类(15.11%)以及克林霉素类、硝基咪唑类、青霉素类药物.其中一联用药占89.86%,二联用药占9.88%,三联用药0.26%.36.12%为静脉给药,61.25%为口服给药,2.63%为阴道给药.头孢唑林钠、阿洛西林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药物利用指数均>1.结论:我院近3年的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部分药物仍然存在着用药频度过高,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作者:申永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并采取一系列有效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我站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共600例,统计不同血型献血反应的人数,在此基础上统计并分析献血反应出现的诱因.结果:600例献血者中只有30例出现献血反应,其中轻度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31%(19/30)、中度献血反应为0.18(11/30),无重度献血反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反应与与枸橼酸盐中毒和心理精神因素、空腹饥饿等有关.结论:献血反应的出现与各种因素有关,为此医务人员应该具备识别特征表现和应对处理的能力,血站应该对献血知识进行强化宣传,避免发生各种献血反应.

    作者:韦家寿;杨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的治疗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详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达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对比米非司酮周期疗法 、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血采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和孕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5-2017.08接收的患有围绝经期功血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孕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周期疗法,评价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以及月经相关指标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显著低于对照组,月经周期、经期以及血红蛋白升高情况这些月经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相比于孕激素显著较高,可以使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良好的改变,同时改善患者的月经相关情况,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作者:夏优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安宁市全面二孩政策后高危妊娠因素的变化及分析

    目的:对全面二孩政策后安宁市高危妊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高危孕产妇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至2017年安宁市所有产妇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高危妊娠情况.结果:高危孕产妇发生率方面,2016~2017年为60.64%,2014~2015年为43.09%,2016~2017年明显高于2014~2015年,P<0.05;其中2016~2017年高危孕产妇中,严重高危孕产妇占49.15%,一般高危孕产妇占11.49%,主要发生于孕中期.严重高危因素与一般高危因素,2016~2017年与2014~2015年前三位均相同,严重高危为瘢痕子宫、乙肝及多胎妊娠;一般高危为年龄≥35岁或<18岁、流产次数>2次及贫血.结论:孕早期定期产检,提高妇女孕前保健意识,对高危孕产妇及早筛查与干预,尤其对瘢痕子宫、乙肝及多胎妊娠等高危因素加以重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确保产妇及胎儿安全,为二孩政策的实施提供保障.

    作者:王翊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学学校卫生工作模式经验探寻

    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着眼学生的健康发展,努力改善卫生设施,从体育、营养、口腔、眼保健、常见病及传染病、食品安全、饮用水等方面,不断提高卫生工作质量,为师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王淑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间苯三酚应用于急诊胆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应用于急诊胆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102例胆绞痛患者作为探讨的对象,并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1例.常规组应用山莨菪碱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结果: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高于常规组(94.12%VS84.3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低于常规组(3.92%VS17.6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应用于急诊胆绞痛的治疗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康复治疗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对其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内固定术实施处理的肱骨下段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以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添应用康复治疗处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的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数值相较于对照组,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肱骨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运用康复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肘关节相关功能的实现及改善.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对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对于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将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半年后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内生肌酐、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氮显著较低,内生肌酐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观察组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不仅能够充分改善患者内生肌酐、血清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而且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钟耀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维生素A、E升高与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VA、VE水平与轻、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来我院妊娠的妇女一共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的血清VA、VE水平,评价孕妇的血清VA、VE水平,进行前瞻性研究,追踪妊娠妇女子痫前期的发病率.在进行了检测的2000例当中,出现了子痫前期的妇女有20例,根据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A组)、重度子痫前期组(B组)、正常妊娠组(C组)各11、8和20例,建立孕妇血清VA、VE水平与轻、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各项诊断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在轻度子痫前期组(A组)、重度子痫前期组(B组)、正常妊娠组(C组)三组患者当中,C组的患者的维生素A、E检测值在正常的水平范围之内,而A组和B组的患者的维生素A、E都较正常水平偏低,对患者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A、E进行临床干预,发现A组和B组的患者的维生素A、E都有明显的升高,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子痫前期的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的好转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症状更加典型,说明维生素A、E升高与子痫前期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讨论:维生素A、E的值过高或者过低均与子痫前期发生有关系.

    作者:陈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病案管理

    在当前的医院管理工作中,更多的是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于病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度,导致产生医疗纠纷后,医院处在被动的地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医院病案实现精细化管理成为了一种可能,有利于病案的管理和开发.本文主要探讨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病案管理水平.

    作者:郭瑞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经腹膜外腹腔镜手术根治前列腺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腹腔镜手术根治前列腺癌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经腹膜外腹腔镜手术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t值分别为5.376、13.353、2.117、4.272,P<0.05.结论:经腹膜外腹腔镜手术根治前列腺癌的护理疗效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出血量、肠胃恢复时间、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使用电脑软件将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入选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上比较,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在规律饮食、规律服药、规律锻炼、戒烟戒酒、规律复诊的遵医情况上比较,研究组各项遵医率均比参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临床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有效降低,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陈香露白露片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观察邓立新

    目的:探讨分析陈香露白露片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于我处就诊的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0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人,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2片/次;3次/日;实验组给予铝碳酸镁片的同时给予陈香露白露片6片/次;3次/日.规定疗程为4周,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对照组30人中痊愈10人(33.3%),显效8人(26.7%),有效6人(20.0%),无效6人(20.0%),总有效率60.0%;实验组30人中痊愈15人(50.0%),显效9人(30.0%),有效5人(16.7%),无效1人(3.3%),总有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陈香露白露片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方法是有效的,并且显著优于单纯使用铝碳酸镁治疗.

    作者:邓立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7月我院儿科护理人员20名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在2011年6月之前的日期设置为管理实施前,2011年6月-2014年7月设定为实施后,在实施层级式责任制之前推行护士长-助理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水平式系统管理模式,从而对实施前后护理核心能力、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核心能力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但医患满意度及其质量高于之前.结论:实行分层责任管理,能有效提高儿科护理管理质量.

    作者:石锦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对策与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放射科检查的患者209例,其中发生不良放射科检查医疗事件的患者病例数10例.结果:导致放射科检查不良事件频发的主要因素有放射科设备的使用差错、错误诊断差错和医患沟通差错等原因,对以上原因做科学统计分析,P>0.05,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可比性.以SH9分类的方法作比较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P<0.01,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放射检查不良事件Ⅲ级的发生率高.结论:反射检查不良事件虽发生率较低,但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放射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树立检查医生的岗位责任心、加强服务患者意识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提高放射检查的质量.

    作者:白艳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