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富;崔庆浩;瞿志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 ,本院共收治了5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29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29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 .55% ,显著高于对照组75 .86% ,具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 .70% ,明显低于对照组27 .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元松;钟天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隔室、明室胃肠透视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领域中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影像增强器将穿透人体的 X 射线变为可见光 ,再通过高分辨率摄像系统 ,将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X光电视.同时 ,CT 设备也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 ,因此 ,本文就X光机和CT 球管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技术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作者:谢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病理生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之一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患者的病情 ,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 但是由于病理生理学的起步比较晚 ,还存在学校不够重视、课程学时比较少、教学效果不明显以及学生积极性不强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促进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完善 ,本文分析病理生理学在护理专业中所处的地位 ,并且找出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为医学院护理专业中病理生理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作者:杨祝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 -2015年4 月我院收治的7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38例患者 ,治疗组3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 ,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3 .1% ,治疗组的 ,治疗总有效率为87 .2%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比较结果差异性比较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 ,各项指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能有效减少临床不良反应 ,该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群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报告防城港市首例口服脊髓灰质(脊灰)减毒活疫苗引起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病例 ,为探索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报告的疑似 VAP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采集病例、病例接触者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对病例所在地附近医院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主动搜索 ,对病例所在地开展儿童接种率调查.结果:病例为足2月龄首次口服脊髓灰质活疫苗(OPV)35天出现麻痹症状 ,临床诊断为AFP ,终诊断为服苗者 VAPP病例 ,在防城港是首次发现 ,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结论:该儿童有肛周脓肿 ,为减少和避免 VAPP 的发生 ,需加强接种疫苗前病史询问和查体 ,知情同意和告知工作 ,并做好记录 ,对接种首剂OPV 的儿童建议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或IPV/OPV 序贯免疫程序.
作者:黄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这段时期收治的5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 ,对其采取护理措施 ,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之后 ,4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在给予护理措施之后没有出现并发症 ,2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 ,2例患者自己放弃治疗.结论:给予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及时的观察病情接受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措施 ,能过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使患者保持一个愉快放松的心情接受治疗 ,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囤凤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以2013年8月 -2015年9月间本院产科接诊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其中的84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随机抽签法将84例产妇分为两组 ,各纳入42例 ;其中1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另1组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告知.结果:对比两组产妇的健康知识评分、自我喂养技能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等指标 ,各项数据对比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 .05).结论: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全程护理告知可有效提高产妇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喂养技能 ,并可改善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作者:何明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在乡村医生中实施激励措施对结核病控制成效的影响 ;探索适合我区的结核病防治筹资模式. 方法:选取海原县和盐池县进行现场实施 ,对两县实施一年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海原县、盐池县可疑肺结核患者登记分别增加到4 .42‰和4 .12‰ ;海原县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现水平提高了19 .46% ;两县治疗完成率分别从64 .56% 和83 .05% 提高到82 .3% 和95 .79% ;两县转诊的可疑患者中被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占全年活动性肺结核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2 .34% 和2 .11% 提高到22 .19% 和9 .78% . 结论:利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在乡村医生中实施激励措施 ,可提高结核病控制成效 ;同时也为我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及我区的结核病防治筹资模式提供可借鉴经验.
作者:肖慧霞;陆敬儒;王晓林;王晓平;王福锐;冯燕玲;张志春;金玉发;田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结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受不良生活方式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 ,而且发病年龄向年轻化发展 ,全球估计有超过半数的确诊患者死于该病 ,因此 ,结肠癌已成为十分严峻的公众健康问题 .结肠癌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以45~50岁年龄组发病率高.绝大多数结肠癌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 ,早期诊断率低 ,约1/3的患者在就诊时已有转移.手术的患者也有约50% 将会因复发或转移进展为晚期癌.
作者:游春香;孙小琴;王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胃癌发病率高 ,预后差 ,是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大恶性肿瘤.作为一种非介入性的诊断方法 ,胃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在胃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逐渐有更多新的血清标志物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由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便捷、可重复性高 ,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术后监测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临床常用及几种新的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军明;张成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女性在行输卵管绝育手术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间在院行输卵管绝育手术的患者40例 ,并对上述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从中分析总结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分析上述患者的病例资料发现 ,所有的研究对象本次手术均成功 ,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手术切口感染、术后受孕、月经改变、术后宫外孕以及肠管、膀胱受损等 ,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17 .5% .结论:采用输卵管绝育手术除了能够达到长久、安全的避孕效果外 ,还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洪宁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18例宫内节育器(I U D )异位发生原因、诊治结果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探讨更有效、更实际的干预措施. 方法:选取2000年1月 -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23枚IUD异位发生原因、异位的分布、种类、施术者情况、诊治经过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社会问题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I U D异位部位多发生于盆腹腔 ,少见于异位到膀胱内.本组异位18例23枚 ,均手术取出 ,疗效很好.结论:由于难度较大 ,医疗纠纷多 ,负面影响大 ,后期协调处理困难.防治重点在基层 ,主动定期随访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对 IUD 异位的认识 ,加强计生高危手术的监管 ,大限度地减少IUD异位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晓宏;伍兰成;谭雪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根据手术患者的身心需要 ,将人性化护理措施运用于手术的整体护理中.结果: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充分体现手术护士的多重角色功能 ,扩大了护理范畴.结论:只有更新护理服务理念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 ,才能为手术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者:钟怡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选取2种麻醉方法对高龄高危患者进行麻醉 ,观察麻醉方法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我院收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2例 ,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者46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 ,观察组行全身性麻醉 ,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记录数据 ,结果为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有明显变化 ,且观察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 ,而心率远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经统计学检测 ,P<0.05,具有意义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经比较 ,在不同的时刻 ,两组指标并无较大差异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远低于硬膜外麻醉 ,两者对于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影响无太大区别 ,相较而言 ,全身麻醉更适合于高龄高危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麻醉.
作者:黄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左氧氟沙星结合头胞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 -2014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老年肺炎患者一共有26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给予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老年肺炎患者采取左氧氟沙星结合头胞哌酮舒巴坦共同治疗 ,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并且不良反应较低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孔垂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脏器损伤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约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20% -40% [1] ,我院2009年1月 -20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 ,男72例 ,女24 例 ;年龄6~75 岁 ,平均43岁 ;开放伤11例 ,闭合性损伤85例 ,致伤原因为车祸伤51 例 ,坠跌伤26例 ,刀刺伤4 例 ,撞击伤15 例 ;入院时距受伤时间为45min~ 48h.
作者:李攻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65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相关原因 ,对165例头位难产产妇采用头位难产干预处理 ,观察干预处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165例头位难产产妇中 ,有116例为剖宫产(70 .3% ) ,有49例为阴道分娩(29 .7% ) ,32 例胎头位置异常 ,经体位干预及徒手助转胎头到枕前位后自然分娩.165 例头位难产产妇中 ,有5例发生产后出血(3.0% ),阴道撕裂伤1例(0.6% ),新生儿轻度窒息6例(3.6% ),重度窒息2 例(1.2% ),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 结论:头位难产发生原因以及应对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对头位难产产妇的干预处理予以介绍 ,为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干预提供了参考.
作者:刘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聚焦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9月~2012年3月间就诊的慢性宫颈炎的患者200例采用超声聚焦手术治疗 ,术前常规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其他病变.回顾性分析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超声聚焦治疗慢性宫颈炎成功率为92 .5% (185/200 ) ,手术时间3~8min ,平均3 .5min ,出血量5~20ml ,术后无感染发生.结论:超声聚焦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微创的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术后恢复好 ,简单易行等优点.
作者:蔡永青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手术是骨科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而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术后机体康复的保证之一.据临床资料发现手术后当晚失眠发生率高达76%以上 ,睡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失眠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 ,内分泌功能紊乱 ,延迟刀口及骨折愈合. 针对疼痛体位这些因素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标准大鼠胫骨骨折模型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神经生长因子 ,术后1、2、4周分别进行X线骨痂评定、胫骨湿重称量以及半定量RT -PCR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mRNA 的表达.结果:术后4周时 ,神经生长因子组骨痂量和胫骨湿重明显多于对照组 ;术后1周、2周时神经生长因子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mRNA 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大鼠胫骨各组愈合 ,同时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IGF -1表达.
作者:刘建军;黄亮;韩庆斌;李新志;李兵;王茂鹏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