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疗效观察

陈绍华;孟魏魏;吴耀持;蔡秀水;刘顺超;唐银娟;龚政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 黄芪葛根桂枝汤, 牵引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5例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72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对照2组77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76例采用颈椎牵引加黄芪葛根桂枝汤内服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4%,对照1组为70.83%,对照2组为83.1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VAS评分、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黄芪葛根桂枝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季兵从肾虚血瘀论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经验

    介绍季兵教授从肾虚血瘀论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经验.季教授认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病机是肾“虚”血瘀,以补肾、活血为首要原则,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张杰文;谢政权;林靖;季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王云启运用温阳药治疗肿瘤经验

    介绍王云启教授运用温阳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王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阳气亏虚,阴邪凝滞,痰、毒、瘀邪积聚成形,治疗上以温阳为基本原则,运用温阳药治疗,并配合脏腑、三焦辨证,通过改善肿瘤及其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并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阴寒体质,使气血得运,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该法临床疗效确切,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李丽;周欢;谭雨佳;王云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定点正脊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6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定点正脊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定点正脊手法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1.5%,对照组为5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点正脊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颈椎牵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沈茂荣;张辉宇;周侠;王鹏云;胡钊彰;熊智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代谢组学法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概况

    代谢组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是定性、定量分析某一生物或细胞中相对分子量< 1000的小分子内源性代谢产物的一门新学科.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到中医药的研究中并取得显著收效.代谢组学为中医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往国际现代化的新道路.将代谢组学法运用到中药方剂多组分、多通道、多靶点治疗协同性作用机制中,是目前中药方剂重点研究内容.

    作者:赵群菊;邱林;李美红;胡方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芍六君子汤加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V-DNA定量及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秀丽;陈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四逆软肝方对高浓度乙醛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肝纤四项及MMP-1、TIMP-1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逆软肝方对高浓度乙醛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肝纤四项(CG、HA、LN、PC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乙醛对人肝星状细胞LX-2株造成损伤后,随机分为四逆软肝方、清热解毒化浊片、扶正化瘀片和脱离乙醛4组;经给药24h后搜集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肝纤四项及MMP-1、TIMP-1含量.结果:250mmol/L乙醛培养72h,细胞存活率高;与正常组比,乙醛组CG、HA、LN、MMP-1、TI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Ⅲ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脱离乙醛组CG下降(P<0.01)、PCⅢ升高(P<0.01);与脱离乙醛组比较,四逆软肝方组HA、PCⅢ、TIMP-1均降低(P<0.01),CG、LN、MM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逆软肝方组、清热解毒化浊片组、扶正化瘀片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软肝方可降低受损的LX-2细胞HA、PCⅢ、TIMP-1指标的表达,可能对抗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国荣;唐菲;梅明;邹俊驹;刘近明;李凌云;肖碧跃;Jiri Horak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屈波运用补阳化瘀法配合循经按摩治疗冠心病经验

    介绍屈波教授运用补阳化瘀法配合循经按摩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屈教授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胸阳不振,心气不足,心阳虚衰,心脉失养,脉道失荣,瘀血阻滞.治疗以振奋心阳、活血化瘀为主,同时配合饮食指导和循经按摩,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陈姣;付晓芳;屈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初探

    从3个方面阐述了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意义,一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二是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三是提高成人教育培养质量的保证.并从4个方面着手介绍了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从3个方面落实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的措施.

    作者:尹明;陈革新;蒋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边天羽治疗白塞病经验

    介绍边天羽教授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经验.边教授认为白塞病为本虚标实之病证,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治疗时应虚实兼顾,急性期以滋补阴精、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多采用疏肝活血汤合加减四妙勇安汤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期当以温补脾肾、疏肝行气、温化寒湿、活血化瘀为主,自拟白塞病方治疗,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凤迪;王红梅;丁伟芳;李娟娟;林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对照组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程为7d.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日间积分及总计分、咳嗽缓解时间、6个月内感染后咳嗽发作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咳嗽夜间积分及咳嗽缓解例数方面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止咳超微方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卞园园;卞启东;金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林一帆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

    介绍林一帆教授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经验.林教授认为FC的基本病变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临床从气虚不运、肝郁气滞、热结津亏、脾肾阳虚4型辨证论治,并针对寒热虚实夹杂自拟通便方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刘阳;雷春红;林一帆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刺络放血联合维胺脂胶囊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联合维胺脂胶囊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维胺脂胶囊,同时照红蓝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络放血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6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1.8%,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联合维胺脂胶囊和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作者:张芳;梁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宫军治疗腰源性腹痛经验

    介绍宫军主任医师治疗腰源性腹痛的经验.宫主任认为腰源性腹痛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痰凝,采用“盘龙针法”针刺联合脉动治疗仪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吴敏;宫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男性狼疮伴继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并急性胰腺炎1例报告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 Pholipid Syndrome,APS)于1983年首次提出,是一组与抗磷脂抗体有关的非特异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血管内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或死胎及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精神症状等为主[1].是由抗磷脂抗体(Antiphos Pholipid Antibody,APA)所引起症状的总称.APS又分为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PAPS)和继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SAPS).PAPS与遗传有关,SAP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其中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联系密切.现将2017年1月收治的男性狼疮伴SAPS并急性胰腺炎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芹;樊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心肺功能障碍概况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1].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常出现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单从肺炎而论,脑卒中前期多卧床,伴有吞咽呛咳,反复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终导致多重耐药菌感染,肺炎控制欠佳,同时大部分老年患者具有冠心病病史,反复肺炎及心脏负荷的增大,终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这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

    作者:康宝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桃红四物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液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的综合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伟业;刘慧英;王志强;朱付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王中琳运用侯氏黑散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验

    侯氏黑散为《金匮要略》治疗中风病之专方,王中琳教授临证从短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的运动、感觉及精神症状把握TIA的中医病机.并勤求古训,博览历代医家关于侯氏黑散的论述,宗《神农本草经》对其进行组方原则的分析,临证用之,常应手取效.

    作者:姜振远;王中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逆流挽舟法”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转化探析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病因不明的非可控性炎症之一,病变局限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其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为主,该病目前已被公认为结肠癌癌前病变[1].中医药干预结肠炎恶性转化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笔者认为气虚津亏是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转化的关键病机,“逆流挽舟法”在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转化的过程中可以起重要作用.

    作者:钟欢;李蒙丽;由凤鸣;严然;金钊;郑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心肾阳虚”理论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阳化气,阴成形”,明确指出阳气具有气化无形,阴气具有滋生有形的特点.黄元御先生认为:“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1],可见肾阳为心阳之由来,肾阳足,心阳才足,肾阳充足乃常人之体.当心肾阳虚不足以温化痰浊、瘀血、水饮等有形之物时,则可发为“心悸”“喘证”“水肿”等病症.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综合征[2],是由不同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理状态.随着分子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运用ACEI治疗慢性心衰成功地降低了27%的病死率[3],继而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又进一步使病死率降低34% ~ 35%[4].慢性心衰的发展进程取决于心肌病理性重构的严重程度,而心肌病理性重构与心肌损伤、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兴奋及相关细胞因子激活密切相关.本文从心肾阳虚理论对慢性心衰发病机制的现代医学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莫秋兰;林琳;唐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动态心电图中室性早搏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对照组为6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牡汤加减能有效降低室性早搏次数,减少心肌缺血,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尹萍;刘建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