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周旭
目的 观察鼠疫疫源地印鼠客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药膜法.结果 鼠疫疫源地印鼠客蚤对灭蚤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下降,但强化灭蚤地区印鼠客蚤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马拉硫磷、敌敌畏、残杀威、奋斗呐的敏感性大幅度下降,其LC50分别是0.0165、0.1170、0.0202、0.0002、0.0038、0.0087 mg/cm2,分别是对照区的4.78、16.32、2.08、1.70、1.66和2.94倍.结论 大量而持续地使用杀虫剂可产生抗药性,因此要加强对蚤类抗药性监测,轮换使用灭蚤药物,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易建荣;梁秋光;林立丰;卢瑞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广泛存在于中亚和哈萨克斯坦荒漠地带.20世纪20年代以后,陆续在咸海东北部发现以大沙鼠为主要宿主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大沙鼠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谷地、准噶尔盆地、哈密盆地、塔里木盆地东部和甘肃省河西走廊沙地以及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向东至集二线一带.内蒙古曾多次从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和大沙鼠及其寄生蚤中分离到鼠疫菌,并定为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作者:于心;黎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多禾茂地区海拔高度在3000~4400 m之间,气候具多风、湿润、高寒等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植物生长期短,植被分森林灌丛草甸草原带和高原草甸草原带,适于喜马拉雅旱獭等啮齿类动物栖息.境内有7个自然村,人口7618人,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经流行病学调查,1883-1980年间发生人间鼠疫5起.1978年8月25日该地区首次从喜马拉雅旱獭体内检出鼠疫菌,判定为鼠疫疫区.
作者:乔久先;孙永菊;王祖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汉坦病毒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主要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其主要宿主啮齿动物在多类生境中广泛分布,并且它的各种型别病毒的分布与宿主动物存在特定关系.现从宿主动物柄息地的环境、气候等影响宿主动物种群构成及密度的地理生态学角度和汉坦病毒的分子遗传特征方面,阐述HFRS的疫区类型和流行强度,并主要探讨汉坦病毒的地理分布和进化、演化等生物学规律,为汉坦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娜;陈化新;邹洋;张永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流通及餐饮市场广州管圆线虫主要中间宿主的感染状况.方法 从贵阳市水产批发市场及夜市大排档中随机采集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用肺检法结合酶消化法检测分离广州管圆线虫3期幼虫.结果 在水产批发市场和夜市大排档抽样检测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均检出广州管圆线虫3期幼虫,其中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较福寿螺高.市场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平均感染率分别为3.08%和1.59%;夜市大排档褐云玛瑙螺、福寿螺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9.75%和0.71%.贵阳市市场所售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均来源于省外.结论 贵阳市流通及餐饮市场存在着广州圆线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食品流通中的卫生监测及公众的健康教育.
作者:唐莉娜;李安梅;卢丽丹;徐莉娜;林广初;王世海;张晓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验室在取用蚊虫时常用吸蚊器,而传统的吸蚊器是采用口吸式的方式,其方法简单有效,但很不卫生,如果取用带病毒的蚊虫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笔者在多次实验中发现,使用自制的手动吸蚊枪取用蚊虫,不但方便快捷,且人不用直接接触蚊虫,既卫生又安全,可以完全取代口吸式吸蚊器.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石华;石红兵;杨振洲;贾瑞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尝试用新型的诱蚊诱卵器法取代传统的布雷图指数(BI)调查.方法 诱蚊诱卵器法.同时进行BI、房屋指数(HI)、容器指数(CI)调查.结果 2-12月布放的诱蚊诱卵器可诱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阳性指数为0.21~22.64,平均7.88;BI、CI、HI分别为0.18~12.13、0.30~18.52和0.12~7.01,白纹伊蚊成蚊高峰期出现在8月.每个阳性诱蚊诱卵器诱获白纹伊蚊多4只,少1只,平均1.2只;每只白纹伊蚊产卵多156粒,少2粒,平均20.58粒.结论 诱蚊诱卵器法比BI调查法更具科学性、实用性、预警性,可用于登革热媒介监测.
作者:游巨荣;郑思海;李锦清;叶中远;李荣彪;林立丰;黄昱;赖培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质粒的种类、分布及应用的阐述,有助于鼠疫耶尔森菌质粒进一步的研究,为以后鼠疫流行病的认识、诊断和防治提供帮助.
作者:何电;董兴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常山县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6年常山县钩体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患者和宿主动物病原学、血清学检测方法探索要的流行菌群.结果 1991-2006年常山县钩体病平均发病率为19.29/10万,以中青年农民为主,男性高于女性;7-9月为发病高峰,流行形式主要呈稻田型.检出钩体菌株36株,以黄疸出血群为主,占63.89%(23/36).血清学检测阳性率50.74%(171/337),以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为主,分别占50.29%(86/171)和30.41%(52/171).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占41.48%(475/1145),带菌率为2.95%(14/475),蛙、猪、牛等未检出菌.结论 常山县钩体病的主要流行菌群为黄疸出血群和七日热群,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采用相应的菌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钩体病的流行.
作者:王谦信;付美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准确掌握黄陂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监测点6岁以上的全部常住居民采用间接血球凝集法(IHA)进行血清免疫学初筛,血清阳性(滴度≥1:10)者再采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进行病原学检查;耕牛采用顶管法粪便孵化.结果 双桥村血检阳性86例,粪检阳性26例,人群感染率为2.67%;下集村血检阳性120例,粪检阳性13例,人群感染率为0.93%.双桥村和下集村耕牛感染率分别为3.33%和1.08%.结论 两村血吸虫病例主要是30岁以上的农民,这与从事农业生产相关,阳性耕牛主要是在垸外有螺洲滩敞放所致.因此应加强对耕牛放牧的管理和防治力度.
作者:陈先明;葛天高;夏素鹏;李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居民区采用孳生地管理和文化防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控制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效果,探索这种控制措施的成本以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于2007年5-10月,选择普陀区师大三村和杨浦区的长恒苑为实验区,选择与实验区条件相似的小区为对照区,实验区采取专业人员每周2次检查清除各种小容器积水,每10天检查处理下水道、雨水井、明沟,同时宣传蚊虫的防治知识,上门动员和督促居民及时清除天井、阳台等处的各类容器积水,对照区则采取常规控制措施(突击灭蚊).采用容器指数、孳生地阳性率、叮人法和人工小时法成蚊密度等指标评价实验区的控制效果.结果 (1)6-9月居民户室内积水容器阳性率得到有效控制,实验区月平均阳性率5.56%,明显低于对照区16.81%;(2)6-9月实验区居民外环境积水阳性率平均4.74%,对照区为14.85%,二者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03,P<0.01);(3)7-9月人诱法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实验区分别为0.60、1.33和0.50只/30 min,对照区分别为7.83、7.67和5.00只/30 min;(4)6-9月人工小时法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实验区为1.80只/h,对照区为5.80只/h;(5)防治成本按照控制面积计算,实验区每月支出人工和药物费用约为0.08元/m2,对照区每月支出约为0.05元/m2.结论 社区采用上述孳生地管理和文化防治相结合的措施,能有效地将社区内白纹伊蚊幼虫孳生率和成蚊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控制成本(0.08元/m2)处于居委会和物业部门可接受范围内,有利于推广应用.
作者:徐仁权;徐宏;李洪宝;冷培恩;朱丽花;姬淑红;孙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分类学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各种啮齿动物的分类位置也在不断调整,其中文和拉丁文名称逐渐朝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改变.名称改变的原因不一,有些改变还有争论,但多数学者的意见渐趋一致,形成主流.显然,名称的一致是互相交流的重要前提,即使是并不从事分类研究的人员,也有必要掌握动态,及时跟进.
作者:汪诚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南京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秋短,冬夏长,其环境适宜鼠形动物生存繁殖.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一直从事鼠类监测,结果显示,南京地区的鼠形动物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麝鼩5种.前3种在室内、居民区为多,后2种是农田和绿化区的优势种.鼠类的发生程度(江宁资料)在80年代中后期为高发年代(1985-1988年),年平均高捕获率农田为10.17%,农舍为8.98%;90年代开始下降.
作者:阮治安;赵迳连;吕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蚤类是传播鼠疫的重要媒介,内蒙古地区蚤类的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结合鼠疫自然疫源地的调查,采集、制作了大量标本,已发现记录蚤类7科38属119种和亚种[1].通过对本中心以及全区12个盟(市)地方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存的采集于4型疫源地及周边地区的20 000余张蚤类标本的采集信息登记,整理出内蒙古主要蚤类宿主及其寄生蚤地区分布,这对今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宿主动物和媒介昆虫的生态学特点及其流行病学研究、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杨秀峰;王建军;刘俊;刘云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城区居民预防狂犬病知识、信念、行为及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和制定调整犬类管制法规提供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红桥区常住人口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问卷,采用分层多级抽样,以户为单位开展干预前和干预后问卷调查.结果 94.69%的被访户了解患狂犬病会死亡;狂犬病不能治愈知晓率从干预前40.78%上升到干预后73.42%(x2=178.853,P<0.01);疫苗佳接种时间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9.34%提高到干预后的85.66%(x2=143.034,P<0.01);居民饲养宠物率从干预前的11.63%下降到干预后的9.64%(x2=1.727,P>0.05);被犬咬伤、抓伤率由干预前的5.76%下降到干预后的2.72%(x2=9.353,P<0.01);但居民缺少伤口处理、免疫球蛋白以及疫苗全程注射等正确知识和行为,90.85%的居民愿意接受狂犬病防治知识教育.结论 针对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需求和薄弱部位,应采取乐于接受和效果明显的电视、报刊宣教等方式,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遏制狂犬病疫情的上升趋势.
作者:腾学敏;哈群;张会晶;冯蕾;张军;卢侠冰;刘正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芦山地区有瓣蝇类种群及相关生态习性.方法 采取笼诱法及网捕法进行常规调查.结果 捕获蝇类共计20 317只,隶属7科52属99种,农贸集市、屠宰场、小饭店和居民住宅为成蝇主要活动场所,家蝇(56.55%)和丝光绿蝇(28.99%)为当地优势种.结论 芦山地区蝇的种类繁多,对其生物生态学有了初步了解,但该项工作尚需继续进行.
作者:冯炎;高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虎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乌苏里江沿岸,属中俄边境地区,主要植被为森林区及部分农作物区.我们对多年来在该县采获的大量蠓类标本进行了鉴定整理,计6属37种,其中铗蠓属(Forcipomyia)5种,短蠓属(Brachypogon)1种,林蠓属(Nemoromyia)1种,前蠓属(Probezzia)1种,蠛蠓属(Lasiohelea)2种,库蠓属(Culicoides)27种,现记述如下.
作者:郭文泽;刘国平;任清明;王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前,化学防治已成为防制蝇类等害虫的一种重要和常用手段之一,由于长期、广泛使用化学杀虫剂,致使蝇类的抗性问题日益突出.为有效利用现有杀虫剂资源,延缓抗性产生,本研究将采自大连市的家蝇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进行了测定,为延长现有药剂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环境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吴炜;周档;梁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某五星级酒店的跟踪调查,总结出星级酒店媒介生物的综合防制措施.方法 以广州市某五星级酒店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示范区,以生态控制、环境治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控制.结果 通过对媒介生物的定期监测,将病媒生物密度基本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结论 IPM效果理想.
作者:张丽雁;田伟金;庄天勇;王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