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荣;梁秋光;林立丰;卢瑞明
虎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乌苏里江沿岸,属中俄边境地区,主要植被为森林区及部分农作物区.我们对多年来在该县采获的大量蠓类标本进行了鉴定整理,计6属37种,其中铗蠓属(Forcipomyia)5种,短蠓属(Brachypogon)1种,林蠓属(Nemoromyia)1种,前蠓属(Probezzia)1种,蠛蠓属(Lasiohelea)2种,库蠓属(Culicoides)27种,现记述如下.
作者:郭文泽;刘国平;任清明;王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原核表达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p 2.方法 分离屋尘螨总RNA,根据GenBank已公布的Der p 2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扩增Der p 2编码基因,克隆至pMD19-T载体、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将表达质粒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8a(+)-Der p 2,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原核表达获得成功.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的Der p 2编码基因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9.54%,推测其编码氨基酸130个,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348.5.结论 尘螨变应原Der p 2原核表达获得成功,为进一步生产重组变应原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良;周鹰;彭江龙;崔玉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鼠疫疫源地印鼠客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 药膜法.结果 鼠疫疫源地印鼠客蚤对灭蚤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下降,但强化灭蚤地区印鼠客蚤对氯菊酯、溴氰菊酯、马拉硫磷、敌敌畏、残杀威、奋斗呐的敏感性大幅度下降,其LC50分别是0.0165、0.1170、0.0202、0.0002、0.0038、0.0087 mg/cm2,分别是对照区的4.78、16.32、2.08、1.70、1.66和2.94倍.结论 大量而持续地使用杀虫剂可产生抗药性,因此要加强对蚤类抗药性监测,轮换使用灭蚤药物,科学、合理用药.
作者:易建荣;梁秋光;林立丰;卢瑞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分类学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各种啮齿动物的分类位置也在不断调整,其中文和拉丁文名称逐渐朝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改变.名称改变的原因不一,有些改变还有争论,但多数学者的意见渐趋一致,形成主流.显然,名称的一致是互相交流的重要前提,即使是并不从事分类研究的人员,也有必要掌握动态,及时跟进.
作者:汪诚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保定市蠡县皮毛市场毛皮加工人群血清鼠疫F1抗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统计学抽样保定市蠡县皮毛加工162人份血清,采用间接血凝和鼠疫胶体金2种方法检测,并与非皮毛加工63人份血清做对照.结果 162份皮毛加工人群的血清样本检验均为阴性,与对照的63份样本相一致.结论 在保定市蠡县皮毛加工人群中尚未发现鼠疫隐性感染者.
作者:史献明;杜国义;董国润;杨顺林;张月枝;齐继东;高少坤;闫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居民区采用孳生地管理和文化防制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控制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效果,探索这种控制措施的成本以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 于2007年5-10月,选择普陀区师大三村和杨浦区的长恒苑为实验区,选择与实验区条件相似的小区为对照区,实验区采取专业人员每周2次检查清除各种小容器积水,每10天检查处理下水道、雨水井、明沟,同时宣传蚊虫的防治知识,上门动员和督促居民及时清除天井、阳台等处的各类容器积水,对照区则采取常规控制措施(突击灭蚊).采用容器指数、孳生地阳性率、叮人法和人工小时法成蚊密度等指标评价实验区的控制效果.结果 (1)6-9月居民户室内积水容器阳性率得到有效控制,实验区月平均阳性率5.56%,明显低于对照区16.81%;(2)6-9月实验区居民外环境积水阳性率平均4.74%,对照区为14.85%,二者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03,P<0.01);(3)7-9月人诱法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实验区分别为0.60、1.33和0.50只/30 min,对照区分别为7.83、7.67和5.00只/30 min;(4)6-9月人工小时法白纹伊蚊成蚊密度实验区为1.80只/h,对照区为5.80只/h;(5)防治成本按照控制面积计算,实验区每月支出人工和药物费用约为0.08元/m2,对照区每月支出约为0.05元/m2.结论 社区采用上述孳生地管理和文化防治相结合的措施,能有效地将社区内白纹伊蚊幼虫孳生率和成蚊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控制成本(0.08元/m2)处于居委会和物业部门可接受范围内,有利于推广应用.
作者:徐仁权;徐宏;李洪宝;冷培恩;朱丽花;姬淑红;孙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实验室在取用蚊虫时常用吸蚊器,而传统的吸蚊器是采用口吸式的方式,其方法简单有效,但很不卫生,如果取用带病毒的蚊虫时,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笔者在多次实验中发现,使用自制的手动吸蚊枪取用蚊虫,不但方便快捷,且人不用直接接触蚊虫,既卫生又安全,可以完全取代口吸式吸蚊器.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石华;石红兵;杨振洲;贾瑞忠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从1976年起,人们就将目光转向苏云金芽孢杆菌(Bt)对蚊虫的研究和应用上.笔者简要描述了Bt主要的杀蚊晶体蛋白和杀蚊机制,并针对当前研究概况提出展望.随着杀虫晶体蛋白(ICPs)结构与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不断丰富和完善ICPs分子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基因操作及蛋白质工程技术开发这一潜在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微生物杀蚊剂奠定基础.
作者:张灵玲;关怡;张群林;关春宇;汤宝珍;张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根据<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为准确掌握朝阳市区鼠密度的季节消长变化,我们于2007年1-12月进行了鼠密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点的选择设居民区、特殊行业2种生境,3个月内不能在同一区域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大于0.5 km.
作者:潘丽杰;郭瑞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3年来海淀区蜚蠊密度维持在1.80~2.12只/张.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日常监测的基础上,于2007年8-9月对3类食品行业进行了蜚蠊侵害及密度情况摸底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粘蟑板,规格9 cm×15 cm,由北京绿叶世纪日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作者:蔡伟;王磊;冯京秋;王炳才;苏璇;丁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尝试用新型的诱蚊诱卵器法取代传统的布雷图指数(BI)调查.方法 诱蚊诱卵器法.同时进行BI、房屋指数(HI)、容器指数(CI)调查.结果 2-12月布放的诱蚊诱卵器可诱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阳性指数为0.21~22.64,平均7.88;BI、CI、HI分别为0.18~12.13、0.30~18.52和0.12~7.01,白纹伊蚊成蚊高峰期出现在8月.每个阳性诱蚊诱卵器诱获白纹伊蚊多4只,少1只,平均1.2只;每只白纹伊蚊产卵多156粒,少2粒,平均20.58粒.结论 诱蚊诱卵器法比BI调查法更具科学性、实用性、预警性,可用于登革热媒介监测.
作者:游巨荣;郑思海;李锦清;叶中远;李荣彪;林立丰;黄昱;赖培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贵州省2004-200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例监测的研究,了解乙脑实验室确诊病例报告病例的比例,掌握贵州省乙脑真实流行状况,为乙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个案调查资料、实验室结果及2个国家级监测县的病例监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4、2005年分别报告乙脑病例1230和1038例,15岁以下病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96.58%(1188/1230)和97.69%(1014/1038),男性与女性病例之比分别是1.58:1和1.57:1;发病主要集中在7-8月,分别占78.21%(962/1230)和79.09%(821/1038).监测县7-8月病例占88.36%(319/361).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且为高度散发;有免疫史的分别为6.90%(26/377)和8.86%(32/361);实验室乙脑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90%(188/251)和71.74%(259/361).监测县乙脑IgM抗体阳性率为71.8896(23/32).乙脑病例监测:2005年比2004年下降15.61%.监测县2005年乙脑发病数比2004年下降39.47%.结论 贵州省实验室确诊乙脑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71.88%~74.90%.应进一步加强乙脑专项监测和提高实验室诊断技术,使非乙脑报告病例得到明确诊断;继续对15岁以下儿童实施乙脑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宋群锋;王定明;蒋维佳;周敬祝;胡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质粒的种类、分布及应用的阐述,有助于鼠疫耶尔森菌质粒进一步的研究,为以后鼠疫流行病的认识、诊断和防治提供帮助.
作者:何电;董兴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某五星级酒店的跟踪调查,总结出星级酒店媒介生物的综合防制措施.方法 以广州市某五星级酒店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示范区,以生态控制、环境治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控制.结果 通过对媒介生物的定期监测,将病媒生物密度基本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结论 IPM效果理想.
作者:张丽雁;田伟金;庄天勇;王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为掌握通化市媒介生物种群密度及消长规律,为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6年对其进行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1.1 蚊类监测采用人工小时法.选择居住区、牛棚、猪舍3类生境,以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日落后1 h用电动吸蚊器对每个生境捕蚊15 min.将成蚊带回实验室登记、分类、鉴定.每月按旬采集.
作者:崔艳玲;钟晓华;张忠三;马骏;杨潇仙;于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城区居民预防狂犬病知识、信念、行为及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案和制定调整犬类管制法规提供依据.方法 以天津市红桥区常住人口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问卷,采用分层多级抽样,以户为单位开展干预前和干预后问卷调查.结果 94.69%的被访户了解患狂犬病会死亡;狂犬病不能治愈知晓率从干预前40.78%上升到干预后73.42%(x2=178.853,P<0.01);疫苗佳接种时间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9.34%提高到干预后的85.66%(x2=143.034,P<0.01);居民饲养宠物率从干预前的11.63%下降到干预后的9.64%(x2=1.727,P>0.05);被犬咬伤、抓伤率由干预前的5.76%下降到干预后的2.72%(x2=9.353,P<0.01);但居民缺少伤口处理、免疫球蛋白以及疫苗全程注射等正确知识和行为,90.85%的居民愿意接受狂犬病防治知识教育.结论 针对居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需求和薄弱部位,应采取乐于接受和效果明显的电视、报刊宣教等方式,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遏制狂犬病疫情的上升趋势.
作者:腾学敏;哈群;张会晶;冯蕾;张军;卢侠冰;刘正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国家级监测点疫源地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汉坦病毒携带状况.方法 在全省4个国家级监测点,分别于春季、秋季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携带情况.结果 2005-2007年监测点居民区鼠密度波动在0.50%~3.19%之间,野外鼠密度波动在0.13%~0.94%之间.居民区鼠密度高于野外(x2=45.022,P<0.01).宿主动物构成以褐家鼠占绝对优势(77.57%),其次为大仓鼠(13.63%)和小家鼠(8.81%).居民区汉坦病毒抗原阳性6只,鼠带病毒率1.91%,野外汉坦病毒抗原阳性2只,鼠带病毒率1.23%.8只阳性鼠中,褐家鼠7只,大仓鼠1只.结论 河北省是以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应采取以消灭住宅区褐家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北部地区的疫源地监测工作,从而有效地控制河北省HFRS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张艳波;韩占英;魏亚梅;许永刚;齐顺祥;李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对中国厉螨科的区系组成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我国厉螨科的革螨已知5个亚科30属299种,其中古北种139种,占总数的46.49%;东洋种110种,占总数的36.79%;广布种50种,占16.72%,中国厉螨科的革螨区系组成以古北种占优势,这可能与我国从事革螨区系分类研究学者较少且多数革螨区系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古北界有关.
作者:任天广;郭宪国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