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
目的:探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对策,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水平.方法:随机选择我街道办事处流动儿童560名,标准为居住时间超过3个月,对其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免疫接种的因素,以此制定相应对策.结果 :经调查分析后发现,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有父母学历低、子女多、家庭收入低、父母工作不固定等.结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是保证计划免疫接种充分落实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全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毛细支气管炎吸入治疗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辅助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有效人数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5%,观察组中有效人数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高于观察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建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甲亢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及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甲亢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DHS与PFNA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DHS组与PFNA组,每组各45例.DHS组采用DHS内固定进行治疗,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HS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PFNA固定术较DHS固定术的疗效更明显,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患者治疗时,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选择.
作者:夏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从系统化心理干预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NICU患儿家长心理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接着探究了NICU患儿家长系统化心理干预的研究策略,主要从加强医患家属之间的沟通,建立、健全NICU患儿家长系统化干预体制,后对全文加以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作者:万玉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4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治疗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3%,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儿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6%,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陆青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银川市小学教师口腔疾病发生现状.方法:对393名银川市小学教师进行口腔检查时,对口腔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 :结果发现,只有9人健康,其余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疾病.结论:被检查小学教师口腔疾病发生率颇高.其中前五位病发病率分别是龋齿69.80%,牙缺失21.50%,牙结石95.42%,牙龈炎62.50%.体检人员中绝大部分都患有口腔疾病,患病率达97.71%.
作者:安忆军;刘静;霍永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痛经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当归芍药汤口服,配合中医护理;对照组予消炎痛25mg口服,予一般护理.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芍药汤治疗痛经及中医护理,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能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秦献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早期临床表现差异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一旦确诊已经是中晚期,从而错过了佳治疗时机.随着人们对肺癌生物学和治疗的认知,识别肺癌发生的关键驱动事件对靶向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进一步加快了肺癌的个性化医疗时代.因此,病例分型以及分子检测在肺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肺癌分型为起点,分析肺癌不同分型下病理诊断的相关性,为肺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郑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IRAK1是一种激酶,在固有免疫信号调控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它通过调节其激酶活性和接头蛋白功能,参与调控一系列TLR信号途径,并成为自身免疫疾病的关键调节因子,对IRAK1的深入研究将为炎性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作者:蔡娇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0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适宜广泛开展.
作者:韦静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切除阑尾来进行治疗,视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传统开腹手术来进行治疗,视为对照组.首先两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对比,并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中,所有患者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感染的一共有2例,感染率为6.7%,对照组中,出现感染的一共有11例,占总人数的36.7%.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542;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来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帮助患者的身体能够更好的痊愈,同时有效控制了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乡镇医院药房是整个医院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部门,药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真伪、质量的优劣和医院的信任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促进乡镇医院药房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2.50%,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促进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朱晓丽;谷祥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接收的80例青光眼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青光眼的围手术期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中加入责任制护理,显著地提升了护理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提升患者接受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选择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展开分组.对50例观察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选择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实施治疗;对50例对照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实施治疗;观察术后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满意度.结果 :两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观察术后情况以及临床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颅脑外伤患者(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选择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除可以将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满意度提高之外,还能够显著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上均优于应用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的概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两组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历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清咳平喘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确诊为急性支气管炎12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克肟颗粒1.5~3.0mg.kg-1.d-1,每天2次口服;疗程5-7天;治疗组采用清咳平喘颗粒一次10g,一日3次,疗程5-7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1.81±1.03)天、咳嗽消失时间(2.46±2.41)天、气急消失时间(2.24±1.17)天、肺部罗音消失时间(3.42±2.81)天;对照组体温稳定时间(2.60±1.19)天、咳嗽消失时间(4.61±2.26)天、气急消失时间(3.18±1.16)天、肺部罗音消失时间(5.63±2.4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咳平喘颗粒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单建聪;吴彩芬;傅秀娥;管敏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统计我院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法定传染病的发病及变化趋势,以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方法:统计和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27例儿童呼吸道法定传染病病例.结果 :病种以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学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人群,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岁.结论:完善的儿童呼吸道法定传染病医院感染控制体系,对于儿童呼吸道法定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资料9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5例,观察组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方式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输入红细胞悬液量,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输入红细胞悬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通过改良式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程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